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下雨天 我叫mt,15万左右的二手车?
十五万收个9代思域k20红头机。原车310马力,改个涡轮增压刷个ecu过800不是梦。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了
你都听说过什么搞笑的事情?
听说过最搞笑的事情,那就太多了…
最近的就是熊猫骨折了。。。
熊猫缘小,一战成名!(缘小:我这个坎是过不去了[笑哭])
话说2008年9月,成都熊猫基地的饲养员,发现熊猫缘小一直叫唤,腿部一瘸一拐的,经过检查发现他骨折了。
因为手术完剃毛,两条腿粗的毛都被剃了,只留下一双黑色的,毛茸茸的小靴子,因此出了名。
打上绷带的熊猫“缘小”成了熊界第一人,自此之后,每个几年,“缘小”的光荣事迹都会被翻出来调侃。
熊猫“缘小”,即使受伤,美食不可辜负。
再次以后,又有一只熊猫“毛豆”骨折,“缘小”也算:后继有“熊”了
手动挡汽车下坡时需要挂几挡?
长下坡是最危险的路况之一,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哪怕你毫发无损地过去了,也可能已经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哪怕你几十年驾龄,走过无数次下坡,只要不掌握正确的方法,依旧存在极大风险,如果坡再陡一点,再长一点,后果就不堪设想。
长下坡危险在哪?长下坡,其实是在考验车辆极限。如果坡度足够陡,足够长,那所有车,无论如何操作也必然失控。当然,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不过前提也是你要正确操作。比如说让国内司机“闻风丧胆”的312国道上的罗汉洞坡,被称为“死亡之坡”,最高峰时,平均3天一起事故,半个月一条人命!最开始接二连三的出现事故,被周边居民以讹传讹,甚至都和鬼魂找替身联系起来了。后来交通管理部门勘察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事故都和刹车热衰减有关。车辆的制动,是通过摩擦刹车片,把车辆的动能转化为内能消耗掉。一般家用车刹车片,温度达到1300度就失效了,布加迪能做到1800度,那一套刹车片就能买咱一辆买菜车。可是最顶级的刹车系统,从时速400Km到刹停,也只能连续刹住三次而已。所以说,长下坡就是在和车辆拼极限,在你刹车失效之前到了坡底,你毫发无损,不知道自己刚刚经历了什么,可是如果是刹车先失效……我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要觉得只有鼓刹会热衰减,盘刹,哪怕是通风盘一样是有极限的。不正确的操作也不一定会出事,但是那些出事的,全都是操作的问题。长下坡的正确操作:长下坡都知道不能空挡,也都知道挂低档位用发动机制动。可是大多数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既然长下坡的危险来自于刹车热衰减,那我们只要避免这一点就行了。挂几档并不重要,只要掌握一个原则,不踩或者少踩刹车,用发动机制动。一些家用车,尤其是轿车,都是通风盘的刹车片,只要不磨着刹车下就没问题。具体怎么操作呢?你就正常开,速度快了松油,全松了还越来越快,给一脚刹车,刹到比你想要的速度略微慢一点,然后降两个档位,抬刹车。这时候车辆会匀速或者缓慢加速,匀速,且正好是你想要控制的速度,这是最理想的。如果快了的话,那就再降一个档位,如果慢了的话,就升一个档位。一般来说二挡是肯定够用的,哪怕发动机噪音很大,转数比较高也不用担心。二挡觉得速度慢了,可以升三档,还慢的话四挡,通过档位来控制下滑的速度。自动挡也是这样操作,有S挡挂S挡,有L挡挂L挡。或者是运动模式,或者是手动模式,M挡、1、2、3挡,日系车还有B挡,都是长下坡用的。都没有的话,应该有换挡拨片。手动模式就像上面一样操作,只不过不用踩离合了。我们以S挡为例,如果S挡下坡速度有点慢,你可以切换D档,感觉快了再切换回来,都没有问题。另外,新能源车一般是不怕长下坡的,因为有动能回收,不但不耗油,还能回电。我在五台山北坡一路从2000多海拔滑到几百米,电量上涨了30%。不过呢,插混车电池包比较小,万一遇到极端情况,把电池充满了,那就得当燃油车开,切换HEV运动模式,收油滑行是一样的。纯电车是不太可能充满的,因为你爬坡耗的电能肯定要大于回收的电能,除非你住山上,出门就下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别把电充满。发动机制动原理:顺便小科普一下:为什么要挂低档位?什么叫发动机制动?有人下坡空挡滑行,以为挂着挡车辆有动力,会越跑越快,不如空挡切断动力。一些人先离合后刹车,也是这样的错误逻辑。实际上,现在电喷车只要你松开油门,且有速度,挂着档,这时候主要发动机转数高于怠速转数,发动机是不喷油的。如果是自动挡,发动机甚至会主动降档来保持发动机转数始终高于怠速,尽可能长的时间不喷油——为什么说带档滑行比空挡滑行省油呢?因为空挡滑行有怠速油耗,的确能滑的更远,但是你最后不还是要踩刹车吗?而带档滑行,发动机转数高于怠速时是零油耗,没有空挡滑的远,速度下降的比较快。带挡状态下,发动机的活塞、曲轴连杆都通过变速箱连接到车轮上,也就是说发动机工作,车轮就转,同理,在滑行工况下,车轮优于惯性或者下坡的关系主动转,也会带着发动机转。之所以会产生制动力,是因为和空挡相比,多了负载。发动机曲轴连杆旋转,活塞上下运动,都要消耗能量。而低档位,相当于车轮转一圈,发动机转好几圈——转的速度越快,阻力也就越大,给车辆提供的制动力就越大。长下坡,最爽的是新能源车,蓝牌混动都不行,虽然也有动能回收,但是电池太小,充满了就得电机带着发动机转来耗电。MT、AT、DCT都不怕长下坡,最怕的是CVT,这玩意本身就是无法承受大扭矩的,长下坡挂低档位动辄三四千转,对于CVT算是高负荷了。甚至可能触发热保护,这也是我不推荐CVT的原因之一。再强调一点,长下坡的时候,你的危险更有可能来自于后方,随时盯着后视镜!你刹得住,别人未必刹得住。如果后面的车猛按喇叭,立即让路。另外,不能挂空挡,更不能熄火!我粉丝真有这么干的,熄火滑行,这是最要命的,因为你关闭发动机,不仅仅刹车助力就剩下一脚了,方向盘也变沉了,最重要的是,发生碰撞,连气囊都不会弹出来,什么ESP、ABS统统失效!还有可能触发方向盘锁。还有还有,陡坡缓降、下坡辅助不适用于长下坡!切记切记。各厂商标定不同,大多数都是在70或者60Km以下才会生效。这个功能是让你下地库用的,通过ESP来制动,大多数的确会标定降档,可是时速过快的时候不生效。除非你变速箱过热不降档了,这时候打开陡坡缓降,然后深踩一脚刹车可以赌一赌运气。最后,这些操作,你已经有了实操经验,那就没问题了。如果没经历过长下坡或者以前是带着刹车下的,在脑子里过一遍,别真遇到的时候慌乱。15年起亚k2雾灯继电器在什么位置?
雾灯继电器在发动机舱的保险丝盒里面。
继电器,也称电驿,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
国产拉力摩托车哪家操控最强?
谢邀!
我是骠骑府!知名摩托车媒体人,欢迎关注!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问题,骠骑府早就说过,国内现在没有真正的拉力车,真正的拉力车是竞赛用途,根本不适合日常使用和普通强度的摩旅,因此国内根本就没有一款车能称之为拉力车,倒不是一定做不出来,而是预计到销量不会好。
国内最接近拉力车这个概念的有两款车,一款是阿普利亚的TERRA 150ADV,如图。
现在依然在售。一款是鑫源的X5,如图。
这也是一款很接近拉力车概念的ADV车型。不过如今早已经停产。
所以,你提到的拉力车,实际上都是ADV或者是多功能休旅车,甚至是运动旅行车而已。例如凯越500X,无极650DS,赛科龙RX4,贝纳利502X等等,甚至猛鸷190,DL250,春风650MT等等也可能被你称之为拉力车。
再说这个问题的的第二个问题所在,拉力车(暂且这么称呼吧!)讲究操控吗?当然,操控性什么车型都得讲,连本田金翼GL1800都向着运动风格转变,何况是“拉力车”,但是,操控性在“拉力车”上面是不是排在首要位置?这是个问题。
再回到ADV,多功能休旅车和运动旅行车的概念上来,这几种车都适合长途摩旅,为了适应各种路况而在设计上做了各种折中的处理,例如ADV偏向越野路段一点,休旅车更偏向于铺装路面,运动旅行车完全没有越野能力,但是他的运动能力更强,也就是说,选择谁,你得根据自己的用途和使用场景来决定。
轮毂大小,尤其是前轮毂尺寸,决定了烂路通过能力如何,轮毂大于17寸,就是偏向越野路段的需要,否则依然采用17寸的轮毂,就是偏向铺装道路的取向,轮毂大通过性能好,但是转向沉重,因为陀螺效应更强烈,迫使他改变方向你需要花更大的力量来纠正他,这就是为何拿ADV跑山不是一个好主意的原因,轮毂小,转向更敏捷,因为陀螺效应相对弱一点,因此街车或者仿赛,滑胎都采用17寸的轮毂,但是轮毂小了烂路通过能力变差,没概念的话,你试试骑辆踏板车去走走烂路,一截枯树倒在前方你就得下车或者绕行。
车辆整备质量轻,是越野的能力强的保证,骠骑府无法相信在一条蜿蜒曲折泥坑遍布的羊肠小道上,你骑一辆宝马水鸟重型ADV会比一辆阿普利亚的TERRA 150ADV更轻松,别拿技术好坏说事儿,技术再好只能一定程度上的弥补车重带来的差距,不能完全无视车重带来的影响。进过藏跑过烂路的人都知道,车轻的意义是在太重要了,泥巴地里你试着接连倒三次车,然后独自一人把车扶起来,体力就没有了。
但是车轻也不是绝对就是好事,在铺装道路上,尤其是高速巡航时,你骑宝马水鸟ADV可以以140KM/H以上的速度续航,很轻松惬意,很稳定,一点都不会飘,而你拿阿普利亚的TERRA 150ADV试试看,先不谈这车能不能上140KM/H,即便偶尔能冲刺一下极速,你马上就会发现,你就像十级飓风当中海面上一条独木小舟,飘啊飘啊飘到外婆桥……
悬挂行程长短对于路面的选择也很重要,凯越500X的悬挂行程高达195mm,越野能力还不错,因为他能承受剧烈的路面冲击,你不用担心触底,但是悬挂行程长了势必会造成重心偏高,这在山路上的行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这就不如运动旅行车好使,例如春风650MT,跑山肯定会比凯越500X好使。
另外离地间隙,坐姿等等,都与操控性有关。
所以,所谓的ADV,休旅车和运动旅行车的操控性,你得放在多个使用场景之中来衡量才有意义,烂泥巴路的羊场小道?高速公路巡航或者国道?盘山公路?烂石子遍布的河滩?重型ADV有他擅长的使用场景,小排量ADV也有它擅长的使用场景,没有一辆在任何场景下使用操控性都很好的“拉力车”,骠骑府想要表达的就是这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