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吕布之雄霸天下,假如吕布听了陈宫的话会不会变成四国?
【下邳之战经过】
曹操率领军队围住了下邳城,陈宫献出了这样一个计策:陈宫说曹操是远征,其粮草肯定不足,不可能长期围困我们,曹操一看打不下来就会撤军的。只要吕布将军你率领着一些步兵和骑兵驻守在城外,曹操如果选择进攻你,我陈宫就率领城内的守军进攻曹操的后背,反之一样的道理。只要如此坚守一个月,待曹军粮草吃尽我们再破敌。吕布一听有道理,就同意了,准备留陈宫和高顺守城,自己率领骑兵去断曹操的粮道。
可惜没过一会吕布的妻子对其说,陈宫和高顺一向不和,如果他们不能同心协力的守城,那将军你就危险了,立脚之地都会失去。而且曹操对陈宫特别好,陈宫都能舍弃曹操来投奔将军你,将军你待陈宫还不如曹操,你就敢把下邳城交给他,如果陈宫变心,你抛弃家小孤军远征,我还能做你的妻子吗?就这样吕布被说服了,就放弃了陈宫的计划。
【关于吕布】
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但却有勇无谋、胸无大志,见小利而忘大义。此人性情直率,不会玩弄权术,无论是背叛还是忠心,都是赤裸裸的直来直去不加掩饰。吕布杀丁原而投靠董卓,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后又为了貂蝉而杀了董卓,两次杀死自己的义父,这也是让别的诸侯害怕,而把他当成虎狼之人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吕布并不是心狠手辣之人,更像是一个贪图小便宜的市侩。他根本就没有割地自立为王的意图,只想跟在别人后面做一个有肉吃的臣子。吕布虽然背叛了别人,同时他也不断在被别人背叛。而且,吕布的背叛,其实也是一次次的在被别人利用。结果别人达到了他们自己的目的,黑锅却让吕布背了。勇猛无敌的吕布更像是一个弱智的儿童,一次次被别人算计和利用,直至最后断送了自己的头颅。
【关于曹操谋士郭嘉】
郭嘉的谋略成就了曹操的霸业。刘备走投无路投靠曹操,有人主张杀掉刘备。郭嘉认为不能杀,杀了就会让曹操丢了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也不能放,因为刘备非久居人下者,郭嘉建议软禁刘备。后来刘备利用打袁术为借口逃出曹营。当时郭嘉不在,若郭嘉在,刘备是跑不掉的。郭嘉辅佐曹操打败了兵力悬殊的袁绍,其间成功预测了孙策的被刺。郭嘉力排众议,建议曹操北征乌桓以绝后患,此举让曹操在北方站稳了脚跟。在征乌桓途中,郭嘉因水土不服兼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若奉孝在曹操早就一统华夏了。
【关于陈宫】
陈宫之谋主要体现在下邳之战。虽有胜绩,不过是某次战役中取胜,无妨大局。最后仍败在郭嘉的奇谋之下,命丧白门楼。
【综合】
吕布听了陈宫的建议,最终也会走不远。
魏武帝北征乌桓究竟多艰难?
魏武帝北征乌桓究竟多艰难,功劳最大是谁?不是张辽? 原创: 流誉后
魏武帝曹操北征乌桓,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其背景是,前一年,曹操发兵征讨并州(今山西)的高干,曹操包围壶关(今山西长治壶关县)三个月,高干弃城逃往荆州,被上洛都尉王琰捕杀。以下分几个问题,逐一解答。
一,决策之难。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十二年(207)二月,曹操从淳于(今山东境内)返回邺郡,二月初五,发布命令说 : 孤起义兵诛灭暴乱,已经十九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不是孤一人功劳,全靠各位鼎力相助。于是抚恤伤亡将士,大封功臣,不少人封为列侯。根据前期侦查,袁氏余孽袁熙、袁尚逃往三郡乌丸(单于塌顿,据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考虑袁氏与乌桓的关系,曹操决定北征,但讨论时,将军们基本不赞成,不少人说:“袁尚、袁熙,不过亡命之徒,如果发大兵北征,刘备必定策动刘表,袭击许都,万一受挫,因小失大不可取”。只有郭嘉说,刘表决不会重用刘备,劝曹操尽快出击。最终,曹操一锤定音,决定听郭嘉极力建议,出征乌桓。
二,道路之险。建安十二年(207)五月,北征大军到达无终(天津蓟县一带)到了七月,天降大雨,原先勘察确定的行军路线,泥泞湿滑,难以继续前进,这时候,一位当地豪杰田畴,主动请缨带路,从卢龙塞(即喜峰口,二十九军大刀队杀鬼子的地方,今迁西县与宽城县接界处)出长城后道路断绝,于是,曹操带领大家削峰填谷,劈山钻洞,架桥开路,修筑简易通道五百多里。想想,那是一个怎样的工程?别说挖掘机、推土机,就连顺手的镐、铁锹也找不到,甚至掏钱都没地方买。士兵们手里是兵器,并非筑路工具,那地方没有人烟,找不到老百姓,只能拿刀、枪、剑、戟挖掘坚硬的土石,最终, “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今辽宁朝阳)”。时间、决心、毅力,一样都不能少。
三,激战之烈。八月时,登白狼山(原名大黑山i,辽宁葫芦岛建昌城东),与袁尚、袁熙、以及塌顿、辽西单于楼班等数万骑兵遭遇,当时,曹军重装备,包括防护力强的甲胄,都留在易州,基本属于轻装急袭,将士都有畏惧情绪。曹操爬上一处高阜,远远观望,发现乌桓军兵队形散乱、部伍不整,曹操立即令张辽为先锋,縱兵猛烈出击,张辽一马当先,斩首塌顿、以及有些名头的敌酋首脑,投降的乌桓人、汉人达二十多万。这是曹操自收降青州黄巾军,及其家眷三十万众以来,又一次人口收聚大胜利。
四,战后余威。白狼山大捷之后,辽东单于速仆丸、以及辽西、北平诸豪强,放弃其部族人众,跟上袁尚、袁熙逃往辽东,总数约有数千骑。辽东太守公孙康,起初倚仗地远路险,不服从曹魏管理,到曹操大破乌丸后,有谋士劝曹操乘胜征伐,就能抓获袁尚,袁熙兄弟,消除后患。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到了九月,曹操引兵从柳城返回易州,公孙康斩了袁尚、袁熙以及速仆丸等,派人把首级送给曹操。将军们不解,问曹操说,为啥咱撤军了,公孙康却自动杀掉二袁?曹操说 : 公孙康心底里怕二袁,咱们压力大,他们就合作,吾军退一步,公孙康自然杀二袁。
在这次北征回撤途中,曹操豪情满怀,壮志凌云,面对大海,诗兴大发:一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传颂千古。回到邺郡后,作玄武池调练水军,内心已有南征东吴打算。《三国演义》中,曹操收兵回到易州(今河北易县),养病的郭嘉已经病逝,留下一份遗书,要曹操不要出兵辽东,等待公孙康送二袁首级来献。但从这里看,这个事实际是曹操自己见识,并非郭嘉之谋。说明《三国演义》确实把曹操的一些亮点,移花接木给了别人,这里就是抬高郭嘉,隐匿曹操。
五,广开言路。据《曹瞒传》记载 :【 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出兵征伐乌桓,虽然最终大胜,但这一过程中,充满危险 : 天气严寒、干旱,二百里内找不到水源,缺衣少食,杀马数千匹,以作军粮,挖地三四十丈才能打出水,条件异常艰苦。收军之后,作为战时总结,曹操下令逐一查找,当初劝谏阻止出兵之人,那些将军、谋士都非常害怕,如今丞相大胜利,要秋后算账了。但曹操却把这些人召集起来,给予重赏,训话说,孤当初没听诸位劝谏,是侥幸,虽得胜,是天意助力,诸位的劝说出于公心,以后遇到难事,不须顾虑,仍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孤不吝赏赐。
六,拒不受封。在北征乌桓中,张辽虽然勇猛善战,但最大功劳除曹操决策、决心、毅力,以及指挥、调动外,那位自告奋勇的向导--田畴,功莫大焉。这田畴原来是刘虞部下,公孙瓒杀刘虞之后,谁也不敢哭,可田畴却前往刘虞墓,痛哭祭奠。田畴后带领族人,移居到无终的大山深处,追随者也不断增多,袁绍曾多次请田畴出山,都被拒绝。征乌桓大胜之后,曹操给予丰厚赏赐,并拟封侯,但田畴坚决拒绝,不接受。曹操甚至专门召集,包括司马懿在内谋士研究,把这件事情,交给曹丕去办,但最终没有结果。还有,出征前坚决支持、主张征伐,又死于易州的郭嘉,也是主要功臣。当然,张辽是武将中最为出色的一位。以上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袁绍传》《司马懿》等记载,参考《魏略》《曹瞒传》等资料,编篡整理如上。如有不当,恭请批评指正。(600)
汉献帝刘协有翻身的机会吗?
没有任何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傀儡皇帝能够扳倒权臣重新掌权的。权力就像毒蛇的毒牙一样,一旦拔掉就永远长不出来了。再就是汉朝国家体系已经崩塌,就算汉献帝翻身推倒曹操。他也是亡国之君,没有曹操也有马操,赵操。汉献帝刘协从九岁被立为皇帝,就一直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汉献帝要翻身必须得有军队支持,还得有稳定根据地,也就是要有稳定的兵源和经济基础。再就是汉献帝本人有强大助力,就是得有士族集团支持,比如颍川集团,汝南望族等等,这些汉献帝都不具备,还有就是朝廷的班底基本已经上清空了。曹操重建的“朝廷”,是曹操的朝廷,没有一个是汉献帝的人,也就没有一个听汉献帝的,就靠汉献帝个人的军事、政治能力恐怕够呛,运气这个玩意还必须要以强大底蕴做后盾。
公元192年,董卓遇刺死的时候,汉献帝12岁,年龄太小,实际就是一个木偶,既无班底,也无军队,李傕郭汜乱长安,整个关中一片废墟,公元195年,汉献帝被曹操节奏“借走”。汉献帝这次吃顿饱饭。此人汉献帝彻底成为曹操傀儡直到退位禅让。看看汉献帝结局,再看看少帝刘辩身首异处,汉献帝的结局相当不错,山羊公一脉比曹魏和西晋国祚都长。至于说,汉献帝想翻身大概想都没有想过。刘协是善终的。他在位三十一年,整个两汉,在位时间仅次于汉武帝。曹操也除了权利以外,能给他的都给了。三个女儿都给他做媳妇,刘协不但熬死了曹操,甚至熬死了曹丕。亡国之君得以善终已经不易了。
有人会说,汉献帝为何不学康熙,如果二者处于平行态势,康熙也和汉献帝一样,也得退位禅让,如果汉献帝换成康熙也一样能成功,主要区别在于,鳌拜无篡位之心,而曹操有登基之意。皇位之争,不说是个人争夺,而永远都两股政治势力博弈,是两了政治利益集团为了上台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康熙个人也许没有权力,但那是暂时的。清廷中央的权威是无可置疑的,鳌拜是权力的皇家给的,而东汉中央权威已经丧失殆尽,军阀割据,再就是曹操的基业是自己打的,有着本质的区别,汉献帝时代皇权就剩了个牌坊。啥也没有了。
不可逆天行事,汉献帝肯定无法翻身的 ,曹操的集团处于绝对压倒优势,可以说独占所有要害和优势,汉献帝一个空名的皇上有什么用。汉献帝就算杀了曹操,他就必须仰仗别人的势力结果不过是从曹操的傀儡变成某某的傀儡。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若关羽不顾往日情分?
许多人看三国总是把演义和史实混为一谈了,所以才出现如此这般的问题:华容道上关羽真的要杀曹操的话,能杀得了吗?
当然杀不了,事实上曹操在华容道上根本就没遇到关羽,这让关二爷如何击杀?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回,是世人皆知的一个典故。简单的说就是: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跑,沿路遭遇了张飞等人的截杀,身边只剩下几百人马。经过华容道,关羽已经在这里埋伏多时。此时曹操已经走投无路,便请求关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放他一马。关羽是个很重情义的人,想起了往日寄居在曹操那里时曹操对他的恩义,心一软就放了曹操。而关羽之后得刘备求情,也免受军法惩处。
这完全是演义中作者杜撰的情节,意在突出关二爷的重情重义。尚若放在历史上,关二爷怎么可能放了曹操呢?关羽并非是不知轻重之人。自古忠义两难全,假如放了曹操,尽到了义。但对主公就是不忠,忠义忠义,忠在义之前。如果遇到了关羽是不可能放的,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那历史上华容道究竟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记载曹操败退后走的的确是华容道,但并没有遇到关羽。原文如下: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间译:曹操的船被刘备烧了,就带领军士从华容道步行回来,因为道路泥泞,不能通过。于是就让那些老弱的兵卒背草垫道,骑兵才能通过。老弱兵卒被人马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最后军士们出了华容道,曹操非常高兴,各位将领问他为什么,曹操说:“刘备和我想得差不多,但进行的稍微晚了一步,刚才如果他早放火,我们这些人就都要死。”不一会儿,刘备果然放了火,但没有烧到曹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华容道上关羽杀不了曹操!
另外在华容道,如果真杀,关羽也肯定杀不了曹操。
当时到华容道时,曹操手下还有三百余骑,可能还有步兵。除了几个谋士,武将尚有许褚、张辽、徐晃、张郃、李典、毛玠、文聘(负伤)。这些战将中,在正常情况下,除毛玠、文聘丶李典三人外,哪个人都是关羽对手,关羽斩杀不了他们。
现在,尽管这些人都已疲累,如果真杀,这些人都会拼命。人若拼命,一可当十。关羽绝对斗不过这些战将。
所以,曹操不会被关羽所杀(或擒)。
另外,曹操一路走来,依次受到了吕蒙、凌统、甘宁、陆逊、赵云、张飞等将的截杀,都没事。关羽并不强于赵云、张飞、甘宁、凌统、吕蒙,他又焉能擒杀曹操。
《三国演义》为塑造关羽忠义的形象,特意虚构了华容道放曹这一桥段,并做了层层铺垫、渲染,造成如关羽不放,曹操将被杀(或擒)这一场景。但若分析,关羽是杀不了曹操的。
另外一种观点
当然不是了,真实历史,关羽根本没有出现在华容道,真实历史大概是这样。
赤壁之战曹军惨败,曹操无奈之下只能率军逃回后方江陵。从赤壁到江陵,最近的路线就是经过湖北省监利县城以北约60里的华容县境内。同时华容县城设有曹军的粮食仓库,可以供给撤退的大军。但是,华容县城内有一片沼泽地带,平时只能通过小股部队,难以容纳大军。
结果就是曹操大军逃到这里,发现连续20里路都是沼泽,人马都陷入泥中,非常难行。无奈之下,曹操命令所有人下马步行,先锋部队将芦苇、蒿草砍下填路。当时刘备和孙权的大军分为水陆追击,相距已经不远了。曹军急于撤退,已经慌不择路,历史记载“羸兵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也就是瘦弱的士兵倒在泥泞里,没有人搀扶,强壮的士兵直接踩着他们通过。等到大军快要通过时,曹操才哈哈大笑。将领不理解,询问为什么要笑。曹操回答:我本来以为刘备的才智与我不相上下,现在看来还是不如我。他的计策总是慢我一步。如果他提前堵住这里放火,我军就要全军覆没了。结果曹操话音未落,突然发现华容道后方着火,曹军殿后部队大乱,被俘虏很多。
曹操大惊,急忙指挥其余部队赶往江陵。其实,当时孙权数万大军兵力不够,能击溃曹操大军就很不错了,顾不上拦截曹操的逃兵。相反,刘备倒是靠的较近,能够在华容道拦截曹军,至少能歼灭很多军队,说不定还是活捉曹操。但刘备很聪明,当时他只有2万兵力,不具备争夺天下的实力。如果曹操死了,曹操儿子继任,必然导致天下大乱。
孙权趁机北上进攻,就有可能取代曹操的地位,成为最强的军阀。此时刘备寄人篱下,和孙权靠在一起,很容易被消灭,也无力和孙对抗。所以,曹操活着对刘备比较有利,可以有效牵制孙权。
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于诸葛亮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诸葛亮故意放水,故意放走曹操,曹操早就被杀了,要知道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兵马是诸葛亮派出三路兵马中的最后一路。三国演义中,以诸葛亮之神机妙算之智商,就连东风都能借来,又何尝不能猜中曹操逃走的路线呢?而且诸葛亮安排的三路伏兵都是在曹操的必经之路,足以说明诸葛亮早了猜中曹操的逃跑路线。
一旦被人猜中逃跑线路,如果诸葛亮要杀曹操这群败兵之将,简直易如反掌,在此我们各位分析下为什么诸葛亮是故意放走曹操,为什么会让关羽在最后一路拦截曹操?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中了黄盖的诈降之计,被黄盖带领的火船烧掉了整个营寨,当时张辽带着数十人护卫曹操,正好被黄盖发现,于是黄盖就向曹操冲来。曹操的营寨全被大火烧着,士兵都各自逃亡,毫无战斗力可言,黄盖一发现曹操,就要冲过来,结果被张辽一箭射中肩膀,掉落水中,接着张辽开始护送曹操逃走,在路上遇到毛玠与文聘,曹操往乌林方向撤退。
正走的时候,首先是东吴的吕蒙从后面杀出,接着前面又是东吴将领凌统拦住去路,混战间,曹操手下的将领徐晃赶到救援,接着袁绍手下降将马延、张橐橐带着三千兵马救援曹操,曹操在摆脱吕蒙与凌统的拼杀后,继续向前逃走。
走了不到十里路,突然被一将拦住去路,乃是东吴猛将甘宁,马延、张顗上前迎战甘宁,都被甘宁一个回合斩杀,这时曹操在路上遇到张郃,让张郃断后,才彻底摆脱吴兵的追击。
接下来曹操就开始面对诸葛亮派来的三路兵马的追击,第一路是赵云,第二路是张飞,第三路才是华容道的关羽,而且关羽把守的是能够追击曹操的最后一道关口,只要曹操出了华容道,就进入了南郡的势力范围,当时南郡在曹仁的手中,只要曹操逃出了华容道,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手下的军队,都不能再拦截曹操了。
当曹操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曹操放声大笑,众将问曹操笑什么,曹操说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果在此处安排一路伏兵,那我怎么办呢?曹操的话单刚落,这时赵云从旁边的树林中杀出,对着曹操大叫:
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曹操大惊失色,差一点跌落马下,曹操让徐晃和张郃联合对抗赵云,而自已头也不回的逃走了,曹操知道赵云之勇,当年长坂一战,曹操见识了赵云的威风,知道赵云之勇无人可敌,先逃命要紧。
可是赵云的表现如何,知道吗?三国演义中记载赵云的行为就是:看到曹操逃走了,也不追赶,而是只顾着抢夺曹操遗留的旗帜。
常胜将军赵子龙奉命拦截曹操,居然曹操逃走了,连追都不追,这叫奉命拦截吗?以赵云之勇,摆脱徐晃和张郃去追赶曹操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曹操手下全是败兵之将,只想着逃命,并不恋战,这样的敌人赵云会拿不下吗?
只有一个解释:赵云是奉命出来吓吓曹操的,根本不想杀曹操,因为这才是诸葛亮真正的命令,否则无法解释赵云抢旗帜干嘛,却不追曹操!
好吧,曹操逃过赵云的拦截后,接着向前逃命,还在路上遇到了李典和许褚保护着谋士们,当曹操一行来到来到南彝陵路口时,在路边休息做饭,刚一停下来,曹操又开始大笑,众将又问,曹操说道:我笑诸葛亮、周瑜计谋不足,如果在这里埋伏一路人马,即使能逃走,也肯定会重伤!
曹操还没说完,只见四下喊声四起,张飞横矛立马拦住了曹操的去路,诸将一看到张飞,都非常害怕,当初在长坂桥,张飞一人一骑断水据桥,数十万曹军不敢上前,而且张飞的名字都被曹操记在锦袍之下,以防日后要注意,这时张飞大叫一声:
操贼走那里去!
只见许褚骑着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也一起来夹攻张飞,混战一团,曹操一看形势立马逃走,头也不回,许褚、张辽、徐晃三将攻击张飞,也占不到便宜,但是脱身是没有问题的,等曹操逃走有一些时间后,三将也脱身而逃。
张飞追了一阵,也就没追了,等到曹操停下来时,众将身上都受了伤,可见张飞之勇猛,但曹操还是这么容易就逃走了。
以张飞之勇,又是乘胜追击,固然不能生擒曹操,明显可以重伤曹操的嘛,居然也让曹操逃走了,曹操大笑的时候不是说了,在此处安排一路伏兵,肯定会重自自己自己,结果呢?曹操毫发无损,为什么呢?
只有一个原因,张飞故意放水,否则曹操根本没这么容易逃走。
最后,曹操就逃到了华容道,华容道是一条小路,道路很很难很难很难走,坑坑洼洼的,而且还泥泞不堪,走着走着,还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一条路曹操走的很艰险,曹操引军边走边堵塞身后的道路,以防追兵,没走几里路,曹操又开始大笑,众将又问,曹操说:周瑜、诸葛亮到底是无能之辈啊,如果在这里安排一支伏兵,我们都要束手就擒了。
话音刚落,关羽就带着5小刀小刀小刀小刀手一字排开,拦住曹操的去路,这时曹操真的无计可施,只得在程昱的建议下,以恩情打动关羽,让关羽网开一面,才能逃走。
于是曹操这位一世枭雄,既然低声下气地与关羽拉家常,谈往日恩情,希望关羽网开一面,要知道关羽这个人,吃软不吃硬,而且极重情义,华容道又是非常小的一条路,如果关羽不放,曹操只有杀了关羽才能冲过去,以曹操目前的败军之将,有能力杀关羽吗?
当然杀不了关羽,就算是在正常情况下,曹操也没这么容易能杀得了关羽。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曹操手下连环连环连环连环连环的打击之后,只有27个人了,你让曹操用27人对战关羽带领的500校刀手,那不是送死吗?
以关羽之能力,在华容道杀曹操易如反掌,但关羽没有杀,诸葛亮这么神机妙算的人,难道不知道曹操对关羽有恩情,难道算不出关羽有可能会放了曹操吗?当然不可能,诸葛亮就是这么故意安排的,因为诸葛亮压根就不想杀曹操!
诸葛亮为什么不想杀曹操啊?
道理很简单,孙刘联盟,孙权是主力,当时刘备的势力非常小,如果曹操死了,孙刘联盟也就没有联盟的必要了,孙权肯定是第一时间杀刘备,抢荆州,反正曹操死了,就没人能与孙权争荆州了,当时刘备只是依附于江夏的刘琦而已,在荆州没有任何地盘,势力非常小。
诸葛亮需要曹操活着来维持孙刘联盟,以方便刘备在荆州发展壮大,只有刘备壮大了,才能争夺天下。回到题目,华容道上如果关羽真要杀曹操的话,就是十个曹操也会被杀,那会的势力对比是500对27,完全是差别巨大的一场较量,况且关羽乃当世名将,华容道又是小路难走,狭路相者者者者者者勇者肯定是关羽。
只是诸葛亮算准了关羽不会杀,所以才让关羽守最后一道防线,并且在事后对于关羽的行为毫不追究。
接下来是历史的真相,各位观众,全体起立!
华容道逮住逮住逮住逮住逮住逮住曹操,纵马向前,青龙偃月刀取力劈华山之势,向曹操兜头砍来。
说时迟那时快,一支竹管兀的架住了青龙刀。"且慢"
一位年迈五旬的长者出现,手持竹管,竹管一端毛丝一撮,浸满黑汁。那人道:曹操你不能杀,当初他对你管吃管喝,你杀了他,是不仗义。
一枝短短竹管竟搁开了冷艳锯,关羽正在诧异,这是何方高人。那长者已突起一脚,踹在曹操马后臀上,曹操马往前窜,关羽急挥刀欲阻,长者舞动竹管,但见漫天黑汁螺旋盘动,关羽竟刀插不入。
黑圈散尽,那还有那人与曹操的身影。关羽愕然,揖手对空道:敢问何方高人?
树丛高处,一声飘过:我乃湖海散人罗贯中,曹命不该绝,你虽未杀曹,后世亦福业大积。
可以推荐一些好看的古装剧吗?
可以推荐一些好看的古装剧吗?最好是历史剧,宫斗剧之类的。
宫斗剧①《甄嬛传》 改编自流潋紫所著小说《后宫·甄嬛传》,讲述女主角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代善于谋权的太后的故事。②《如懿传》 《如懿传》是由新丽传媒出品,由汪俊执导,吴雪岚(流潋紫)担任编剧,周迅、霍建华领衔主演,张钧甯、董洁、童瑶、辛芷蕾、李纯、何泓姗、邬君梅、胡可、经超、陈昊宇、曾一萱、曹曦文、张佳宁、袁文康、黄宥明、刘美彤、韩丹彤、于子洋、陈小纭、齐欢、蒋雪鸣主演的古装宫斗剧。 该剧改编自吴雪岚(流潋紫)小说《后宫·如懿传》,讲述了乌拉那拉·如懿与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一生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婚姻历程的故事。③《延禧攻略》 该剧讲述了宫女璎珞凭勇往直前的勇气、机敏灵活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化解宫廷上下的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襄助乾隆盛世的孝仪纯皇后的故事。④《芈月传》 是由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方中信、黄轩、高云翔领衔主演,马苏特别出演的古装剧。该剧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人、战国时期秦国女政治家芈月,波澜起伏的人生故事。 该剧于2015年11月30日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首播。⑤《知否》,属于主角逆袭的刷剧类的。⑥《红楼梦》,属于文学价值高的87版的。 没有哪个版本能超越87版的。因为,主角演员的命运同《红楼梦》的人物命运紧密相连。最值得一说的是主角之一的宝玉和黛玉。⑦《三国演义》。外国剧泰剧⑧《天生一对》。(主要是因为女主美貌但却逗比)。 《天生一对》是由泰国BroadcastThai出品,Phawat Panangkasiri执导,Nong Arunosha担当制作,蓝妮·卡彭、塔纳瓦特·瓦塔纳普迪、Susira Angelina Naenna等主演的穿越题材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生活在现代的女主,却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泰国古代1600年代的大城王朝,邂逅男主,发生了一段纠葛的爱情。 该剧于2018年2月21日在泰国3台播出。⑨电影《灰姑娘》CINDERELLA造型太美啦!变成公主,在万众瞩目下走下台阶。有意思的的是继母与姐妹三人还不知道她就是Cinderella,还在赞叹太美了。与王子翩翩起舞。(可惜我找不到更美的剧照,但视频里很多片段,需要我们用眼捕捉美。) 喜欢这部剧的原因不止美,还有它传达出的一种人生信念。特别要说的是Cinderella母亲临终前嘱咐她:“要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亲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