dnf古城遗物,偃师古城修建时间

格科网

dnf古城遗物,偃师古城修建时间?

公元前1600年。

偃师商城遗址,古称西亳是第一个商代都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偃师,是一处二里岗文化(商代早期)时期的遗址,夏商文化界标。为商汤灭夏后所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北靠邙山,南临洛水。

dnf古城遗物,偃师古城修建时间

洛阳偃师商城遗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多次发掘,偃师商城第三期早段的年代被推定为公元前1400年前后,则这座城址由兴到废经历了约200年时间,被学界视为夏商文化界标。

洛阳偃师商城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1215米~740米,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城址内发现有城门、道路、宫殿、居址等遗迹,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

2021年1月,最新考古证实,偃师商城拥有迄今发现商代最早最完备的城市水系。

楼兰古城有什么宝物?

一、 石器

1、细石器遗物 主要有柱状石核、盘状刮削器、细石叶三角形石镞、桂叶形石矛、励石等,均为在罗布泊沿岸和楼兰城采集,现藏自治区博物馆、新疆考古研究所和巴州文馆所;扇形石核、石镞、刃片等,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库鲁克塔格山脚采集,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其他石器 有石刃、石花押等,均为楼兰古城出土;料石串珠,为瓦石峡古城出土。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二、 陶器

1、 汉代遗物 主要有:①陶碗,高5.3厘米,口径7厘米,夹砂红陶。②带流陶杯,通高9~10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1厘米,有宽而较长的流,流长和宽均为4.5厘米,槽深2.5厘米。土红色,直口微鼓腹。大平底环状单耳。③陶灯,通高12厘米,灯盏直径8.5厘米,盏高4.6厘米。底径5.7厘米,夹砂灰陶。上述陶器均为楼兰古墓出土,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2、 汉-晋时期遗物 主要有:陶甑,高24.5厘米,口径25厘米,壁厚0.8厘米,夹砂粗灰陶质,口微敞,尖唇,短颈,曲肩,肩上有二扳式小耳,平底,底部有许多小圆孔。楼兰古城出土,现藏于自治区博物馆。

3、 宋-元时期遗物 ①陶虎子,最大腹径30厘米,高20厘米,流长8厘米,直径5厘米,夹砂灰褐陶,圜底带状提梁,腹部刻划浪纹、锥刺纹等。②陶坩埚数件,通高8~11厘米,直径5~6厘米,圆柱形,圜底,内壁残留铜渣。瓦石峡古城遗址出土,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三、 木器

1. 陶石并用时代遗物 主要有:角形木杯,通高16.5厘米,口径6厘米,利用圆木自然形态加工而成,平口,中间掏空。还有木刀、穿木羊角、轮脊形木条、木雕人像等,为孔雀河古墓出土,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汉代遗物 主要有:①高足木盘,通高13厘米,四柱足承托一椭圆形木盘,木盘长39厘米、宽24厘米、厚3厘米;②折肩木环,通高14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6厘米,折肩双腹敞口,沿外折,上腹部作内弧形,下腹部斜收作小底,两腹间内刻绕体弦纹两道,圆形小平底。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出土,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3. 汉-晋时期遗物 主要有:镂空木牌,通高9厘米,宽5.3厘米,厚1.5厘米,略呈方形,有一短柄,器身中镂有二长条孔。此外,还有雕花木牌、木俑等。均为楼兰古城出土,木梳为米兰古城采集,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四、 漆器

汉代遗物。主要有漆环、漆器盖等,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出土,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五、 骨器

1. 铜石并用时代遗物 主要有:骨针,长10厘米左右,柄部刻有几何形纹饰。孔雀河古墓沟出土。

2. 汉-晋时期遗物 主要有:骨梳、骨雕动物饰件。均为楼兰古城出土。

3. 唐代遗物 主要有:吐蕃文卜骨,长17.5厘米,宽2.3~10.7厘米,骨上墨书吐蕃文4行。米兰古戌堡出土。以上骨器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六、 铜器

1. 汉代遗物 主要有:铜镜(残),罗布泊高台古墓出土,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鼓腹,圆底,壁薄如纸,有对称两钮耳。②铜镊,长5.4厘米,镊身宽0.8厘米,镊柄长有活动箍,可以上下收放。此外,还有小铜人、铜针、铜环、燕尾式铜镞,以及各种铜饰物等。均为楼兰古城出土,鎏金铜鹿、铜钗等为米兰古城出土,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宋-元时期遗物 主要有:铜矛,长6.2厘米,宽2.5厘米,矛头残断,中间起棱,两侧矛刃扁薄锋利,矛柄长1.5厘米。此外还有铜勺、各种铜饰牌、铜首饰等。均为瓦石峡古城出土,现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七、 铁器

1. 汉代遗物 主要有:铁镞,共6件,均为三棱形带翼铁镞,长5-8.9厘米,宽2厘米。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八、 古钱币

1. 汉代榆夹半两钱 圆环孔,钱径0.9厘米,孔边长0.3厘米,厚0.8厘米,无内外廊,正面有“半两”二字,背面平正;新莽大泉五十,圆环方孔,钱径2.5厘米,孔边长1.7厘米,外廊0.1厘米,面铸“大泉五十”字样;贵霜钱币,圆形无孔,直径2.7厘米,厚0.3厘米,钱面图案似为单人骑驼。以上古币均为楼兰遗址区采集。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其他古钱币 主要有汉代的五铢钱、新莽时期的货泉钱币、唐代的开元通宝等。在楼兰古城、米兰古城和瓦石峡古城均有采集,现藏自治区博物馆、新疆考古研究所和巴州文管所。

九、 玻璃和玻璃制品

1. 汉-晋时期遗物 有玻璃片3块,半透明色泽,分别为淡红、草绿、灰白。楼兰古城出土,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宋-元时期遗物 主要有长颈玻璃瓶,通高16.9厘米,口径5厘米,浅绿色,小平口,长颈,凹底。瓦石峡古城出土,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一十、 毛织品

1. 铜石并用时代遗物 毛毯,土黄色,毛线粗细均匀,毯面平整,边有流苏,流苏长1.5-2.5厘米。平纹,每平方厘米有径线6根。孔雀河古墓沟古墓出土。

2. 汉代遗物 主要有毛毯、毛织物等,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出土

3. 汉-魏时期遗物 有毛织鞋等,米兰古城出土。以上毛织品均藏自治区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

十一、丝织品

1. 汉代丝织品 主要有①《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锦长34.4厘米,宽22.8厘米,锦面以蓝色线作底,黄、褐、草绿三色线显花,锦面有花纹,在较粗的攀枝叶花中织有瑞兽,夹织汉文录、隶书《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吉祥语,织纹密度为每平方厘米经线43根、纬线24根;②绢衣,长约15厘米。系依照成人衣服所作冥衣,宽衣长袖,腰部有两根带子系结。绢为黄褐色,领、袖和下摆用黄绢贴边。此外,还有《永昌》锦、鱼纹锦、鹿纹锦,《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续世》锦等,均为罗布泊高台古墓出土。

2. 以上丝织品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十二、农作物

1. 铜石并用时代的麦粒 孔雀河古墓沟出土。

2. 汉-晋时期的麦穗、糜子、西方经济、桃

核等 均为楼兰古城出土,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十三、木简和文书

1. 汉文木简和文书与去卢木简和文书 共数十件,均为汉-晋时期的遗物。在楼兰古城和米兰古城均有发现。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吐蕃文木简和文书 唐代遗物,均为米兰古城吐蕃古戌堡出土。木简数十枚,正背两面均横写墨书吐蕃文;文书为纸质,正面为横写墨书吐蕃文。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3. 元代文书 两件,一号和二号,1979年在瓦石峡古城出土。均为纸质墨定的汉文行书,有俗体字和别字。一号文书长19.5厘米,宽17.5厘米,上戳印有“矩形”墨迹,残留一行13个字“……”月二十五管军副元帅兀浑察。”二号文书中间烧断,缺末尾,长约30厘米,宽约23厘米,有完整字128个,开头有“管军百户史整 状申本管军人程荣…不获若不申覆灼恐早晚官司,后有“廊州…程荣拢留阔录赤一名李保儿……枪一条头盔一顶首刀一口……。”元代文书现藏自治区博物馆。

十四、吐蕃文石碑刻与石刻佛经

1. 吐蕃文石碑刻 唐代遗物,在阿尔金山中采集,长27.6厘米,宽20.4厘米,厚1.4厘米,阳阴吐蕃文四行。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2. 古藏文石刻佛经 1984年,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库鲁克皮特勒克塔格山北麓和祁曼塔格山南部的120公里的广大范围内,有5处发现了大量用古藏文刻写佛经的石板,总数量为2000片以上,其中最多一处达500余片。刻经石板大多选用黄色砂岩、千枚岩、板岩,其中最大的一块长125厘米,宽53厘米,厚6厘米,凿字11行,多达1000余字。石板多为两面刻字,刻法分阴文、阳文两种,每块石板文字大小各异,字体各具风格,有的工整严谨,有的奔放流畅,有的浑厚苍劲,有的潇洒秀丽,而且刀法娴熟,一丝不苟,颇具匠心。据鉴定,石刻佛经属7~8世纪文化。部分石刻佛经现藏县文化馆。

十五、古尸

1980年4月,新疆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地区铁板河一号墓(LOTMI),发掘出一具完整的古代罗布泊人尸体。这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干尸,身长约1.52米,古尸脸面清秀,脸形瘦削,深目高鼻,其皮肤、指甲、毛发保存完好,皮肤呈褐色,头发为黄褐色。古尸出土时,上身赤露,只裹着一条织造极粗糙的“毛布”,下半身用一块光板羊皮裹着。头上戴着一顶毛织的帽子,帽子上插有两根雁翎,脚上穿一双皮制的靴子。古尸的脸部盖有一块羊皮,羊皮上面覆盖着一个用芨芨草杆和香蒲草叶编织的扁筐。她的头旁还有一个提篓,也是用与上述扁筐相同的原料编织而成的。这具女尸经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单位测定,其死亡年龄大约在40-50岁之间。据我国从事古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初步鉴定,认为这具古尸有古代雅利安人种的特征。经碳14测定,古尸距今约3800年左右。古尸现藏新疆考古研究所。

求湛山寺介绍?

创建历史

湛山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历时十余载。创建动议始于1931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叶恭绰与中东铁路稽查局局长陈长青及佛学家周叔迦等人来青岛避暑,因觉此地佛寺不兴,而其他宗教盛行,遂商议筹措资金在青岛市内建一佛刹。此项提议得到当时青岛市市长胡若愚的鼎力相助和后任市长沈鸿烈的积极支持。拨出湛山南麓10公顷地为建寺之用,社会各界也资助大量资金。1932年著名高僧谈虚法师应邀前来主持建寺工作,湛山寺第一期工程遂于1932年4月正式开工。同年9月,三圣殿、僧和院墙相继完工,12月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第二期工程大雄宝殿工程浩大,资金筹措一时陷入困境。当时的青岛佛学会会长、前北洋政府军军长王湘汀居士把自 己的私宅、汽车及全部用品变卖用于捐建大雄宝殿,并采取发行“湛山寺福田券”彩票的形式,获款数万,终于在1938年建成大雄宝殿。第三期工程藏经楼和药师塔由当时的青岛华新纱厂经理周志辅、周志俊两兄弟为其母祝寿捐巨资于1937年动工建成。此后,又继续募集资金,分别于1941年和1944年建成天王殿和山门。至此,在谈虚法师殚精竭虑的操持下,湛山寺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湛山寺历史不长,但在中国的佛教界也久负盛名。这是因为湛山寺建寺之初,为造就弘扬佛法的人才,于1940年建立“青岛湛山佛教学校”,国内高僧多来此讲学。在办学期间,盛传弘一大师来青讲学的软闻。弘一,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李叔同出家为僧的法号。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是我国研究律学的名僧。

1937年应谈虚法师之请来湛山寺讲学,慕名来访者不绝。当时的沈鸿烈市长慕名访见,被弘一托词拒绝,此后沈鸿烈又设斋宴请,又遭拒绝。弘一法师一心向佛,不趋炎附势、攀高结贵,由此可见一斑。

山门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灰墙灰瓦、红漆门窗的寺院就是湛山寺。湛山寺被太平山和湛山环抱,四时景色不同,尤其夏秋时节最能体味著名诗人郁达夫的“湛山一角夏如秋”诗句的意境。湛山寺前的这个水潭,名“放生池”。现在我们来到了湛山寺的山门前。进寺之前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对雕刻精美的高大石狮把持在山门两侧。据说石狮为北魏遗物,原在古城青州,后几经辗转,移至湛山寺门前。大家都知道“深山藏古寺”,寺院;般建在深山,所以第一道门叫“山门”。山门又叫“二门”。佛教认为人有“三 毒”,就是“贪”、“嗔”、“痴”。贪,就是贪心,一个人贪心了就会过分追求物欲,重则做出危害社会的事,轻则失去时间、精力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嗅,是指心胸狭窄,愤世嫉俗,因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痴,是指痴迷,不该执著的,却 放不开,就像感情,缘分尽了却还放不下。佛教认为大家过了三门,就会灭掉这三毒,在心里做一个快乐的自由人。所以“三门”又叫“三解脱门”。山门上有“湛山寺”3个大字,两边墙上刻有 “佛日增辉”、“转大法轮”8字,为谈虚法师手书。转大法轮,是指释迎牟尼35岁成道后,讲说佛法,普度众生,直至涅共45年,其讲法犹如车轮辗转不息,犹如印度传说中转轮王驱动“轮宝”能摧毁山岳岩石一样,能破除众生的一切烦恼邪恶,故称之为转法轮。所以,转法轮成为佛经中的专用术语,即指佛祖宣讲佛法,而且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好,下面就让我们抛却一切烦恼忧愁,怀一颗虔诚的心,进入湛山寺,开始我们的快乐之旅吧。

钟鼓楼

湛山寺坐北朝南,共五进院落。寺庙建筑沿袭民族传统形式,黑瓦灰垣,大殿沿中轴线展布,气势恢宏。进入正门,第二进便是单檐歇山顶的天王殿。位于天王殿前东西两侧的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僧人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修佛学,不要偷懒。钟楼二层悬挂一口钟,一层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他是中国四大菩萨之一。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多么慷慨激昂,但这位地藏王菩萨比他更加一语惊人,他说:“地狱末空,誓不成佛。”他的修行本来可以成佛的,但他许愿如果没有将那些受苦的人解救出来,决不成佛,所以只有做菩萨了。他的愿望和现代社会需要的奉献精神殊途同归,不谋而合了。

天王殿:弥勒佛一四大天王一韦驮菩萨

进入天王殿,正面供奉的是弥勒菩萨,他是佛祖的接班人,现世为菩萨。据佛经说,弥勒还在兜率天,即弥勒净土内院修行,释迎牟尼预言弥勒将在56.7亿年以后降生印度,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接班,并分批超度一切众生,故称未来世佛。大家知道佛教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西汉时期从印度传入的。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提倡,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在民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佛教中的许多人物在传入中国后都相应地汉化了,以适应中国信徒的需求。这也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吧。所以,许多中国的寺院中供奉的弥勒佛是汉化弥勒,也就是我们老百姓非常熟悉的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这儿的弥勒造像为弥勒的佛造像。把他放在这儿是以“接引佛”的身份在欢迎大家呢。

左右为汉化的四大天王,也是俗称的,他们手持的法器通过谐音和联想分别象征着“风调雨顺”。手持青锋宝剑的是守护南方的增长天王,“锋”和“风”同音,增长的意思是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持剑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弹琵琶而没有弦,需要调音,谐音“调”的是东方的持国天王,他要用音乐感化众生,皈依佛门。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手擎雨伞样的宝幢象征“雨”,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产。而手缠龙蛇的西方广目天王,能用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他是群龙领袖,使众龙顺从于他。合起来的意思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背靠弥勒佛,手执降魔杆的是护法神将韦驮菩萨。古印度神话说他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起“威镇三洲”的作用。按佛教寺院规矩,韦驮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迎牟尼,意为执法护法,驱除邪魔。

大雄宝殿:释迎牟尼一阿难和迦叶一文殊、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湛山寺的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前,我们看到的大雄宝殿高高矗立在花岗岩石基上。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殿,’供奉释迦牟尼。“大雄”是佛祖的别称,表示佛的光明无量。请大家随我进殿参观。现在大家看到正中的这位就是 佛祖释迎牟尼。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净饭王的儿子,名乔答摩·悉达多,与孔子约为同时代的人,即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释迦为种族名,牟尼表示“仁”、“儒”、“忍”、“寂”。释迦牟尼是信徒对他的尊称。据说他虽贵为太子,享受荣华富贵,但却忧国忧民,深感生老病死的痛苦,遂决心出家追求大彻大悟的境界,于29岁出家,经6年苦修,在菩提树下打坐静思,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沉思,一朝顿悟而成佛,并由此创立了佛教。他传教45年,于80岁涅架。目前,佛教已成为 之一,拥有教徒3亿以上,寺庙不计其数,而且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教派。仅我国就有10多种。

在释迦牟尼佛的左右分别为阿难和迦叶。释迎牟尼有十大弟子,迦叶和阿难为其中最著名的两位。迦叶又称“摩河迦叶”或“大迦叶”,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就是龟的意思。迦叶年轻时常修头陀行,号称“头陀第一”。所谓“头陀”;就是“抖擞:,意思是去掉烦恼尘垢,经常保持身心清静,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苦行僧。迦叶被中国僧人尊为禅宗初祖。按照禅宗的说法,有一回大梵天王来到灵鹫山,向佛敬献了一枝金菠萝花,并且舍身为座请佛说法。释迎牟尼默然不语,只是拈花微笑。一切弟子和诸天护法都迷惑不解,气氛十分庄严微妙,只有迦叶神会于心,忍不住破颜微笑,于是释迎牟尼就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维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从此,迦叶就成了释迎牟尼以心印心的传人。迦叶作为佛门长老人物,对于佛教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召集了五百罗汉在王舍城七叶窟作了佛法的第一次结集。阿难又称“阿难陀”,意思是“欢喜”。阿难和佛的关系密切,据说为释迎牟尼的堂弟。在释迎牟尼成道的那一天他降生了,而且一生下来就非常漂亮,有和佛相似的 圆满德相,人见人爱。阿难因此与女人因缘极深,经常受到女性的骚扰。有个摩登伽女与阿难纠缠,苦修魔咒将阿难擒住,欲图非礼,幸得佛陀相救,才得以脱身。佛陀问摩登伽女到底爱阿难什么,摩登伽女颇有现代女性的气魄,说爱阿难的眼,爱阿难的身,爱阿难的嘴,爱阿难的鼻,只要是阿难的就爱。佛陀接着反驳道:鼻中只有鼻涕,耳中只有耳垢,全身上下只不过是血肉涎液组合而成,你为什么要执着不休,坠入恶道受苦呢?摩登伽女慧根开发,当即证成了阿罗汉。我想这个故事也会对我们现代人有许多启发吧。伽叶、阿难都是佛经上常提到的重要弟子,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创立佛教的过程中,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他们两位尊者可以被塑为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供奉于大雄宝殿之上。

在他们的后面两侧为文殊、普贤菩萨。左胁侍文殊菩萨手持剑,身骑狮子,专司智慧,人称大智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专司理德,人称大行菩萨。他们与释迦牟尼合称为“释家三尊”。大殿的东西两侧为十六罗汉。在佛教中罗汉又称“阿罗汉”,即自觉者,也即已灭尽一切烦恼,应受人供养者。他们永远进入涅架不再生死轮回,并弘扬佛法。打个比方说,罗汉如果相当于本科生的话,菩萨就是研究生,而佛就是教授了。寺院中有的供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也有的供奉五百罗汉。在背面大家看到的是观世音菩萨和他的左右胁侍善财童子和龙女菩萨。观世音也称观自在、光世音,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故又称观音。他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形象。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人称大悲菩萨。在中国观音常以女身像出现。其实现音作为菩萨本无性别,只是在南朝后,为更好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才产生了女身观音像。

三圣殿:海印遗风一西方三圣一西院一东院]穿过花园般的天井,现在我们进入了第四进院落——三圣殿。三圣殿上的匾额与众不同,上书“海印遗风”,是由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家可能要问为何在此不题“三圣殿”而题“海印遗风”呢?这可有一段历史故事(具体故事见峪山太清宫)。这块匾额是为纪念明代憨山大师所题。后来谈虚法师在建寺时,为纪念憨山大师,特题词于此,以示完成了憨山大师的遗愿。

三圣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正中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为大势至菩萨,也称“弥陀三尊:。佛教称世界有秽土即凡人所居住的地方和净土即圣人所居佛国之分。每个世界都有一佛二菩萨负责教化。世界十方都有净土,但最著名的净土为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和上方弥 勒净土。中国佛教徒大多愿往西方极乐世界。大家可能都听说过 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其实,大势至菩萨在佛教中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据称他“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趋’)得无上力”,因此称为大势至菩萨。他头顶宝瓶,内存智慧光,让智慧之火普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众生解脱血火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

三圣殿西院是出家人的僧院,东院为菩提院,院内建有居士的念佛堂。第五进院落藏经楼建在寺院的最北端,内藏佛家经典数千卷。现在正在兴建的这座两层古典建筑一层是大斋堂也就是就餐的地方,二层为图书馆。

求一些日本的古城名比如在战国时期的建筑物?

比较有名就是江户城了,战国时期更是作为主要的地点之一。其他的还有:

弘前城

位于青森县弘前市,1611年筑城,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是津轻藩主代代居住的城堡。该城的五个城门保存状态良好,城中有东北地区仅存的天守阁。1895年辟为公园,5月上旬樱花烂漫,游人如织。

若松城

位于福岛县的会津若松市,又叫"鹤城",1592年经改建成为现在的规模。幕末战乱时作为幕府军的大本营遭到了彻底的破坏,现在看到的五层天守阁是1965年重建的。

江户城址

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建于1457年,1657年毁于火灾后就没有再建天守阁。现在西丸内是皇宫,本丸和北丸作为公园开放,园内有大手门和二重桥都是著名的古迹。

小田原城

位于神奈川县的小田原市,是北条家族五代居住的地方,三层的天守阁据称是坚不可摧,是日本建筑史上的杰作。富山城

位于富山县的富山市,1532年筑城。天守阁为1954年重建,城墙和护城河均为当时遗迹。

松本城

位于长野县松本市,因天守阁为黑色,故又被成为"乌城",是日本没有遭到火灾的少数几个城堡之一,建于长庆(1596年至1615年)初期的天守阁是日本最古老和最珍贵的。名古屋城

位于爱知县的名古屋市。1612年集中了当时的能工巧匠建造而成,后毁于战火,1959年重建,城堡屋檐上金色的鱼饰非常引人注目。

大阪城

位于大阪市,为日本最大的城堡,曾数次毁于战火。现在的天守阁是1931年重建的。而高大的城墙则是当时的遗物,显示出了丰臣秀吉的权势。

姬路城

位于兵库县姬路市。整个城堡被漆城白色,又被称为"白鹭城"。1069年建成,有一个大天守和三个小天守,是日本为数不多的保持了原型的古城,也是最美丽的古城,1993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熊本城

位于熊本县熊本市,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建成于1607年,作为实战城堡,在日本全国也非常少见。

河北正定古城怎么样?

我在正定古城停留过两周,算是非常非常深度游玩,来回答这个问题。

正定半月行,我认为这里是非常值得一逛的,而且也是北方比较适合养老的县城。

首先要说的是,石家庄虽然是河北省会,但正定才是河北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正定建城距今有1600年历史,而石家庄是解放后靠交通优势崛起的城市,所以民间有说石家庄是火车拉起的城市,2009年有一阵改名热,还有人建议石家庄改名正定,觉得这个名字更能代表石家庄的内涵,后来大概因为改名成本太大,不靠谱,所以没落实。

那么正定到底有啥样的历史背景呢?

正定真正的繁荣是从唐朝开始,那时候的正定已成为成德军节度使大都督府的驻地,拥有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佛教文化兴盛,正定现存的五座寺庙几乎都始建于这一时期。

到宋朝的时候,正定成为河北中路的首府,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沈括先曾后奉使正定,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发展。

宋代学者吕颐浩在《燕魏杂记》中有记载:

府城周围三十里,居民繁庶,佛宫禅刹,掩映于花竹流水之间,世云塞北江南。

元朝时,正定是国家的腹心之地,文化经济空前繁荣,被誉为“四方之都会”,元曲艺术尤为突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最关键的创作生涯是在正定度过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赞美正定是一“贵城”。

明代时,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正定直隶京师,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城镇,控制五州十一县,成为首都与西北、西南沟通的咽喉要道。

到了清朝,正定在这一地区的中心地位逐渐被保定取代。

如今,我们到正定参观南门城墙时,“九省通衢”和“三关雄镇”的石额也是见证它过往辉煌的最好证据。

南门城墙是如今正定古城保存比较完整的一段,一共长8106米,包括瓮城和内城,这是在明城墙的基础上修补完成的。

西门和北门因为不完整做成遗址公园,说到这点,也是很值得点赞,我觉得这比把城墙拆掉建成新的做法要好得多,毕竟不完整也是历史的选择。另外东门在60年代被填埋做成了国防工事。有人说如果挖开,城墙还是完整的,因此东门的城墙蒙上了一点神秘色彩。

参观正定古城墙最好的时候就是黄昏日落之时,登上城墙观赏日落,俯瞰古城白昼的繁华。

不多时,华灯初上,天色将黑未黑,全城灯火辉煌,直至夜幕降临,欣赏古城夜景。

另外,去正定旅游一定要知道一句俗语:

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

了解这句话,就了解去正定要去看的景点有哪些。

三山不见-正定曾经叫过恒山、常山、中山,但是正定没有山。

九桥不流-历史上正定县文庙、府文庙、隆兴寺前分别有一座三孔石桥,但是桥下没有水。现状县文庙和隆兴寺可以看到三孔石桥。

九楼-四座城门楼,四座角楼,一座阳和楼。现状可以参观的有南门城楼,阳和楼两座。

四塔-澄灵塔,凌霄塔、,须弥塔,花塔。现状都可以参观,其中须弥塔在开元寺门票10元,其他免费,这四座塔均为宋辽金时期的遗存,非常珍贵,要是放在南方任何一个城市都得当宝贝打造成城市名片,可惜它们在正定太低调。

八大寺-历史上正定有八座寺庙,现存五座,分别是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天宁寺、隆兴寺。其中隆兴寺文物最丰富,被称为“京外第一名刹”,有六大看点。

闻名建筑史的摩尼殿宋太祖赵匡胤造的世界最大千手观音佛号称东方美神的最美观音像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中国最古老、最大的转轮藏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二十四座金牌坊-历史上正定牌坊有二十四座,文革之后基本没啦,现在就能看到一座,在阳和楼前,大概也是近代新建。

以上图片都是我在正定实景拍摄,总的来说这是一座文物质量比名气大得多的县城,而且现在政府正在打造正定旅游品牌,全城停车场免费的福利也是很赞的。

以上回答希望有帮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