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管家,总感觉活得很累怎么办?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时间感到累的,身体上的累还容易恢复,先买点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补充营养。饭后吃点水果,然后洗个热水澡,早早躺床上睡一觉。早睡早起,一定要注意作息规律,才能保证睡眠质量。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哦,有时候睡多了,反而越睡越困,越睡越累。
如果是身心累,先不要想这个事情,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可以听听音乐,约朋友出来聚一聚,聊聊天,这样心情就会好多了。
记住一句话:“想得太多会毁了你。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报复。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是为了自己。”
每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有他特别的原因。有些人教会你爱,有些人让你成长。而爱你的人给你温暖,你爱的人给你希望。骗你的人让你清醒,伤你的人使你坚强。
小时候,以为心事可以说给最亲的人听,长大了才知道,有些心酸,只能咽进肚子里。身边不可能无时无刻有一个人陪着你宠着你,累的时候要停下来疼疼自己自己,哭的时候哄哄自己。
我的不开心,我的难受,我都尽量留给了自己,我也从不指望任何人心疼我,为我扛下所有。哭的时候没人哄,于是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于是学会了勇敢;一个人时,如果不坚强,软弱给谁看。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强大,谢谢你们曾经逼过我。曾经我也满心期待过,结果后来只剩互相折磨。那些离别和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成长的路上被辜负得多了,自然也就学会了防卫,结果防住了恶意,也挡住了好意,只剩一身疲倦与孤独。
有些故事不一定要讲给每个人听,有些悲伤不一定谁都会懂。宁愿藏在心里,再疼也不说出来。有的人该忘就忘了吧,所谓的念念不忘,在自己眼里,是爱,在对方眼里,是烦,是贱。
与其在意别人的背弃和不善,不如经营自己的尊严和美好。不开心时,做个深呼吸,不过是糟糕的一天而已,又不是糟糕一辈子。
渐渐地,你会发现有些事,现在看来不过如此。但在当时,真的就是一个人一秒一秒熬过来的。没人在乎你怎样痛哭,也没人在乎你的辗转反侧要熬几个秋,更没有人关心你快不快乐。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等我们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不会再在人前矫情,四处诉说以求宽慰。
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
不要以为你放不下的人同样会放不下你,鱼没有水会死,水没有鱼却会更清澈,谁不虚伪,谁不善变,到最后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高估了自己,把一些人,一些事看得那么重要。
你要好好努力,知道生活里还有很多美好,学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别过分拼命,不要钻牛角尖,谁都得碰到点难熬的事儿才能长大,失去了谁都不要紧,因为以后还会有很多人陪你。
和珅的后代结局是怎样的?
实际上和珅是个绝户,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直系血亲后代,尽管和珅生前有两子两女,但他最终并没有后人,下面就说一说和珅的子女在他死后的情况和结局。
和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权臣,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在乾隆时期和珅权倾一时,尤其是乾隆让位给嘉庆之后,和珅的权力更是达到顶峰,在太上皇乾隆的操控下,和珅的权力比当时名义上的皇帝嘉庆还大,时人称其为“二皇帝”。
但是在乾隆去世十天之后,嘉庆皇帝就以二十条大罪将和珅罢官问罪,随即和珅被嘉庆赐死,别看和珅贪了不少钱财,实际上和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人,而且和珅生前也不会想到自己最终会绝后,如果他真要知道会绝后,不知他会不会后悔贪下那么多钱有何用了。
和珅一生有一妻三妾,嫡妻冯霁雯与他生有两个儿子,大妾长夫人为他生了两个女儿,三妾吴卿怜和四妾豆蔻都没有为他生育。所以和珅共有两子两女,其中还夭折了一个儿子,因此他实际上只有一子二女。
和珅的两个女儿结局如何?和珅的一子二女中以大妾长夫人为其所生的长女年纪最长,其次则是嫡妻冯霁雯所生的长子丰绅殷德,冯霁雯所生次子排行第三,不过后来夭折了,长夫人所生的次女则是和珅子女中年纪最小的。
和珅的长女钮祜禄氏在长大后与皇族联姻,嫁给了康熙第七子淳亲王胤祐的孙子永鋆,也就是说和珅的大女婿是康熙的曾孙。
由于嘉庆对和珅极其厌憎,虽然永鋆只是和珅的女婿,而且还是嘉庆的堂弟,但是也受到了和珅的牵连,在和珅被赐死后,嘉庆对永鋆十分不信任,不再让永鋆参与朝政,永鋆就只能空挂贝勒爵位闲置起来。
本来永鋆虽然出身于淳亲王家族,但是在乾隆时期毕竟其家族与皇帝血缘比较远了一些,而和珅在当时极受乾隆器重,权重一时,所以淳亲王家族在乾隆时期还真不如和珅风光,因此永鋆最初能娶到和珅的大女儿还十分高兴,对其极为宠爱,言听计从。
结果和珅被赐死,更由于和珅的原因,导致本就与淳亲王家族血缘关系更远的嘉庆对永鋆更加不信任,甚至不再让其参与政治,永鋆因此十分失意,而当他想到这一切都是岳父和珅所带来的,他就更加对曾经被其宠上天的妻子十分恼怒。
加之永鋆与和珅大女儿钮祜禄氏所生的儿子绵算还夭折了,所以永鋆在政坛失意之后就拿妻子钮祜禄氏当起了出气筒,他整日对妻子钮祜禄氏是横眉冷对,与之前的宠爱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和珅的大女儿钮祜禄氏在他被赐死后,加之儿子绵算还夭折了,她在夫家淳亲王家族是备受冷遇,稍有不对就会被丈夫永鋆责骂,生活可谓是极其苦闷。
相比于大姐,和珅的小女儿的结局可就幸福得多了,和珅的小女儿嫁给了成都将军观成之子贵庆。
其实这个观成在政坛上还算是和珅的政敌,观成出身于清朝的政治豪门家族沙济富察氏,他是乾隆嫡妻富察皇后的娘家族人,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和侄子福康安都是乾隆时期的卫边名将,富察家族也是依靠傅恒和福康安的军功崛起,而观成也是从军界开始崛起。
观成多次作为乾隆时期名将阿桂的副手参加征战,深受阿桂喜爱和器重,因此官至从一品的成都将军。阿桂也是乾隆时期为数不多敢与和珅正面对抗的大臣,而观成作为阿桂派系的官员,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算是和珅的政敌。
但是观成这个人擅长见风转舵,他不仅与阿桂安关系亲密,还与乾隆时期的另一大名将和珅的弟弟和琳关系也很亲密,在阿桂去世后,观成通过和琳的关系依附于和珅之下,观成为了巴结和珅,由此与他结成了儿女亲家。
观成的儿子贵庆虽然出身于武将世家,但是他却不爱武功爱文学,饱读经史子集,立志要考中科举进士,不想通过父亲和岳父的关系进入官场,因此和珅对于二女婿贵庆在仕途上没有过多帮助。
在和珅被赐死的这一年下半年,贵庆考中了进士,在御前殿试时,贵庆颇受嘉庆欣赏,也由此可以证明嘉庆并没有因他与和珅的翁婿关系而猜忌他,后来贵庆在嘉庆朝官至正二品的礼部侍郎,在道光时期更是官至礼部尚书兼领侍卫内大臣的要职。
贵庆与和珅小女儿的生活也非常幸福,贵庆一生没有纳妾,与和珅的小女儿十分恩爱,二人生育了三子两女,夫妻感情非常好。因此和珅的小女儿并没有受到他的连累,而且她的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美满。
贵庆与和珅小女儿的后人也多为贵族,贵庆的长子也就是和珅的大外孙瑞瑸在同治时期曾官至闽浙总督;贵庆的次子也就是和珅的二外孙瑞珍没有步入仕途;贵庆的三子也就是和珅的三外孙瑞琇官至嘉兴知府,娶妻为雍正的来孙女。
贵庆的大女儿也就是和珅的大外孙女嫁给了乾隆之弟和亲王弘昼曾孙载崇为嫡妻,两人生育有儿子溥良,而溥良的曾孙就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贵庆的小女儿也就是和珅的二外孙女嫁给了咸丰朝首席军机大臣、大学士赛尚阿。
从这些也能看出和珅的小女儿没有受其影响,而且和珅的外孙、外孙女这一辈人在仕途上都很顺利,依旧是满清的王公贵族。因此和珅的小女儿人生比较幸福美满。
和珅唯一的儿子结局如何?其实因和珅而人生受到改变最大的还是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
在丰绅殷德六岁的时候,乾隆就把与他同岁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指婚给他,并为他赐名为丰绅殷德,这个名字的满语含义就是富贵永驻的意思,乾隆希望丰绅殷德一生富贵永驻,这样自己的女儿也就可以幸福美满了。
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女儿,从她出生起乾隆就对其极为宠爱,乾隆甚至曾说过“汝若为男儿,朕必立为储”的话,这意思就是说她如果是男儿身,就会把皇位传给她,从这些也能看出乾隆有多么喜爱这个女儿。
乾隆在给丰绅殷德赐婚之后,他就下旨让内务府拨款给和珅,让和珅拿这笔钱去给女儿和孝公主修建府邸以备将来两人大婚时当新房,于是和珅就在什刹海附近修建了豪宅,也就是现代的恭亲王府所在之处。
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在15岁的时候大婚,乾隆破格得按照嫡女出嫁的规格册封她为固伦公主并举办了婚礼,而丰绅殷德也因此被封为固伦额驸,赏戴红宝石冒顶,三眼花翎,系黄金腰带,朝服则为贝子朝服,可以说丰绅殷德因为娶了和孝公主而享受到了清朝高级皇室宗亲的爵位待遇。
别看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是被指婚,看似没有感情基础,但是二人婚后感情却十分甜蜜,和孝公主还能匡正丰绅殷德的品行。
丰绅殷德最初依靠父亲和珅和岳父乾隆的关系在官场上十分顺利,身份地位极为尊崇,但他却十分年少,因此年少位尊使得他日渐骄纵,不再读书,开始沾染八旗子弟吃喝玩乐的恶习,这时候和孝公主就开始规劝丰绅殷德,让其学习其父和珅的能力和才华,不能光想着依靠乾隆与和珅的庇护当官,要凭自己的能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可以说和孝公主三观十分正派,她并没有被乾隆的宠溺所惯坏,她在规劝完丈夫丰绅殷德之后,自己也以身作则,陪丰绅殷德一起学习读书,丰绅殷德由此逐渐改变了恶习,开始成长为品行正派,勤奋好学,老成持重的人。
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本来生育有一子,但是很可惜夭折了,此后和孝公主身体受损,失去了生育能力,她后来为了延续和珅家族的血脉,主动劝丰绅殷德纳妾生孩子,丰绅殷德起初不肯纳妾,后来在和孝公主的劝说下才纳了一名妾侍,结果生育了两个女儿也都先后夭折,此后再无所出,因此和珅算是绝后了。
和孝公主后来也发现了和珅贪腐成性的事情,她曾对丰绅殷德说过:汝翁爱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有见有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这意思就是和孝公主担心将来和珅被正法,自己恐怕都会受到连累。
果不其然,后来和珅被嘉庆抓了起来,不过还多亏了儿媳和孝公主才得以保存全尸,最开始嘉庆本打算将和珅凌迟处死以震慑天下贪官,起到警示天下和后世的作用,但是和孝公主哭着入宫向哥哥嘉庆求情,嘉庆也十分疼爱这位最小的妹妹,因此他看到妹妹一哭就心软了。
再加上大学士刘墉也劝嘉庆给和珅留全尸,刘墉是担心官场中有人借和珅案互相揭发报复会引起政局不稳,因此刘墉建议嘉庆不要把和珅案扩大,妥善做好善后。所以最终嘉庆留了和珅全尸赐其自缢,并表示不再追究和珅党羽罪责,政局才稳定下来。
由于和孝公主对哥哥嘉庆的哭求,和珅不仅得到全尸,连丰绅殷德也被嘉庆免于牵连,但是丰绅殷德的爵位被嘉庆削除了,嘉庆只给他保留了从二品的散秩大臣之职。
在和珅被赐死之后,丰绅殷德也变得越发谨慎小心,他为了不引起嘉庆的猜忌,故意表现出一幅沉沦酒色的样子,开始酗酒纳妾。
和孝公主对于丰绅殷德的表现很是着急,不过也只能干着急了,她知道哥哥嘉庆对和珅恨之入骨,能宽恕丰绅殷德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她也不能再去找嘉庆替丰绅殷德讨官做了。
嘉庆七年(1802年)嘉庆平定了川陕湖广一带的白莲教起义,嘉庆的心情十分不错,他一高兴恢复了丰绅殷德此前的公爵爵位,但是丰绅殷德的职务还是没咋变动。
不过在嘉庆八年(1803年)丰绅殷德还是出事了,和孝公主的长史奎福向嘉庆揭发“丰绅殷德演习武艺、与父报仇,并欲毒害公主及将侍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
奎福的报告让嘉庆十分生气,于是嘉庆下旨命人对丰绅殷德展开严查,结果才知道原来奎福办事不利受丰绅殷德呵斥,因此怀恨在心故意在嘉庆面前污蔑丰绅殷德,不过虽然丰绅殷德替父报仇的事是假,但是却调查出他在乾隆丧期内确实是纳妾生女,要知道乾隆是丰绅殷德的岳父,他这种行为属于大不孝的行为,因此嘉庆再度削除了丰绅殷德的爵位,还罢了他的官,命其居家闭门思过。
丰绅殷德为此曾哀叹:功名事业俱泡影,埋骨何须墓志铭。这次的事情让丰绅殷德更加郁闷,他从此在家借酒消愁,彻底地颓废起来。
这让和孝公主更加着急和怜悯,于是和孝公主入宫向哥哥嘉庆求情,嘉庆肯定是不想让丰绅殷德继续出来当官了,但是架不住妹妹的软磨硬泡,最终在丰绅殷德被圈禁三年之后在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回政坛,嘉庆给了他一个正白旗蒙古副都统的职务。
后来又禁不住和孝公主的求情,嘉庆由此给了丰绅殷德伯爵爵位,并让丰绅殷德以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职务去外蒙古的乌里雅苏台军中历练,嘉庆就这样把丰绅殷德打发到了外地,他也是想眼不见心不烦,省得妹妹和孝公主总来给他求情。
丰绅殷德又不傻,嘉庆说得好听让他到乌里雅苏台军中历练以便提拔,实际上就是等于变相地把他发配到了边疆,所以到了乌里雅苏台之后,加之没有和孝公主在身边的约束,丰绅殷德就更加颓废沉迷于酒色,和孝公主多次给他写信他也置若罔闻。
荒淫纵酒加之在乌里雅苏台水土不服,因此丰绅殷德很快就病倒了,不过他倒是并不在意这些,他在父亲和珅被赐死后就已经受够了,他因为和珅受尽牵连,本来树立的在官场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也实现不了,所以丰绅殷德开始彻底的放纵自我,把身体给整垮了。
丰绅殷德在乌里雅苏台生病之后也不就医,他基本已经放弃自己了,做好了等死的准备,而他的随从却把这些情况都报告给了远在京城的和孝公主。
这种情况让和孝公主十分着急,于是她入宫赶紧向哥哥嘉庆求情,恳求嘉庆把丰绅殷德调回京城调养身体。
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病在身的丰绅殷德被嘉庆调回京城,嘉庆为了宽慰妹妹,还特意晋升丰绅殷德为公爵,不过于事无补,丰绅殷德回京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年仅36岁。
丰绅殷德一直到去世时都没有子嗣,和孝公主十分悲痛,她为了给丰绅殷德留下香火,她找到了丰绅殷德的堂弟、和珅弟弟和琳的儿子丰绅宜绵,她恳求丰绅宜绵将儿子福恩过继给自己以传承丰绅殷德一脉的香火,于是丰绅宜绵的儿子福恩就成了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的养子,也算是为和珅这一脉有了后人。
其实和珅的侄子丰绅宜绵受和珅的牵连也很惨,和珅被嘉庆赐死后,嘉庆恨透了和珅,连和珅的弟弟名将和琳也恨了起来,当时由于和琳已经去世,嘉庆命人取消了和琳配享太庙的资格,并将其子丰绅宜绵贬为庶民,此后丰绅宜绵穷困潦倒,靠在街上摆摊算命当神棍骗人生存。
由于丰绅殷德与丰绅宜绵感情比较好,因此和孝公主才会找到丰绅宜绵想过继他的儿子,而丰绅宜绵当然愿意把儿子过继给和孝公主为养子,毕竟以他当时的经济条件根本养不起儿子了,后来和孝公主看在丰绅殷德的面上,对丰绅宜绵的另一个儿子福详也颇为接济。
清朝的公主丧偶之后不得改嫁必须为丈夫守节,因此和孝公主此后一直寡居抚育养子福恩,而福恩后来并没能继承丰绅殷德的公爵,因为丰绅殷德的公爵在他死后还是被嘉庆废除了,所以福恩只继承了和珅之父常保遗留下来的轻车都尉世职,不过后来福恩在道光时期官至散秩大臣,也算是接替了丰绅殷德之前的官职,官级很高,也算衣食无忧了。
而和孝公主此后一直寡居,道光三年(1823年)去世,享年49岁。
因此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这一脉基本绝后,只是后来收养了和珅的侄孙子才继承了香火,不过和珅也多亏了有一位好儿媳和孝公主,全靠和孝公主的帮助他这一脉才有了香火传承,并且和孝公主还顺带接济了他的侄子丰绅宜绵一家。
写在最后所以和珅的二女一子除了小女儿结局最幸福美满之外,大女儿因他的牵连在夫家饱受欺凌终身抑郁,大儿子丰绅殷德更是因他被牵连的前途尽毁,为此颓废沉沦以致没有生育子嗣就英年早逝。不过好在和珅的儿媳和孝公主贤惠正派,才使得和珅在死后有了嗣孙来传承香火。
他是卢俊义林冲史文恭等人的师父吗?
周侗可以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也可以说是小说杜撰的。《宋史·岳飞列传》有“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的记载,换言之,周同算得上岳飞的老师,只不过同与侗不同。
历史上关于周同的记载很少,这也给了小说家发挥的空间。民间故事中,周同成了周侗,他有很多徒弟,比如题主说的卢俊义、史文恭和林冲等,不过这样的设定不存在于《水浒传》,或者说整部《水浒传》也没有周侗这个人物出现。所以很多人在聊《水浒》时提周侗,无非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不过在以岳飞为主角的《说岳全传》中,周侗倒是正式登场了,并且谈到了一些过往。
《说岳》中的周侗岳飞的前世是佛家护法金翅大鹏,在转世途中啄瞎了黄河边的铁背龙王,所以在岳飞出世后,铁背龙王水淹岳家村报仇。岳飞母子躲在陈抟老祖用符咒加持的大水缸中幸免于难,一路漂泊来到了麒麟村,被当地的员外王明所救。
王员外和本地的张员外、汤员外一样,都是老来得子,所以老婆特别惯孩子,正巧此时故交周侗到访,听说几个小孩儿桀骜不驯,不服管教,于是主动请缨,给三个小孩儿做了老师。
王明又问:“大哥别来二十余年,未知老嫂、令郎在于何处?”周侗道:“老妻去世已久,小儿跟了小徒卢俊义前去征辽,殁于军中。就是小徒林冲、卢俊义两个,也俱被奸臣所害。如今真个举目无亲了。不知贤弟们各有几位令郎么?”三个员外道:“不瞒兄长说,我们三个正为了这些孽障,在此诉苦。”
三个人各把三个儿子的事告诉一番。周侗道:“既然如此年纪,为何不请个先生来教训他?”三个员外道:“也曾请过几位先生,俱被他们打去。这样顽劣,谁肯教他?”周侗微笑道:“这都是这几位先生不善教训,以致如此。不是老汉夸口,若是老夫在此教他,看他们可能打我么?”三个员外大喜道:“既然如此,不知大哥肯屈留在此么?”周侗道:“三位老弟面上,老汉就成就了侄儿们罢!”三个员外不胜之喜,各各致谢。
这里周侗在陈述过往的时候,提到自己之前有两个徒弟,就是赫赫有名的玉麒麟卢俊义与豹子头林冲,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水浒》的作者是施耐庵,《说岳》的作者是钱彩,这是不同作者的不同文学作品,所以卢俊义、林冲同属周侗一脉只是《说岳》的设定,与《水浒》是没关系的,不应该混作一谈。
能够教导出名震天下的林冲和卢俊义,周侗的本事自然是天下无双的,收拾王贵、汤怀和张显这三个小孩儿还不手到擒来?几天功夫,把三个小孩治的服服帖帖。从师承上讲,抛开自己的儿子不算,《说岳》中的周侗此时先后收了五个徒弟,分别是卢俊义、林冲、王贵、汤怀和张显。
王贵三个虽然服了周侗,但天性不爱读书,表面不敢招惹忤逆老师,所以趁着周侗外出的时候,把寄宿在王贵家的岳飞找来替他们写作业,三个兔崽子自己跑出去玩了。
岳飞做完功课,看了周侗的文章,十分敬佩,深恨自己不能拜在门下,一时心有所感,在教室的墙壁上题诗一首:
投笔由来羡虎头,须教谈笑觅封侯。
胸中浩气凌霄汉,腰下青萍射斗牛。
英雄自合调羹鼎,云龙风虎自相投。
功名未遂男儿志,一在时人笑敝裘。
写完诗,岳飞还在最后留了名。老实说,岳飞比较早熟,人又聪慧,所以我觉得不排除他是故意题诗吸引周侗的注意可能,当然了,这不重要,有心也好,无心也罢,总之周侗一回去就发现了。于是让王贵找来岳飞。
刚才说过,岳飞少年老成,知书达礼,周侗越看越喜欢,由于此时儿子与两个成才的徒弟均以过世,王贵三个又资质有限,周侗不想把这一身本事带到地下,于是在与岳飞及其母亲商议后,正式收岳飞为义子。
换言之,岳飞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算作周侗的徒弟。
周侗的徒弟们周侗的出现,其实也是作为岳飞传奇一生的点缀,为了增加说服力,还专门给他安排了两个梁山人气高手卢俊义、林冲做徒弟,这就是先将周侗捧到天下无双的地位,然后在交出独一无二的岳飞。
在岳飞艺成后不久,周侗病故,至此再无他的戏份。那么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说岳全传》中,周侗的几位弟子。
首先就是梁山好汉卢俊义和林冲,这两位大神在《水浒》中都是少有的马战高手,卢俊义被多数人公认为天下第一,林冲虽然不至于达到这个高度,但是作为五虎大将第二位,号称“小张飞”的他也是排名前十的高手,民间更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
从他们的本事看,周侗在他们身上花了不少心血,可惜他们并没有完成周侗一脉的传承,双双英年早逝。
三个员外的三个惹祸精儿子王贵、汤怀和张显资质有限,如果不是看着老友的情面,周侗根本不可能收这三个砸招牌的徒弟。成年后的三人中王贵看起来武艺最好,曾刀劈金刀王善,汤怀武艺虽然一般,但颇有气节,最后被金兵围困,无法突围,为了不被生擒,倒转枪头刺入咽喉,自尽身亡。而张显存在感最低,连台词都没几句。
最后就是主角岳飞,作为主角,无疑是同门师兄弟中最出色的一个。
自此以后,双日习文,单日习武。那周侗是那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师父,又传过河北大名府卢俊义的武艺,本事高强。岳飞又是少年,力量过人。周侗年迈,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与螟蛉之子。所以岳飞文武双全,比卢、林二人更高。
关于岳飞与卢俊义和林冲的武艺高低一直存在争议,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就不在这里进行讨论了。
除了《说岳》,民间故事和传说中,有史文恭曾拜师周侗,后因人品不正被逐出师门的桥段,也有武松曾随周侗习武一个月,算半个徒弟的说法。影视剧《新水浒》中,周侗还化身智真长老,传授鲁智深禅杖功夫。
我所知道的周侗徒弟就是以上这些,若有遗漏,欢迎补充。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47033526669691950&origin_type=&origin_id=85777155145_3447076882443550949&alkey=1306_85777155145_0_3447076882443550949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47076882443550949\",\"product_id\":\"3447033526669691950\",\"title\":\"【文字版】正版说岳全传图文珍藏版名著说岳飞传原\",\"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temai\\/bf1bec9e6e2c18ca87193967edfb8c01245c3136www800-800~400x0.webp\",\"price\":2990,\"market_price\":3280,\"cos_fee\":1495,\"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47033526669691950%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47076882443550949%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4707688244355094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piJsKvXlOs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10,\"item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47033526669691950&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47076882443550949&alkey=13_85777155145_0_344707688244355094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piJsKvXlOsv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说岳全传\"}","commodity_id":"3447076882443550949","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47033526669691950%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85777155145_3447076882443550949%26alkey%3D13_85777155145_0_344707688244355094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piJsKvXlOs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32.8,\"price\":29.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47033526669691950&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85777155145_3447076882443550949&alkey=13_85777155145_0_344707688244355094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Yjexb8CGgQIABAAIgAorpiJsKvXlOsvMAE\",\"shop_goods_id\":\"3447033526669691950\"}","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bf1bec9e6e2c18ca87193967edfb8c01245c3136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29.9,"promotion_id":"3447076882443550949","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文字版】正版说岳全传图文珍藏版名著说岳飞传原"} --}
古代女人明明自己可哺乳?
请奶娘的一般都是有钱人,为的是更好地抚养孩子,但有时候也是为了满足成年人的私欲,比如说用来养生之类的。
奶娘又叫奶妈,乳母,乳娘,等等,大致意思是一样的,就是专门给别人家孩子喂奶的女子,是一种职业行为。
奶娘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到秦汉时期已经普遍存在,但主要集中在官宦人家及皇室。
例如说,汉武帝小时候就是由奶娘给喂大的,而事实上汉朝大多数皇子,都是由奶娘给喂大的。
到了明清时期,有钱人家的母亲几乎都不亲自喂养孩子了,这个任务被交给奶娘,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产业。
就拿明朝来说吧,朝廷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奶子府,隶属于锦衣卫,每个季度挑选四十名良家妇女进入奶子府,被称为坐季奶子;另外,还需要选择八十名良家妇女作为后备力量,被称为点卯奶子。
东安门外稍北,有礼仪房,乃选养奶娘以候内庭宣召之所。一曰奶资府,隶锦衣衞。
这些良家妇女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妃子喂养皇子,尤其是太子。
这是在皇室,民间也是如此,有钱人家都喜欢请奶娘喂养孩子,一般工作期限在一到四年不等,等孩子完全断奶了,奶娘的任务就结束了。
当然了,奶娘作为一种特殊职业,有严格的选择标准,报酬也是很可观的。
在古代,奶娘必须是良家女子,也就是身世亲耐清白的,人品德国馆,还必须没有任何疾病史,头胎生孩子且奶水充足的女子是上佳选择。
为了帮别人喂养孩子,奶娘就无法喂养自己的孩子了,所以她们的报仇很可观的,尤其是在皇室,奶娘不但可以得到很大一笔钱,如果喂养的是太子或者亲王,甚至会在出宫后被封为诰命,不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自此衣食无忧。
例如说,东汉安帝的奶娘王氏,就被封为县君;还有唐中宗的奶娘于氏,也被封为恩平君。
历史上最显赫的奶娘,当属抚养明熹宗的客氏,她不但被封为圣贤顺夫人,后来还成为后宫的掌控者,对朝政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奶娘喂养过孩子,与孩子长期朝夕相处,感情极为深厚,关系形同母子,孩子长大后自然对她很好了,甚至有些孩子对奶娘产生了恋母情结,明熹宗就属于这一类。
皇室如此,民间也是如此,奶娘其实就是孩子另外一个娘,这种关系甚至可以贯穿孩子一辈子,例如寇准的奶娘养过她几年,寇准长大后对她很孝顺,还发生过“乳母严训寇准”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还有曾国藩,他跟奶娘的感情很深,奶娘去世的时候,他写了一副非常著名的对联,对奶娘这个职业进行了非常公允的评价:
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知道,奶娘在古代还是比较普遍的,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为何亲妈不自己喂养孩子,非得请奶娘呢?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生下来后母亲离去或者去世了,亦或是母亲奶水不足,为了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营养,就请奶娘代为喂养孩子。
古代医疗不发达,一些产妇因为难产或者产后生病而死,就连皇室都无法避免,例如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就是在生胤礽的时候难产而死的,胤礽因此不得不被康熙帝交给专门的奶娘抚养。
再者,古代女子生育得比较多,这会造成母亲奶水不足,所以请奶娘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不过,这两种情况毕竟是少数,请奶娘喂养孩子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以下几个。
第二,富贵人家的母亲不愿意亲自抚养孩子,因为太累了,还耽误事。
女子怀胎十月而生,在这十个月时间里,多数时候是不能伺候丈夫的,于是其他妻妾就替代她了,对她的地位发起了冲击。
因此,母亲在生下孩子后,为了尽快恢复身形,从而服侍丈夫夺回宠爱,所以她宁愿将孩子交给奶娘喂养,哪怕是冒着孩子将来跟自己不亲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再者,母亲如果亲自喂养孩子,那么她就会十分忙碌,而且喂养孩子持续的时间是很长的,富贵人家的母亲吃不了这种苦,而且她们也不愿意这么干,因为这会让她将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从而没时间陪伴丈夫,最终导致她被其他女人取代。
第三,富贵人家的母亲不懂得如何照顾孩子,只有请奶娘才行。
在古代,孩子的夭折率是非常高的,不仅民间如此,皇室也是如此。
在清朝,皇子的夭折率竟然达到百分之二三十,就拿康熙帝来说吧,他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和二十个女儿,其中四岁之前去世的过半,占比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就连皇室子女都有如此高的夭折率,由此可见民间子女的夭折率该有多高。
还是拿清朝来说吧,皇室规定孩子生下来后得交给专门的奶娘抚养,这些奶娘不仅仅是给皇子喂奶,还负责照顾他们,一直到断奶为止,也有少数奶妈会在孩子断奶后继续照顾他,直到孩子不需要人照顾了。
之所以不让生孩子的妃子自己照顾皇子,一是因为妃子娇生惯养,吃不了苦,尤其是头胎生孩子的妃子,没有养孩子的经验,皇帝怕她照顾不好孩子,所以才让奶娘代劳;二是满清崇尚武功,为了防止慈母多败儿的情况发生,所以皇帝不让妃子养育皇子,而是让奶娘代为养育皇子。
民间情况差不多,富贵人家的母亲也不太懂得如何照顾孩子,反正也不差钱,找个奶娘来帮助带孩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四,让奶娘代替母亲抚养孩子,有时候则是出于尊卑秩序的考虑。
在古代,尊卑秩序是极为严格的,妻子和妾有明显区别,嫡子和庶子也有区别。
比方说,妾如果生下孩子,那么孩子得管正妻叫母亲,管亲生母亲只能叫姨娘。而且在多数时候,妾生的孩子不能由她抚养,得交给正妻抚养,正妻自己无法喂养,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奶娘头上了。
尤其是在正妻没有子嗣而妾先生下儿子的情况下,妾就更不能亲自抚养孩子了,这个孩子一定会被交给正妻抚养,成为正妻的儿子。
由于这种尊卑秩序的存在,导致很多母亲没有资格亲自喂养孩子,而是被奶娘取代了她的作用。
第五,有时候,请乳娘并不是为了喂养孩子,而是为了人的私欲。
在古代,对于人乳的研究已经到了相当精深的程度了,大量医学文献记载,人乳作为一种药物,具有养生的功效。
例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人乳有补血、充液、填精、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关节、壮脾养胃、聪耳明目等多重功效,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保健品。
李时珍还记载了当时流传的一首儿歌,将人乳形容成延年益寿的佳品:
仙家酒(指人乳),仙家酒,两个壶卢盛一斗。五行酿出真醍醐,不离人间处处有。丹田若是干涸时,咽下重楼润枯朽。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
对于人乳的应用,在很早很早之前就有了,一些男人为了养生,也会请奶娘到家中为自己提供人乳。
举个例子,西汉时期有个宰相名叫张苍,他活了一百多岁,就得益于他长期服用人乳。
张苍起初是代王刘恒的国相,刘恒成为皇帝后,张苍一度成为大汉朝的丞相,在任期间对统一音律、律法和度量衡有很大的贡献,年老之后退休在家养老。
由于当官积累了大量财富,所以张苍的生活十分优渥,但他很注意养生,吃喝用度都十分讲究。
等到张苍满口牙齿掉光之后,吃不动东西了,他便花钱雇了一百多个奶娘,靠吸食人乳为生,因此活到了一百零四岁才去世,成为当时极为罕见的长寿之人。
之免相后,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苍百余岁而卒。
可以看出,张苍雇佣奶娘就不是为了喂养孩子,而是为了喂养自己,这当然是一种奢侈无比的生活了,但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张苍知道饮用人乳可以养生,证明他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当然他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么做的人。
另一个用奶娘服侍自己的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她称得上是女人当中相当懂得保养的了。
为了保养自己,慈禧太后可谓是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她生活骄奢淫侈,吃穿用度都极为苛刻,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据说,慈禧太后逐渐年老之后,对于皮肤的保养极为重视,由于那时候缺乏护肤品,所以她采取的措施也是十分特殊的。
比如说,慈禧太后洗澡就十分讲究,先是用牛奶洗澡,然后再用水冲洗,每次洗澡长达两个小时,光是擦拭的毛巾就多达一百条。
再比如说,慈禧太后为了容颜永驻,每天都要喝新鲜的人乳,还要敷面膜,而原材料也是人乳。
那么,慈禧太后的人乳是从哪儿来的呢?
前面我们也说了,明朝时有奶子府,专门为皇子提供奶源,而清朝则有专门的机构豢养奶妈,负责喂养皇子。
到了慈禧太后掌权,宫中几乎没什么新生人口了,所以她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奶娘为已所用了。
据记载,慈禧太后为了获得新鲜的人乳,每个季度都要挑选四十个奶娘,在宫中选择专门的地方豢养她们,被称之为坐秀奶口。
除了这四十人之外,还要另外挑选八十名奶娘养起来,由内务府提供饮食住宿,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人为了伺候慈禧太后,不能随心所欲,平时的饮食和睡眠都由严格限制,一切只为了提供最优质的的人乳。
并且,每间隔一段时间,这些人都要更换一批,将不达标的奶娘淘汰掉,将合格的奶娘增补进来。
当然了,这些奶娘都来自民间,且大多都是有孩子的,但她们都是强迫入宫的,为此她们不得不放弃抚养自己的孩子,将奶留给慈禧太后享用。
由于慈禧太后长期服用人乳,所以她的皮肤是相当好的,虽然她年老之后满脸皱纹,但皮肤还算是光滑有弹性,比同龄人更显年轻高贵。
那么,奶娘的最终结局都怎么样,她们都获得了好的结局吗?
并非每个奶娘都有机会伺候皇子,未来得以光宗耀祖、衣食无忧的,实际上大多数奶娘的结局还是很悲催的,可以说是拿金钱换生命。
历史上成为奶娘的人,多半都是抛夫弃子,去到别人家养孩子的,而且很多时候,这件事带有卖身性质。
也就是说,奶娘有时候是临时性质的,孩子断奶后就离开,但有时候也是一种专职抚养孩子的家奴,孩子长大后依然需要留下来服侍主家。
先说前面一种,奶娘为了抚养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就没有奶吃,这样的人多半都是贫苦人家的妻子,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
这样的奶娘,虽然赚钱养活了家人,但对自己的孩子太残忍了,有些奶娘的孩子因为没有母乳喂养而死去,有些奶娘的孩子则因为缺少母爱而跟她不亲近,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非常残忍的。
再说说第二种,奶娘因为刚生育了孩子而处在奶水旺盛时期,她借着这个机会卖身到富贵人家做了专职奶娘,自此之后就再也无法养育自己的孩子了,只能一心抚养主人家的孩子。
这样的奶娘,家里已经穷到揭不开锅了,她卖身给别人也是无奈之举。
并且,卖身的奶娘除了喂养孩子之外,还承担了很多其他责任,比如说她需要教导孩子为人处世,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而她自己的孩子则没有母爱,也没人教导,最终成为了“野孩子”,长大了也只能生活在最底层。
这是在民间,皇室的奶娘也未必都有好的结局,就拿溥仪的奶娘王焦氏来说吧,她的丈夫早亡,眼看着公婆和儿子快要饿死了,她就到醇亲王府做了溥仪的奶娘,溥仪登基后她也跟着入了宫。
由于王焦氏离开了年幼的孩子,所以她的孩子很快就饿死了,但她当时对此是一无所知的,因为她根本没机会回家。
直到溥仪十几岁的时候,王焦氏才得以出宫回家,她这才知道儿子早就去世了,于是痛不欲生,悔恨当初离开儿子去给别人当奶娘。
所以说,做奶娘最大的坏处,就是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还得将别人的孩子当亲生一样抚养,这是精神上的折磨,也是极其残忍的。
德邦总管叫什么名字?
赵信是lol的名字叫德邦总管,是英雄联盟光盾王朝的私人管家。赵信的打野路线:是从蓝BUFF开始,先打3狼,然后在队友的帮助下打蓝胖,这个时候如果队友帮忙打的伤害比较多可以留下惩戒,如果打两下就走就惩戒掉蓝胖。英雄联盟(LOL)是LeagueofLegends的简称,中文名为《英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