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副作用,来姨妈肚子疼咋办?
中医将痛经辨证分为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亏损型。治疗上,建议以艾灸+推拿疗法为主。首先我们先来判断一下自己的疼痛属于哪种类型,然后再看看如何对症治疗。
需要注意的一个共同点是:一般在月经前5天至一周左右,开始施灸,每次可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1次,直至月经来潮则停止。气血虚弱型可在月经结束后继续施灸4天。湿热下注型一般不灸。
不良情绪会导致气滞血瘀型痛经
这类痛经一般是由于不良情绪引起的。比如经常生气,恼怒,遇事爱钻牛角,想不开,动不动就郁闷,这种类型的人平时经气就有失通畅或经期情绪波动较大,暂时影响了经气,经气不通则血液运行受阻而瘀滞。
常表现为小腹胀痛或刺痛,按揉腹部疼痛反而加重,有时伴有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行不畅、量少,经色紫黯,血块较多,血块排出后疼痛减。
艾灸:取三阴交、中极、血海、太冲、次髎穴。
如若有胸胁胀痛,加阳陵泉、光明,若腹胀明显,加天枢。一般在月经前5天左右,开始施灸,每次可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1次,直至月经来潮则停止。
受寒引发寒湿凝滞型痛经
寒湿型痛经比较好分辨,患者会直接告诉大夫自己“受寒”了,所以明显的受寒史是辨别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类痛经常表现为小腹冷痛,热敷或饮热水后疼痛缓解——因此遇到寒湿型痛经,不少女性患者会选择自己弄个热水袋暖暖腹部,以减轻疼痛;此外,这类痛经经量比较少,颜色发黯发黑,有血块,患者脸色发青发白,怕冷,经常手脚冰凉,可能伴有腹泻。
艾灸:取三阴交、阴陵泉、地机、子宫、关元穴。
每次选3穴。腰痛重者,加灸肾俞、次髎。在月经前5天左右,开始施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1次,至月经来潮则停止。
体虚,谨防气血虚弱型痛经
平时体质较虚,面色发白或发黄,缺少光泽,常有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感。常在经期中或结束后感觉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揉按之后有所缓解。有的伴有月经量少,颜色较淡。
艾灸: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脾俞、胃俞。
从月经前5天开始施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1次,至月经来潮则停止。经净后,可继续施灸4天。
肝肾亏虚时,头晕耳鸣经后显
如果你平时常有腰膝酸软感,或头晕耳鸣,或潮热汗出,眼眶晦暗的症状,在经期过后,可能会更加明显,这正是肝肾亏虚的典型症状,需要多加注意。这类型的痛经,特别是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血色泽偏淡,发黯,量较少。
艾灸:取三阴交、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或八髎穴。
头晕耳鸣者,加灸悬钟穴。一般从月经前5天开始施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1次,至月经来潮则停止。
湿热下注型
平时白带较多,颜色黄稠,有臭气。经期小腹疼痛,拒绝按揉,热敷也不会缓解,并且小腹有灼热感。这类痛经一般不采用艾灸的方法,这里只是提示一下它的基本表现,治疗上建议采用点穴推拿方法。
治疗痛经——按摩地机
地机穴是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中医学认为,脾有生血和统血的作用,脾所生、所统的血,直接为子宫的行经提供物质基础。郄穴为气血深藏聚积之处,能疏调脾经经气,通调任脉气机,因此可以达到调经止痛的功效。
地机穴在小腿的内侧,胫骨内侧髁下凹陷处四横指的位置。有痛经症状的女性,在每个月月经前几天和月经期间,可以自己用力点按地机穴,并且维持一段时间,直到疼痛缓解。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功能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暖宝宝贴里面是什么东西?
暖宝宝里面装的东西就是铁粉、石、活性炭、无机盐、水这些合成的聚合物。它们能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外面则是用均匀不漏,透气好的无纺布袋包裹。使用时,去掉外袋,让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进行控制的。使用暖宝宝时最好不要贴着皮肤使用,最好隔一层衣服,以防透氧太快,热量升高而烫伤。
托玛琳自发热护腰小林暖宝宝哪个更适合老人用?
是可以的,托玛琳自发热护腰采用托玛琳磁石,可以贴身佩戴,并且没有副作用,按时间来说持久性和耐用性比暖宝宝要好用些,也方便携带,不影响穿衣,还可缓解腰椎压力,综合来说自发热护腰功能上要比暖宝宝上好很多,选择托玛琳护腰时要选择正规的厂家如奥非特,性价比高,质量好,售后也有保证!
自热贴原理?
自发热暖贴原理是利用铁氧化反应放热来发热。实际上也就是根据铁在潮湿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的原理。同时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在活性炭的疏松结构中储有水蒸气,水蒸气液化成水滴,流出与空气和铁粉接触,在氯化钠的催化作用下较为迅速的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放出热量。
自发热暖贴的发热原理很简单,里面装的是由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而这个反应也就是从你打开包装的时候开始的。作为功能,它可以连续12个小时释放50°以上的热量。
它是一种可以立即取暖的小物件。自发热温度高,持续时间长,起温快;比较轻薄,手感舒适,不坠料。
捡到一个2周大的小奶猫?
新猫进门
猫是比较理性的动物,进入陌生环境,在没有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包括吃喝在内,不会轻易有所动作。新进门的小猫通常会先寻找一个它认为相对安全的角落隐蔽,观察了解周围的情况。如床下,沙发下,衣柜下等角落。一般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有吃喝及大小便行为。这在样的情况下,不要急于主动接近它或窥视,不要让它受到惊吓。更不要栓绑或关笼,这样会增加它的恐惧感,也会影响它对环境熟悉的时间和日后相处的感情。把水和食物及猫砂便盆放在它旁边,或相对较近的地方。之后的几天里,对它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给予它充分的自由和选择,才能加快对新环境的熟悉。即使无意中相互看到,也不要主动接近它。可以在原地对它笑一笑,做个简单友好的手势。要让它意识到,你已经看见了它,但不会伤害它。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很慢,但对于理性的猫来说,这是最快的速度。
猫咪与药物
对于免疫力很强的猫来说,各类药物是一柄双刃剑。是药三分毒,这与猫的免疫力形成一种矛盾。因此即使是对症下药,对猫身体刺激也很大。猫在得病后,通常以拒食或少食方式对待。通过静养调节,以自身的免疫力与病菌对抗。此时如果对病猫的药物处置不当,反而会导致病情恶化。药物处置的重点是对症和剂量!切忌乱用药乱投医(关于庸医,后篇详解)。对于药物,不到万不得以,千万不要有试用的概念,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在药物对症的情况下,剂量不当也会导致不良后果(外用药物另论)。
有部分猫友遇到猫咪疾病,会给猫咪使用人类的药物。这个问题有利有弊,优点是相对的有质量保障,比起几乎无人问津的猫咪药物可靠一些。缺点是在不熟悉药性和掌握剂量的情况下,容易出问题。重点强调,并不是什么病都可以随便使用人类的药物!而且内服的人类药物,只限于小儿药物。幼猫约1/5剂量,成年猫约1/3剂量,宁少勿多!(外用药剂量适当)
对于猫咪并不严重的病症,建议通过食疗理疗方法进行调养。这类方法虽然比起打针吃药略慢,但更加稳妥。具体问题因病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后篇见实例)
疫苗与驱虫
为了人与猫的健康,一些猫友总是迫不急待的去打各类疫苗,进行各种驱虫。其实并不需要过分的担心(关于猫对人类所谓的危害,后篇详解),疫苗属于防疫针性质,并不是非打不可。客观实际的分析一下,自然就会明了。这里重点要说细菌源的问题,一只小猫从出生起,病菌从何而来?(先天性遗传另当别论)猫的健康主要源于它的生活环境。野猫,流浪猫,散养猫,经常出门的猫,这些猫就可能会经常接触到细菌源或误食有害物质,如垃圾箱等。猫的免疫力不是万能,所以对于这类猫就有必要打疫苗和定期驱虫。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又没有发现猫有虫的迹象,就没必要一定打疫苗和驱虫。由其是幼猫体弱,打疫苗和驱虫更要慎重。应视猫的生活环境,年龄,体质,等具体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有必要打疫苗和驱虫。
驱虫分为内驱和外驱。
内驱是指以打针或吃药的形式,灭掉猫体内的各种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发现猫体内是否有虫(在此不指定或推荐某种内驱针药名称):
一,在粪便中发现有虫。
二,营养正常,越吃越瘦。
三,在肛门或尾巴根部,发现有虫。(这种情况比较严重,要立刻内驱)
四,在猫的呕吐物中发现有虫。(较严重,同上)
五,粪便异常,黑臭,调节食物一段时间后仍无改变。(区分食物或胃肠问题造成)
六,通过体检或将粪便拿去化验,发现有虫。
发现有虫后,不必惊慌,至少短时间内还不足以致命。最好是先将粪便或虫拿去化验,做定向驱虫。不仅比较有效,负作用也相对较小。室内不出门的猫,体内有虫主要源于经常吃生肉,翻垃圾,接触人类便池等其它细菌源。猫偶尔捕食蟑螂等小昆虫,理论上不会生虫。这里要注意区分偶尔和经常的问题。
外驱是指主要以外部用药的形式,灭掉猫体外的寄生虫。如,虱子跳蚤等。外驱对猫的危害并不大,发现有体外跳蚤等,可以及时驱虫。重点是要防止被舔到,由其是互舔!以‘福来恩’为例,至少理论上一星期以上的小猫就可以做外驱。不建议使用跳蚤圈进行外驱,对猫危害较大。外驱比较简单,将外驱药滴在它后颈根部的皮肤上,主要是防止它舔到(破皮不可以滴)。一定要滴在皮肤上,否则没有什么效果。幼猫一次一两滴足够,一天滴一次就可以,几日内就可以彻底灭掉。这个问题主要源于雨淋或钻草丛等造成。
常见疾病与治疗(注意区分相似症状)
呕吐
呕吐是比较多见的现象,但呕吐的原因却不相同,需要细致的观察和耐心分析。
一,正常吐毛球。毛有舔披毛的习惯,经常会将部分披毛舔入胃里。当被舔进胃里的披毛积攒到一定程度,猫会有意识的吐出。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查看呕吐的异物判定,而且并不频繁及无其它异常。根据猫的披毛长短,品种,舔毛习惯,呕吐间隔的时间长短不等。一般情况下,猫在吐毛球之前会寻找猫草或近似猫草的某种植物吃掉,以便于催吐。例如,咬花吃生蔬菜等(有这种表现,但不一定就是这个原因)。有些猫吐毛球有些吃力,对于体质好的壮年猫以及没有胃肠疾病,可以喂猫草助它催吐。如果猫的身体情况相反,可以喂化毛膏,将胃里的毛化掉。
二,着凉呕吐。这种情况大多出现于幼猫,食物着凉和睡眠着凉都会导致呕吐。这里也人和猫两方面因素,有些是猫偷吃,有些是主人大意。例如冬天,猫的食物过凉,睡眠处不够保暖。夏天,喂猫冷冻食品,冰箱里的食品未完全解冻,睡在空调下没有遮盖等。
三,食物原因。小猫吃的过饱,或食物不当,也会导致呕吐。例如,不宜消化或有害食物等。
四,肠胃疾病。肠胃疾病三分治七分养,主要以长期调养为上策。主要表现为,腹泻,放屁,臭便,软便,口臭,这些是肠胃疾病可能出现的现象,但并不是有了这些现象就一定是肠胃疾病。例如口臭,口腔问题也会导致。放屁,如果不是经常性出现,食物原因的可能性较大。具体问题还要细心观察分析。
可视猫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可适当喂些益生菌等健肠胃的药物。幼猫处于成长期,调养为最佳选择。这类疾病主要是饮食不当所造成,调养就是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食量,质量,次数,易消化等问题。
五,中毒呕吐。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呕吐的异物伴有绿色液体,属于紧急情况,建议不要等贴回复,及时就医。在不能及时就医的情况下,要先让它吐完,强灌肥皂水,让它再吐,反复两三次。见不到绿色液体,基本为全部清除毒素。如果发现猫已经无力站起,就不要再强灌。之后为它准备绿豆水(不要再强灌),以便它随时饮用。连续三两内,最好只喂奶类流食(参考楼上幼猫喂养)。如果有条件及时就医,不建议采用这个不得以的方法。这个问题一般多出发于散养猫,常出门的猫。不出门的猫,也要注意将室内各类有害物品收好,以防意外。如杀虫剂蟑螂药等,而且猫有舔爪的习惯,被它踩到也会引发不良后果。
六,其它疾病导致。
腹泻
腹泻也比较常见,多发于幼猫。原因如同呕吐二,三,四,六,在此不再重复(个别体内有虫也会腹泻,但比较少见)。
对于原因明确的非病毒性腹泻,可以采用蛋黄食疗法。即,每顿喂食清水煮熟的蛋黄(荼蛋较咸不适合)。但不要多喂,容易导致各类上火现象出现。成年猫每顿不要超过1/2个,幼猫每顿不要超过1/3~1/4个。奶猫可以将蛋黄挤压成粉尘状掺入奶里喂。这个食疗法比较有效,与药物相差无几。一般三两天左右,粪便就会慢慢成形。但病毒类腹泻就要及时就医,例如腹泻粪便中带血等。
上火引起的疾病(眼部疾病,便秘,咽喉炎)
这几种病基本都是由上火导致。上火一般源于食物,天气,心情等原因(上火也会导致口腔疾病,后篇详解)。初级表现为眼屎较多,小便发黄,大便比平时干硬。
上火导致的眼部疾病,一般为眼圈红肿,有眼屎或流泪流脓等。可以用红霉素或氯霉素眼药水治疗,眼药水相对比眼药膏更方便一些。下图为眼部上火图片。
便秘主要表现为,猫超过三天未大便。反复去几次猫厕大便,便不出来。或很久才能便出,且粪便极为干硬。一般这样的情况可以判定为便秘,可以适当喂些蜂蜜水,在肛门上擦些食用油或使用开塞露。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
咽喉炎表象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但细心会发现它只吃较软的食物,对较硬的食物不吃或吃的很少(例如猫粮),靠多次饮水充饥。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挑食偏食或其它疾病,只有到发现它的叫声不对,才发现问题严重。确认问题与治疗可以统一为一个方法,把复方草珊瑚含片让它闻,看它的反应。如果它没有反应,证明不是咽喉炎问题。如果它肯舔,就说明有问题,任由它舔。连续几天都给它闻,直到它不舔,说明已治愈。但咽喉糖这类不行,一般猫对这种气味比较反感。即使咽喉不适,也不会去舔,比较能接受接草珊瑚的气味。
为防止上火,不仅要注意上述问题。还可以适当的喂些绿豆水,也可用于夏季消暑。
下图为眼部上火图片
发烧感冒
猫发烧体温较高表现为,鼻头比平时要红,耳朵较热。感冒相对严重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注意区分鼻支,后篇详解)。对于这些症状,如果比较轻微,可以按幼猫喂奶进行调养,羊奶是调养病猫的最佳选择。营养价值高,宜于吸收补充体力。如果比较严重,应急可以喂婴幼儿相对应药物。幼猫1/5以下剂量,成年猫1/3以下剂量。最好选用猫咪专用药物。
口腔疾病
口腔类疾病包括:口臭(前篇提过肠胃问题也会出现口臭,注意判断),口炎,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等。综合表现为口腔有异味,牙痛(吃食时会发现),流口水,厌食,口腔溃烂等症状。通过对猫的口腔内观察,也能明显发现。有些情况还会经常伸出舌头,如果只是偶尔伸一下舌头问题不大。
口腔疾病多为营养不良,上火,口腔受损感染所致。例如,食物过热,鸡骨鱼刺,叼咬较为锋利的不当玩具等,造成口腔内部受损。
对于比较轻微的病情,治疗药物一般为各类消炎药(包括小儿阿莫西林,注意剂量),抗生素针剂,西瓜霜喷剂(不一定适用所有猫)严重的要及时就医。
下图为口腔疾病图片
鼻支
鼻支又称为病毒性鼻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频繁打喷嚏并伴有流泪(注意与感冒区分),有些还伴有咳嗽,结膜炎。这种病主要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所造成,一般多发病于折耳等体质较弱的猫。
鼻支只能及时去医院治疗,一般用药为四环素庆大霉方向,就医时注意观察询问。
毛囊炎
毛囊炎就是常说的黑下巴。症状一目了然,病因多为营养不良所造成。
治疗也十分简单,改善伙食(主要是营养全面)慢慢调养就会自然好起来,也可以用绿荼擦一擦,最好不要用塑料食盆。
猫癣及其它皮肤病
猫癣是指局部小面积掉毛,且掉毛处皮肤干硬有皮屑。
猫癣及其它皮肤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缺少维生素B,洗澡浴液不当(关于猫洗澡,后篇详解),猫窝生活环境差。
治疗:彻底清理猫窝消毒或换掉,保证猫窝卫生干燥。患期不要给猫洗澡,多晒太阳。每天在患处擦双氧水消毒(破皮处不要擦),适当补充维生素B2,慢慢调养。
这个方法适用于猫的各类皮肤病,缺点是见效比较慢。优点是比较稳妥,不会恶化病情。
其它相关药物。不确定病情,切忌乱用药。
下图为猫癣图片
耳螨
现象:猫会经常抓耳朵,耳内较脏甚至有异味,严重情况仅凭肉眼就可以看到有微生物。但耳内脏不一定就是耳螨,有些只是耳屎较多。如果有条件,可以擦出部分异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判定。
病因:猫经常出入较脏环境,耳屎较多,洗澡时耳朵进入,其它耳部疾病及上火导致的耳内流脓没有及时清理等,导致的耳内细菌感染所造成。
治疗:
一,用温度适宜的略潮湿棉签类物品,每天对耳内进行一次擦试清理,连续一星期左右。动作要轻要慢,防止伤到耳朵。边哄边擦,擦试得舒适,猫会很乖。不要指望一次性擦净,能擦多少算多少。重点是坚持每天擦,直到擦净为止。如果连续数天未能擦净,很容易再生。
二,用滴耳油清理,猫会正常甩出。但滴耳油略有伤耳道。
常规外伤
一,皮外伤。皮外普通伤视情况处置:
1,仅是划破表皮,没有继续流血或化脓,无需处置,注意不要感染,慢慢调养即可。
2,伤口略大,流血不止或化脓,可用云南白药,而后包扎或带伊丽莎白圈等。
3,伤口较大,表皮已完全被划开,甚至已经可以看到肉。这样就必须要去医院进行缝合处置。紧情况下,给人类治病的外科医生同样会处置。
二,骨伤。骨折或断裂简易判断(以腿为例):
1,伤腿明显变形不敢着地,完全不能吃力自由活动。
2,手轻轻的顺着伤腿捋一遍,碰到伤处时猫的反应十分激烈。
3,在伤处的皮肤上发现有出血点。
4,摸受伤部位或猫爪,局部温度较低且感知很差。
遇有以上情况或相似不确定,要拍片查看才能确定。另外,能造成骨伤的程度,也有受内伤的可能,建议及时就医。
三,烫伤
遇到烫伤可按人类烫伤方法急救,注意千万不要立刻去碰伤处的披毛,以免将受伤的皮肤撕裂,更不要让猫舔到。先立刻扇状物体煽风,尽量散除热量,但千万不可用冰块等冷敷。最好立刻带上伊丽莎白圈,防止它舔到,再送医院处置治疗。
肥胖症
肥胖症也可以称之为营养过剩疾病。过于肥胖会影响猫的健康,加重心脏和呼吸器官负担,慢性的容易导致肝脏出现问题。
病因:主要是由于过度饮食营养缺乏运动,而导致体内脂肪组织过度蓄积。母猫老猫易胖,绝育后也容易发胖。另外,某种化学食品里有催肥剂之类配料。
方法:调整食物质量,食量,增加运动量。让体内的过剩营养,得到充分的消耗。
猫瘟
猫瘟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传染性肠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携带这种病的猫毕竟不多,对于相似的现象,即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置若罔闻,要认真细心观察对比判断。有条件要及时就医。
现象:突然发高烧,精神不振,顽固性呕吐(呕吐物呈黄绿色),腹泻,脱水,厌食,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粪便粘稠样,当腹泻粪便带血时,说明病情十分严重。主要以幼猫居多,母猫如果在怀孕期感染,会造成死胎,流产。猫瘟热潜伏期为2~9天。体温升高40度以上呕吐,敢有些猫会不出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成年猫一般首先发热至40度左右,一两天后降到常温,3~4天后体温再次升高。
传染途径:是接触带病毒的粪便尿液或吸血类昆虫以及跳蚤虱子等。
猫瘟的治疗方法不能纸上谈兵,只能就医。猫瘟的死亡率并不是100%,只要及时发现,治疗得当,完全可以康复。
狂犬病
提起狂犬病,会令部分人毛骨悚然。而事实上,猫携带狂犬病的概率极低。
以下图文说明
弓形虫
弓形虫也让很多人退避三舍,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可怕。
以下图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