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套(什么是断舍离)

格科网

冥想套,什么是断舍离?

如果说《断舍离》刷新了很多人的生活观念,那这部只有6集的小短剧可以说让很多人再也坐不住开始动手实践了。

老粉们应该还记得,去年收姐就写过麻衣的变态收纳大法,其实比起收纳技巧,麻衣更值得学习的是她的断舍离精神。

冥想套(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之前,麻衣的家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明明只有三个人生活的家

却像极了堆满各种杂物的旧仓库

连吃个饭都束手束脚

客人来之前更是手忙脚乱

但是,几件事改变了麻衣。

学生时代去同学家做客,同学家里干净得一尘不染,她以为是提前精心打扫整理过,没想到原来别人家可以一直保持这样干净整洁。

一场地震让她失去了所有的旧物,包括恋爱时与前男友有关的一切。从那时候,她开始意识到,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可以这么少。

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 “你现在的生活取决于你三年前的选择,你现在的选择决定了你三年后的生活” ,这话听起来有点鸡汤,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是。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在人生岔路囗做过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搬到新家后,麻衣决心再也不要过以前那种日子,于是开始过起了断舍离的生活。新家中,她的家庭成员多了老公,还有两只喵主子,可是却空的像没人住一样。

都说断舍离很难,但如果你经历过大灾大难,对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难以割舍了。那场亲身经历过的地震让她体会到,原来人生存所需之物可以这么少。

舍——重新思考物品存在的价值

只留必需品和心爱之物

所以在新家中,

她开始重新思考每件物品存在的价值。

扔掉不需要的沙发,直接坐地上,

扔掉不需要的浴巾,有毛巾就行,

就这样,扔完了所有不需要和不喜欢的物品,

只留下必须品和自己喜欢的东西。

一物多用

为了减少家中物品,

麻衣尽量选择有多重功能的物品。

比如清洁剂,有小苏打和柠檬酸

就可以搞定日常清洁,

其他清洁剂就不需要啦。

比如她发现了既可以洗脸

也可以洗澡洗头的洗护用品,

那其他洗护用品也不需要啦

推进替换

对于实在不想扔但使用频率比较低的东西,

麻衣通常会转做其他用途。

比如实在不想扔的碟子,

就用来给喵主子当餐盘,

而把原来喵主子的餐盘扔掉,

这样做到了对自己喜爱物品物尽其用,

还替换掉了不喜欢的物品。

眼不见为净

很多人扔东西总会有各种担忧,

怕万一以后还有用,

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扔。

麻衣的做法是对于这类物品

索性先把它们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

设立一个期限,

可能是三个月或是半年乃至一年,

看看自己有没有要用到,如果没有,

证明这件物品确实是不需要的或是不重要的,

可以大胆放心的扔掉。

与物品对话,定期排查

除此之外,麻衣还有个看起来有点奇怪

但其实很管用的方法——和物品对话。

她会在厨房和碟子四目相对,

会把两个包包想象成不同性格的男朋友,

在一次次沟通对话中,

她总会看清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件物品。

断——只买必需品和喜爱的物品

只买心爱之物

生活像个蓄水池,

有水排出但也不断有水进来。

在做好“舍”这个阶段后,

对于进到家中的物品,应该严格把关。

麻衣对物品有种敬畏之心,

只买自己最喜欢的物品,

而且对每件物品也非常爱惜,

以确保它可以用的更久。

买一件丢一件

麻衣的老公是个没什么物欲的人,

有一天,他终于有了想买的东西——游戏机。

按照麻衣的断舍离原则,

买一件必须丢一件,

老公看了看自己的物品,

哪件都舍不得丢,最终决定干脆不买了。

这一点对平时喜欢买买买的人特别奏效,

买衣服之前看看家里的衣服,

哪件不喜欢了丢掉,再去买新的,

至少在物品总数上是没有变多。

离——死亡所带来的感悟

重温这部剧,最打动我的,还是麻衣与外婆的日常。外婆和很多老一辈一样,是个囤积狂魔。

有一天,外婆突然离世,麻衣和妈妈整理外婆的遗物,发现外婆很多物品都是过去的美好回忆。

比如和妈妈分居两地时写的信、麻衣送给她的礼物。一向以扔为快的麻衣,面对这些物品,也开始动容。

“整理遗物,也是整理和逝者最亲近的人的内心”,心理的整理需要慢慢来。

结尾有些沉重,却是全剧点睛之笔。人与物品的关系,不过是大千世界中短暂的交集。

初看这部剧,收姐和很多人一样,觉得麻衣简直是个扔东西变态。如今看来,麻衣只是真的喜欢这种轻量化的生活,而非刻意为之。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或许无法做到或无法认同像麻衣这样极致的断舍离,但看完这部剧,还是会有蠢蠢欲动,迫不及待来一场大清理的欲望。

一直想要断舍离却从未行动过的你,

或许缺的就是这样一点动力,一个选择。

请问有没有人突然之间顿悟?

我曾遇过一位顿悟之人,他说的话使我确信,他看透了生命和宇宙的规律。

我曾经认识一位老人家,他平凡平常地很,也从不说他开悟了,顶多说自己有那么一天,忽然间明白过来了,发现生命本来具有一切。

他说话平常的很,可是我却从话里体会到深深的智慧和通透。总是默默地影响着我。

有一次我问他:有没有人突然之间顿悟,看透了生命和宇宙的规律?

他说:其实没有什么纯粹顿悟的人,顿悟只是渐渐的禅定功夫深了,其他方面修的也很好,时间机缘到了,就悟了。

禅宗说的顿悟不过是那个悟的刹那,看起来像是一个突然顿时发生的事情,并且因为禅宗的修行路子以见性明心直指心性为主,这个顿的意思,是顿超次第、豁然开朗的意思,并非说什么都不搞,突然之间就顿悟了。

作为修行人啊,最好不要过于关注这个顿悟开悟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太虚了,过度关注没有什么好处。大概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好了。

顿这个字,倒是有点意思。

顿就是豁然忽然之间发生,古代的祖师们,常常用各种巧妙的办法接引弟子,让那些弟子在瞬间得到豁然洞明的境界。

比如踹一脚、切断手指、敲一棒、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然后就真的有人顿悟了。

为什么?因为这些人本来已经在疑情里进入了专心致志极致的心念专一的状态。古人参禅修行可不是我们这样的懒散,今天有空弄一下明天玩完了回家再来一下。他们日夜不停地弄。常常功夫绵密非常用功。所以师父们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他点拨,让他忽然有机会进入那个之中。

很多时候,点拨了很多次,也不见得有效,误打误撞就那么一次,可能就顿时可以了。所以叫做顿悟。

六祖说,万法既然都是从心中出来的,那么渐悟也好,顿悟也好,都是一种方法,为什么要区分开来呢,渐悟就是顿悟,顿悟就是渐悟,这两者是一起发生的。

说的多好啊,顿渐之分,都是一个权且的分别。涅槃与生死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出世间与世间不二,没有对立面,一切都处在中道,

人如果觉悟了,当下就会安乐自在。这也是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顿悟”思想的关键。

但是,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必过多去纠结,因为我们此时的研究,无非是头脑知识性的研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

我们要学会停止头脑,停止对知识的渴望,对所谓人世思维理性的依赖,让身心自然下来,放松下来,去逐渐感悟顿悟里头的关键——无着。

心无任何可依附者、也无任何点可着落,但又很稳当的那个感觉。

那个感觉,常常我们会把它和生活杂事以及我们所遇的变故等事对立起来。事情一来,怎能没有依附、又怎么能没有着落。

于是越是对立越是糟糕,粘上去没有办法扯开了。

我们不如试着不对立不多想不用概念去定义事情的发生、事情来了,就迎上去,投入到事情本身里去,可是心却和它自然有个距离在。这个做法体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庞居士的女儿灵照说的:" 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那个状态,我们可以去体会体会,独自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没有别的了,不需要多余的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你说你懂了很简单,照此做去,却是另一番光景。

因世界上最难的就莫过于纯粹只做到饥来吃饭困来眠。

你会说,那不是傻子吗?那如果这样了,我还要顿悟干什么?我要的顿悟,是飞天遁地放光发神通,是对宇宙人生全知全晓。我不要这个什么饥来吃饭困来眠。

祖师们会告诉你,就是这样,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还能怎样?还要怎样就是你的妄想而已。

所以所谓顿悟,其实就是要在一下子,回到这个超级自然的状态。

所以这个方向不要盲目,不要过于紧张刻意。一定要靠心去感悟,不是靠知识积累,不是打坐能打多久腿可以盘多好念经有多么熟,要去生活的各种事情巨细无遗的里面去感悟。

感悟那个没有二元对立的东西,感悟那个和世界变化无关的那个东西,感悟那个和动静都没有关系的东西,感悟你和世界万事万物的距离。

轻松活在世界上

顿悟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你尽量轻松地活在世界上,我们太多烦恼了,太多痛苦了,太多纠结了,太多舍不得求不得,太多痴狂迷乱。

包括对宗教和修道的饥渴迷乱,这种迷乱癫狂,一下假如顿时停歇,那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我们习惯于翻滚妄执于俗世间,一颗心一直不停地在狂乱奔撞、追逐着,殊不知一旦要将自己浮动的心安顿下来,歇息片刻,却难如登天。

所有的杂念妄想会来袭击你那个想要歇息的心;所有的是非俗事亦不会放过你想要安顿的心。人常狂言道:「人能掌握命运。」但当你静下来时,你会顿然惊觉原来我们的心念一直由妄想欲念牵引著,而非自己。

连自己的心念都掌握不了的我们,又何能掌握命运呢?假若我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如何将这颗狂乱的心安定下来,坚守住自己本心的保垒来抵御外来妄念的侵蚀,留得一颗明明白白、专注安稳的心。

那澄静的智慧即由澄清的心灵中油然浮现,自然就能真切地认识原我的面貌! 所以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这个前提,就是轻松,轻松也可以叫做自然,但自然是状态,轻松还可以理解为路径,达到自然的路径就是轻松。

看一件事,不要过于严重,要轻松点,对待一场纷争,也尽量轻松,喜欢一个人,也轻松去喜欢,轻松对待自己,不要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往自己心上压过来。

轻松,是碰见了烦恼纠结,打个招呼就让他走,绝对不和他混在一起拉拉扯扯。

轻松,是遇见了执着焦虑,见个面就让他走,绝对不留他过夜吃饭唱卡拉OK。

轻松,是不把自己绑起来扭送到每一段人与人的关系中,一直站在交织之外。

当轻松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体验到轻盈的愉悦。确切说那个也不叫愉悦,是因为挤压和逼仄走开了,自然就有一种类似愉悦的感受在。

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用来准备一场顿悟。

我们其实是有时间的,你不要以为我们到了三四十岁,到了五六十岁甚至更老,就不能顿悟了。我们要相信,我们都有属于自己顿悟的时间点。

只要我们进入这个希望自己醒觉的路上,就总有机缘会促使我们顿悟。

也许,你会在经历一场人生灾难后顿悟、也许你会在经历一场苦苦的寻求后顿悟,不管你经历什么,最后一定是有一个什么机缘,促使你打开心扉,抹掉以前你自认为正确的那些观念,透过去,直接看到你心灵的本色。

你只要相信,你本来就是那么优秀,你本来就在自己家里不曾远离。放轻松,一切都会是你顿悟的机缘。

思维瞬间跨越三山五岳星际银河?

思维算广义速度,物理速度的定义是物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位移。但在生活中,我们已经把速度推广到了方方面面。

生活中的速度,是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数量,比如打字速度,解题速度,吃饭速度。

甚至是虚拟量,思维速度就是如此,什么三山五岳,银河星际,都是脑海中的虚拟世界,思维从未离开过脑细胞。这和在地图上从北京走到深圳是一样一样的。

什么速度都是速度,但是和物理中的速度比较时,必须用物理速度。把思维的速度放到物理定义中,就是在脑细胞中,信号传递介质在神经突触之间的移动速度。

印度盘是什么?

印度盘是一种常见于印度文化的乐器,也被称为“印度手鼓”或“塔希平"。 因为印度盘由两个圆形的木制框架和套在框架上的薄膜组成,通过手指敲击或弹奏来发出声音,被广泛用于印度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宗教仪式等方面。这种乐器的音色清脆悦耳,演奏时需要掌握特定的技巧和节奏,因此也是印度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在印度,印度盘也被引入到全球各地,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受欢迎的乐器之一,拓展了其文化意义和传播范围。

该怎么让自己放松?

【感谢邀请】

自己感觉压力大,是因为自己想的太多,想的太多的原因是因为你太闲了,一个很忙碌的人,很充实的人,是没有时间去想很多的。

这个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闲的时间多了,就爱瞎想,瞎想了就会感觉压力好大,好多的压力都是自己凭空想像的,其实直接面对压力没有想象中的大,有句话不好听,但是很中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让自己充实起来,有计划的做事,定好目标,一步一步实现它,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就看你自己怎么去释放压力,最后把压力变为动力。

解压的方法有很多,不妨尝试一下以下几个方法,看看是否对自己有用。

1.运动,跑步是解压的最好的办法,运动会使人感觉到快乐,生命在于运动,跑起来,人生就会感觉到不一样。

2.听听音乐,音乐能舒缓人的心情,让人从紧张焦虑的环境从彻底放松,有利于压力的释放

3.让自己忙起来,找点事情做,让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胡思乱想,忙治百病

4.多看看书,学习使人感到进步和充实,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是一辈子的财富,学到老,活到老,看书充实生活,减轻压力

5.制定目标,一个个实现它,这样就会逐渐成功,增强自信心,减轻压力

总之,压力无处不在,就看你怎么去看待压力,时时刻刻想着压力,压力就会压的你喘不过气来,适当的减压,把压力变成动力,积极的面对生活的压力,你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强大的人在压力面前总是胜利者,压力就显得微不足道。

正确面对压力,你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