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之战车,古代战争战场上真的存在阵法吗?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经过无数次的生死拼杀中,逐渐将战斗中一盘散沙式的互砍,演绎成为中国古代进攻和防守的排兵布阵之法,这些阵法有多大威力?可以明确的说,即使你身怀绝世的武功,天下无敌的猛将,一旦落入大阵之中,也休想全身而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大阵法。
中国古代阵法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
一字长蛇阵
一字长蛇阵,全阵分阵头、阵尾、阵胆(中央戊己土)三部分。阵形变幻之时,真假虚实并用,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长蛇阵共有三种变化:一、击蛇首,尾至,;二、击蛇尾,首至,;三、击蛇身,则首尾皆至,由此三种变化,长蛇阵运转迅捷,犹如巨蟒出击,凌厉无比!
中国古代阵法
敌人如攻打一字长蛇阵的头或尾,另一头转过来,即可形成二龙出水阵。中间向前,形成天地三才阵。两头回撤,形成四门兜底阵,互相穿插,变成五虎群羊阵。然后按照六丁六甲排列,即六丁六甲阵。随后一半拉成线(可随意变化),一半如同四门兜底阵一般,即北斗七星阵。环绕一圈,按八卦阵布阵,留八个出口,变成方形,即八门金锁阵。按九宫排列,每格兵将穿插,逐渐如同一体,互相交穿,即九字连环阵。最后变成十面埋伏阵,十阵变化无穷,难以抵挡。
中国古代阵法
中国古代阵法千变万化,鬼神莫测,但是无论何种阵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的目的就是在进攻和防守中获得胜利,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李靖的"梅花阵"等,其种类不下二十种阵法。
十面埋伏
那么在古代的战争中,天下无敌的猛将或者是身怀绝世武功的武林至尊,是否真的能像电影和小说那样,冲入敌阵之中大杀四方,最后还破了敌方的大阵?答案是“你死定了”,试想一下,在千军万马的敌方大阵里,你单人匹马的闯入阵中,即使你身怀绝世的武功,拥有威猛无铸的内力,但在连转个身都费劲的大阵之内,任何的绝技也使不出来,瞬间就会被刺成筛子或被剁为肉泥,岳家军中不世出的猛将高宠、杨再兴等人,都命丧敌阵之中,《神雕侠侣》中的郭靖,《天龙八部》里的萧峰等人曾在敌阵中死里逃生,但那只是在小说里,现实中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敢于冲阵,充其量是阵前的单挑。
杨再兴命丧小商河
古代排兵布阵法军纪严明,进退有续,行止有法,鼓声一响,大军便如墙而进,锣声一起,全军止步,阵内各队依令旗布阵,阵法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一种战斗队形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实战意义,在古代战争短兵接战的条件下,为着要求战场上统一的指挥,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等具体情况而布置得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军,都必须要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我国古代的阵法因各朝代的兵器装备不同而不同,到了拥有现代化武器的今天,古代阵法已经失去了战争上的意义,成为了一种文化。
你的家乡或你所在的城市都有哪些全国甚至世界知名景点?
我的家乡在辽宁鞍山,这座城市并不算太大,但它在全国还是很有名气……
鞍山,这座城市,因城南有座山峰形似马鞍型而得名。它地处辽东半岛中部,东依秀美的千山山麓、西连肥沃的辽河平原、南邻著名的港口城市大连、北接辽宁省省会沈阳。
鞍山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融自然景色观光游、宗教信仰朝拜游、温泉理疗度假游、观光钢铁考察游、民俗风情体验游、农式休闲采摘游等与一体,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乡、祖国钢铁之都”等五大品牌。
鞍钢高炉
鞍钢夜色
南有黄山、北有千山。已被世人称誉。千山自古即有“东北第一名山”之誉,素以峰奇、石怪、庙古、林茂和佛道两教共处一山而独具特色,特别是在众多的奇峰中,由一整座山峰形成的天然弥勒大佛更为千山赋予了神秘色彩……
玉佛苑坐落在玉佛山风景区、二一九公园,是融佛文化与玉文化的旅游精品,苑内敬奉的七彩玉佛,由一块重达260余吨的“玉石王”雕琢而成,气势恢宏,神奇瑰丽,举世无双,荣获世界吉尼斯之最。
二一九公园正门广场面积24900平方米,广场上的大型雕塑“钥匙”高14.5米,重40吨。这把“钥匙”就是鞍山地图,正门是造型壮观的半圆形建筑,主题为“飞轮逐日”。全长140米,高14.1米,其寓意一是象征着历史的车轮,永远牢记2月19日鞍山解放的历史时刻;二是象征着在鞍山的东方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
汤岗子温泉位于鞍山以南7.5公里,是中国四大温泉康复中心之一,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泉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温度可达72摄氏度,并含有钾、镁、氢、钠等30余种微量元素,对各种关节炎、战伤后遗症、多种老年病,都具有很好的疗效。
早至唐代即已为人们所开采利用,留有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朝鲜时在此洗浴的历史遗迹。现在还保存完好、古色古香的“龙宫温泉”是末代皇帝溥仪及皇后婉容洗浴的地方,游人在此可尽情体验“洗皇帝浴、做皇帝梦”的感觉。
我深爱鞍山这片土地,我喜爱鞍山这座城市……我赞美你:
鞍山你多么灿烂,
因为你有美丽的鞍山二一九公园,
总会为你迎来春天!
鞍山你多么温暖,
因为你有鞍钢铁水奔流的浇灌,
总会把人心相联!
鞍山你多么勇敢,
因为你有烈士山先烈的衷心赤胆,
总会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鞍山你多么壮观,
因为你有闻名天下的千朵莲花山,
总会给你带来风光无限!
鞍山你多么慈善,
因为你有号称世界最大的玉佛苑,
总会给你一生平安!
鞍山你多么娇艳,
因为你有亚洲著名的汤岗子温泉,
总会给你洗心革面!
鞍山你有寄托你有企盼,
鞍山你有责任你有情感!
鞍山为你祝福为你点赞!
你如真的喜欢鞍山就请关注我呦……
谢谢?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并高举权杖进入会场的元帅叫威廉·凯特尔最后被处决
威廉·凯特尔(全称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18829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德国陆军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纳粹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OKW)首席指挥官(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司令)。
战争结束后,在纽伦堡,凯特尔被指控犯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被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于1946年被处决。他是在纽伦堡受审的第三位级别最高的德国官员。
凯特尔出生于不伦瑞克公国巴德甘德斯海姆附近的赫尔姆舍德村。是中产阶级地主卡尔·凯特尔(1854-1934)和妻子阿波洛妮娅·维瑟林(1855-1888)所生的长子。
他在哥廷根的体育馆完成学业后,由于父亲的反对,他接管家族财产的计划泡汤了。1901年,他开始了军事生涯,成为普鲁士陆军军官学员。作为一名平民,他没有加入骑兵,而是从1908年起,在沃尔芬巴特尔第46夏撒克逊野战炮兵团担任副官。
1909年4月18日,凯特尔与汉诺威附近Wülfel的富有地主女儿Lisa Fontaine结婚。他们共有六个孩子,其中一个在婴儿期死亡。他的长子Karl-Heinz Keitel(1914-1968)继续担任德国武装党卫队的分区指挥官(Obersturmbannführer中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凯特尔带着他的炮兵团在西部阵线服役,并参加了法兰德斯的战斗,在那里,他的右前臂被一个炮弹碎片击中严重受伤。后晋升为队长,凯特尔迅速恢复后,并于1915年被派往第19预备步兵师的总参谋部。以后参加了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并在Passchendaele之战中,被授予第二和第一类铁十字勋章。
1929年,他再次被分配到战争部,并很快被提升为组织部门负责人(T-2),这个职位一直持续到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
1933年10月,担任第3步兵师的副指挥官。
1935年,在Werner von Fritsch(弗里奇)将军的推荐下,凯特尔被提升为军事,海军和空军的武装部队军事办公室(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少将;
1936年1月1日晋升为中将;
1937年8月1日晋升三星级将军(上将)。
1938年1月21日,由于他的上级,战争部长维尔纳冯布隆伯格的妻子以前是妓女,布隆伯格被迫辞职。布隆伯格被解职之后,战争部被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取代,凯特尔担任首席指挥官。由此进入希特勒的内阁。并说服希特勒任命他的亲密朋友瓦尔特·冯·布拉楚奇担任了陆军总司令。
凯特尔除了担任希特勒的手下之外,对德国的所有军事行动几乎没有影响力。
在1940年的元帅授勋仪式上他与其他几位将军一起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后被授予铁十字骑士十字勋章。
【阿尔弗雷德乔德尔在兰斯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史称第一次投降)】
1944年7月20日的刺杀希特勒行动失败后,凯特尔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希特勒在爆炸后所说,凯特尔冲到希特勒身边喊道:“元首,你还活着,你还活着!”希特勒接着说:“凯特尔差点自杀,他不会对那些人手下留情的。”
不久,凯特尔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武装部队的副手,权利因此而大增!
1945年5月8日,Dönitz授权凯特尔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虽然德国前一天已经向盟军投降,但斯大林坚持要在柏林举行第二次投降仪式。
【凯特尔在柏林签署德国军队无条件投降协议(史称第二次投降)】
【苏联元帅乔治朱可夫在柏林宣读德国投降书。坐在他右边的是英国空军元帅亚瑟·泰德爵士】
【1945年5月9日在柏林签署的无条件投降文书的第三页也是最后一页】
投降后,凯特尔与弗伦斯堡政府的其他成员一起被捕。他很快就面临国际军事法庭(IMT)的审判。在法庭面前,他公开承认自己有罪,他所:“因为可怕的战争,我犯了错误,无法阻止应该停止的事情。这使我感到内疚!”
他说:“随着这些暴行的不断发展,一个接一个,一步接一步,没有预知到后果,命运就走上了这条悲惨的道路,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为了强调凯特尔的罪恶行为不属于军事方面的性质,盟军拒绝了他要求的被执行枪决,而是被处以绞刑。
凯特尔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呼吁全能的上帝怜悯德国人民。超过200万德国士兵在我面前为祖国死去。我现在跟随我的儿子,一切都是为了德国。”他儿子汉斯在1941年7月18日,由于苏联飞机的袭击受伤后在一家野战医院死亡。
从凯特尔尸体照片中看到他的面部有血迹,这是由于门板太小,导致他和其他几名被判处死刑的死后从门板上跌落时撞到了地面而引起的。
凯特尔被吊死时由于窒息原因而挣扎了近24分钟,现场令人毛骨悚然。
韩信怎么划视野?
韩信的军事哲学思想
(一)韩信的唯物论思想,具体表现在韩信无神论和天命论的态度。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帝王将相就是因为相信所谓的“天命”和“巫术”的蛊惑,无论是在政治斗 争,还是军事对抗上造成惨重失败。
“故明君贤相,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用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情者也。”
这就是告诉人们,无论是明君贤相,还是一般的军事将领,都不应该相信鬼神,不问卜,不凭老经验类比往事,不凭星辰运行去推测吉凶福祸,而从了解敌人情况者的口中去取得。
韩信是唯物论者,有一件实例最说明问题。
那就是韩信的参谋长蒯通用“巫术”劝说韩信自立为王。
其实,韩信对蒯通信任有加,韩信也知道蒯通是为了他的前途命运着想。作为军事谋略家的韩信,他肯定不会相信什么“天命”以及被“巫术“的蛊惑。蒯通曾用他所学过相术来劝说韩信,他说道:在下曾经学过相人术,懂得相法(仆尝受相人之术)。韩信说:先生相人术的方法如何(先生相人何如)?蒯通回答说:一个人的贵或贱,在于看骨骼的形象(贵贱在于骨法);忧或喜,在于看脸上的气色(忧喜在于容色);成与败,在于看他的性情对事情有无决断力(成败在于决断);用这三个条件来综合看相,保险万无一失!韩信说:好极了,先生请您相相我看,究竟命运如何(善!先生相寡人何如)?蒯通回答说:希望您让身边的人退下,我好单独跟您谈谈(愿少间)。韩信说:身边的人都走开了(左右去矣),您开始相吧!
蒯通说:从您的面相看来,您将来最高不过封侯,而且还会遭到危险(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从您的脊背看来,将来真是贵不可言(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
韩信问道:这话怎么说(何谓也)?蒯通说:天下的英雄豪杰们,他们刚开始发动抗秦,只要有人自立为王,登高一呼,天下的有志之士,全都聚合到一处来了(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多得像云兴雾涌,像鱼鳞那样密集;快得像火之乱飞,风之疾起(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
蒯通的意思非常明确,只要韩信“背”叛汉王刘邦,那前途无量,脱汉就可以自立为王。韩信不相信“占卜相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其参谋长蒯通的游说。
(二)韩信“审时度势,知彼知己”的辩证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命令他们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他们后退,这叫束缚、羁縻军队。
在攻打赵国时,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西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成安君陈馀,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成安君,儒者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成安君陈馀没有采纳广武君李左车的计谋(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采纳广武君李左车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战役中,谍报人员所提供的情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
凡是要攻打的敌方军队,要攻占的敌方城市,要刺杀的敌方人员,都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一定要将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清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王鸣盛(1722—1797)说:“观信引兵法以自证其用兵之妙,且又著书三篇,序次诸家为三十五家,可见信平日学问本原。寄食受辱时,揣摩已久,其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学问,非以危事尝试者。信书虽不传,就本传所载战事考之,可见其纯用权谋,所谓出奇设伏,变诈之兵也。”
王鸣盛是说,韩信带兵百万,用兵如神,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得益于从年轻时对军事理论的研读,把“知己知彼、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军事谋略(变诈权谋)运用于实践,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虽然没有见到有关韩信拜师学艺的记载,事实上,韩信是一名饱读经书,满腹经纶的“国士”。
有什么B站的番可以看?
推荐几部佳作,自己有空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