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旅游装备有哪些,中国古代的具装骑兵是什么样的

格科网

古人的旅游装备有哪些,中国古代的具装骑兵是什么样的?

起源

中国的具装骑兵,兴起于东汉中后期。当时来自帕提亚帝国的高桥马鞍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使得骑兵在冲击时可以保持前后稳定。如此一来,先前比较珍贵的冲骑数量开始增多,而且为了增加骑兵的冲击效果,重甲的具装骑兵开始出现。

古人的旅游装备有哪些,中国古代的具装骑兵是什么样的

早期比较有名的就是曹操麾下的虎豹骑,从“督虎豹骑从围南皮,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来看,虎豹骑极具冲击骑兵的特性。平定西凉马超时,魏军“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这种先出轻装步骑攻击、后以铁甲重骑冲击恰恰是具装骑兵常用的战术。曹操的《军令策》中,又特意提到袁绍有300副马铠,而自己只有十几具。由此推测,虎豹骑当是较早记录的中国具装骑兵。

快速发展

西晋灭亡之后,天下重归战火。北方地区军阀割据,此时来自西域的军事艺术开始大量的涌入中国,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盔甲构造。

同样的,中国的具装风格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重甲骑兵在北方横行,直接催生出了两种改变了中国骑兵史的东西,其中一种还改变了世界骑兵史——马槊和马镫。

马槊的出现,使得精锐的铁甲具骑可以保持强大的冲击力(马槊不易折断,而且十分锐利)。

不过和马镫相比,它的贡献还是要小了不少。

马镫的出现,彻底解放了骑兵的双手,真正使骑兵和马匹结合为一体。

有了马镫的保证,骑兵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力,相应的也就需要更厚的甲胄。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两种具装,一种是颇具拜占庭风格的一体式具装,只是数量稀少。一种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组合式具装,这在东亚地区非常普及。

而骑兵为了保护自己也在胸部添加了当胸,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明光甲。

由于骑兵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各个政权无论南北也是尽可能的把最好的甲胄装备在具装骑兵上。有了最好装备的保护,具装骑兵往往可以在战场上起到绝杀的作用。

公元402年,北魏和后秦决战于秦州,魏太祖“诏王顺以精骑冲击,获兴甲骑数百,斩首千余级。”最终使得长安大震,关中皆不敢出户。

到了隋朝,在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时,曾出动了二十四个骑兵军团。从每一军的装备来看,皆是具装铁骑。考虑到隋代一军4000人,24军也就是96000人。仅凭一国之力便可出动96000具装铁骑,可见隋代国力之强盛,军队之强大。如此实力,是当时另外两个最强的骑兵大国拜占庭和萨珊波斯也不能及。

可以说,自东晋十六国起至隋末唐初,中国的具装骑兵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是当时各大强国中最为先进的。

进入巅峰

在以往的观点里,唐代的具装骑兵由于敌人的轻甲化而开始出现衰落的局面。这是由于古时文人对于铁甲具骑和轻骑兵的描述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而多以精骑、骁骑、劲骑来概述给人的一种感觉。

不过随着这几年考古研究的进展,在盛唐和中唐的墓穴中发现了大量的具装骑兵陶俑。以及唐军士兵甲胄的加重化趋势,坐实了唐军中具装骑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精英化这一现象。

比如在645年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亲率甲骑万余”,大破高句丽军队。

时至中唐,安史之乱后,华夏大地重陷战火,唐军同藩镇间的战斗愈演愈烈。为了保证重骑兵的威力,重甲骑兵配置具装作战的次数越来越多。

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洗礼之后,宋代的具装骑兵进入了繁盛阶段。正是由于西北马场随着党项人的独立而丧失致使战马数量减少,再加上富裕的宋朝并不缺甲,就使得宋人的骑兵多是铁甲具骑。

不过宋军骑兵的训练科目是轻肉搏而重骑射,就使得这一个个的铁罐头在面对敌人的冲锋时往往不知所措。

可以说纵观整个宋朝,除了岳飞的背巍军中的具装骑兵和北宋西军的铁甲具骑,别的具装骑兵也就是图有个样子。

相比之下,宋朝的北方邻居们可谓是各有各的特色。像辽国有着出色的铁甲具骑“铁林军”。西夏有着“铁鹞子”,并在永乐城之战中大败了宋军的步卒。

不过最为出名的还是要数金国的铁浮屠。比起辽和西夏,金国人同时兼具了具装骑兵的冲击力和骑射技艺。所持长枪同唐军的马槊不相上下,对敌人发起冲击时,不同于西夏“铁鹞子”的一冲而竭,而是反复来回冲击,直到敌人的阵地被彻底分割成数段。颇有近代骑兵方阵的感觉,配之以60多斤的札甲和200斤左右的具装,铁浮屠可谓是那个时代最可怕的冲击力之一了。

衰落

中国具装骑兵的衰落,一方面是由于火器的兴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元明清三个大帝国所面对的敌人实在是具装骑兵无用武之地。

在元末明初,明军和蒙古人多少还都保留有一定量的具装骑兵,但是永乐以后,蒙古骑兵多是无甲或轻皮甲,明军在配备具装便是多余。

清初之际,把其中还有少量的具装骑兵,不过比起金国的老前辈们,清人的具骑可以说要轻便多了。

四大门派各自都有哪些特制装备吗?

鬼吹灯,四大门派分别是:摸金校尉、卸岭力士、搬山道人、发丘天官。每个人盗墓技巧都不相同,摸金主要有摸金符,卸岭主要有旋风铲,搬山有金刚伞,飞虎抓,发丘有印。具体如下:

摸金符

以兽爪为原材料,上面镶嵌金线,刻有“摸金”两个篆字。摸金符的制作方法复杂又耗时的,需在蜡里面浸泡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埋藏在百米深的地底下,汲取天地之精华,在八百个日月后出土。此时还需甄选出颜色乌黑亮丽的来制成摸金符。摸金符的作用是驱邪护身,是盗墓者的必备物品。

旋风铲

以精钢制成的旋风铲,由九块钢铁锻造成弯曲的螺旋叶状,再由一根铁棍置于其中,看似简单的工具,里面其实大有文章。铁棍与螺旋叶之间有特别的机关,当旋风铲朝地上插的时候铲柄便和铲头锁死固定,而铲柄后端有个装置可令头部旋转伸缩,过程中可将土往上带,于我们现在的钻地工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飞虎爪

同样是由精钢打造而成,飞虎爪顾名思义看起来就像老虎的爪子一样。但是这个飞虎爪可比老虎爪子灵活得多。四个爪子朝四个方向摊开,再往下弯。爪子握度可调节,尾端接着一条绳索。飞虎爪属冷兵器,是暗器的一种,相信盗墓者们平时是拿用来跨越地形障碍用的,不过要用来防身也不是不可以。

金刚伞

用伞来抵御攻击是许多武侠作品常见的套路了,因为伞本身的实用性强,能遮风挡雨装文艺,防御无死角,转起来还能反弹,收放自如,乃杀人放火之必备良品。扯远了,现实中盗墓者需要金刚伞用来抵御各类突发事件,采用金刚铁骨精炼而成的金刚伞造价昂贵,用不用就是钱的事了。

在《鬼吹灯》中,胡八一、胖子、雪莉杨是摸金校尉一派。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讲究团队之间的合作搭配,擅长分岭定穴之术。每人身上佩戴一个摸金符,在盗墓开关之时在东南角点一个蜡烛,鸡鸣灯灭不摸金,这是摸金一派活人与死人定下的规律。

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摸金校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也就应该能够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称的“汉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体味出他们“汉墓考古靠运气”话语中的无奈。后来就一辈一辈往下相传。

搬山道人专指那些以专指那些以盗墓盗墓为业,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不为财物。为业,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不为财物。只为解除族人身上诅咒。

搬山一派,一直独来独往,身着道士服,所以成为搬山道人。搬山对于一些道术不是很擅长,武功相对于其他门派略胜一筹。多年来行走在各大古墓中,只为找寻雮尘珠,相对于其他门派有着很大的神秘感。

卸岭盗墓皆是聚众行事,盗取古冢,历涉险阻危厄,并非仅凭矫健身手与群盗之力。正所谓盗亦有术,卸岭之术在于器械,流传了近两千年,引出许多冠绝古今的奇事。然天下事物兴衰有数,既有其生,就自有其灭。卸岭力士始于汉代乱世,鼎盛于唐宋,没落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终于销声匿迹,就此绝了。

卸岭派这一派主要用鼻子闻,为了保持鼻子的灵敏程度,都忌烟酒辛辣之物。用铁钎打入地下,拔出来之后拿鼻子闻,铁钎从地下泥土中带上来的各种气味,还有凭打土时的手感,地下是空的,或者有木头,砖石,这些手感肯定是不同的。

发丘天官与摸金校尉同属曹操的盗墓军队,盗墓手段几乎一样。只不过发丘中郎将官大一级,是摸金校尉的首领,并且多出一枚发丘天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大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盗墓中较为出名的盗墓门派就是这四大门派,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特点和器具,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你们都听说过什么野史?

既然说野史,那今天就来说说野史中的“女皇帝”。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我国唯一一位有国号,有年号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继开元盛世,任用贤臣,政绩突出,死后又为自己立下一块“无字碑”,默默叙述着她的伟大功绩,她的一生注定就是千古一女帝,为我们所敬仰。

但是恐怕你有所不知的是,在野史记载中,武则天并不是唯一女帝,在她之前还有两位女性称帝,你可知晓是谁?

其实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北魏孝明帝女儿元姑娘。

元姑娘(528—?)北魏孝明帝之女,权后胡太后之孙女。孝明帝登基之时,灵太后胡氏因孝明帝年幼便临朝称制。胡太后掌握权柄后,胡作非为,淫乱后宫,致使“朝政舒缓,恩威不立”,引起朝臣不满,侍中元叉、刘腾等人遂将其幽禁于北宫。不料不久胡氏又重新临朝听政,更加肆无忌惮铲除异己,压制孝明帝,母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公元528年,孝明帝之妃潘外怜生下一个女儿,是为元姑娘。当时胡太后则对外宣称孝明帝生育一皇子。孝明帝深知其母有害他之心,所以密令尔朱荣前来逼宫,结果因孝明帝的优柔寡断再加上谋事不密为胡太后面首郑俨所得知,遂遭到胡太后鸩杀。“二月二十五日,帝崩于显阳殿,时年十九。(《魏书》)”

孝明帝猝死,胡太后为了继续把持朝政,遂奉不满五十天的孝明帝之“子”元姑娘为皇帝,接受百官朝拜,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就此诞生,不过这位女皇帝仅仅一天后又被废,后不知所踪。她虽然没有真正的庙号,谥号,但的的确确曾经当过一天北魏皇帝,所以她的确也是第一位女帝。

第二位女皇帝严格意义上只是草头王而已,但也曾建立自己政权,自号为帝,所以也勉强称得上是女帝。

陈硕真(620—653),浙江睦洲青溪人,唐朝浙东农民起义军女首领。由于唐太宗后期信奉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对地方多有剥削。唐玄宗继位后,因为浙东地区的富庶,所以仍然是统治者重点剥削的地区。

公元653年,十月初六夜,陈硕真与乡民不堪重负,终于在青溪起义,她自称“文佳皇帝”,率领乡民攻占桐庐、睦州等地,并威逼歙州,婺州等,对唐王朝形成严重威胁,一时间名声大噪。

唐王朝派扬州刺史房仁裕前去平叛,经过一个多月的血战,陈硕真与她的义军全军覆没,她也寡不敌众后被俘杀。陈硕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虽然是起义军政权,但的确也称过皇帝,要比武则天早三十多年。

在中国这个尊崇男权的古代社会里,不管是陈硕真还是武则天,能站出来鼓足勇气自立为帝,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就足以证明其伟大。她们的行为,让我们后世都知道,有一种不屈的精神,叫女帝!

有哪些武器是真正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

当今世界除了美国的超级军事实力,接下来恐怕是谁,我不说恐怕大家都懂得!

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军事武器,一般的武器在这里就不说了,数不胜数,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我们自主研发又是世界先进水平的军事武器:

第一:排在首位的肯定20家族莫属。歼20、运20、直20、相信轰20也不远了。

第二:空警2000、3000预警机。第三:歼10系列。第四:武直10第五:国产001航母。第六:055万吨大驱。第七:全电推进系统。第八:舰载电磁炮。第九: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系列。第十:高超音速武器。第十一:中段反导系统。第十二:量子反隐身雷达。第十三:彩虹无人机系列。还有很多,大家接着补充吧。

中国古代战争中有哪些有名的长枪?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看过武侠小说和爱听评书的同志们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一说就能叫上好多名字,什么丈八蛇矛枪、龙泉枪、黄金霸王枪、龙胆枪等等等等。但事实上,多数评书上的“名枪”,不具备实战价值,而是更多的被作为礼器所应用,所以今天我要说的,都是考古学家们几十年来总结的“实战名枪”。

长度逆天的先秦铜矛

说到长度惊人的长矛,大伙通常会想到马其顿方阵中7米多长的希腊长矛,殊不知在春秋战国和秦汉交际的华夏大地上,一样活跃着超级长矛的身影,虽然6米长的身形比马其顿的长矛短了一截,但是在应用上,中国铜矛并不输于马其顿方阵的矛墙。根据古典兵书《司马法》的描述“……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即是对矛阵的运用做出了解说。另外还有一种变种长矛,名字叫做铍,长度在4米左右,矛头为剑,可以劈砍,可以说是很有中国特色了。

华夏骑兵的大杀器——马槊

马槊,又名骑枪、骑矛、马枪。是中国所独有的骑兵枪。马槊出现于东汉中后期,发展于魏晋,兴盛于南北朝,巅峰于隋唐。是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种特殊兵器。随着东汉士卒甲胄覆盖率的上升以及对骑兵运用的重视,马槊从汉铁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骑兵的中坚武器。从汉代到唐代,马槊的形制不断发生着变化,基本上矛身越来越窄,矛体越来越像锥子,矛骹越来越长,以增加矛的稳固性。

对于马槊的使用,很讲究个人的技艺。三国时期的大将关羽就是很好的用槊高手,根据三国志描述,关羽一马当先,只身闯入颜良军阵,然后一槊刺良于马下,拿下了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称号。南陈时期的萧摩柯,被冠以关张在世的称号,也是因为他可以单人挺槊直取敌人中军的缘故。大唐名将尉迟敬德,更有一手夺槊的看家本领,可以轻易的从敌人手中夺过马槊。在迎击夏王窦建德时,尉迟恭凭手中长槊连杀数十人,然后将敌军引入唐军的包围圈,全歼了敌人。

完美的武器结合——大宋梨花枪

宋代的长枪,可谓是赢来了一个大春天,因为骑兵的缺失,宋政府对骑兵武器的考究格外重视。同时也是为了对付辽西夏金国的骑兵,步兵的长枪也有了新的发展。更区别于前代的是,宋朝还专门研制了用于守城的城防枪。

其中步兵枪最有名的是鸦项枪,骑兵最常用的是单钩枪和锥枪。不过这些长枪固然厉害,也比不过梨花枪带来的名声。

所谓梨花枪,就是鸦项枪和火药喷桶的结合,将一支火药喷桶绑在枪上缘,然后攻击时先点燃喷桶,用火焰烧杀敌人,之后再发挥鸦项枪的威力。

鸦项枪枪头带有四个凹形刃,可以对敌人的伤口进行二次伤害,另外枪脊上的血槽,还能方便长枪的抽回。即使没有喷桶或者喷桶用完,鸦项枪依然可以大显身手。在顺昌之战中,宋军用来挑下铁浮屠头盔的就是这种长枪。

鸦项枪本事的优势加上火药喷桶带来的附加伤害,足以给梨花枪一个“无敌”的称号。

明清暮色——龙刀枪/红樱铁抢

龙刀枪,可以说是枪中的一个另类,侧面额外伸出的一截小枝,是它的一大特色。和戟不同的是,龙刀枪的侧枝,是向上弧形弯曲的。这样的构造,使得龙刀枪可以像大刀一样,顺畅的劈砍目标而不会被勾住。另外侧枝还可以抵挡敌人刀剑的攻击,或是别住敌人的刀枪然后顺力解除兵器。

除了龙刀枪,还有明清时代市场最大的红缨枪,日后诸多小说中的红缨枪原型,都是根据这种铁枪加以描述的。

红樱铁抢的优胜点不在于外形,而是它有专门的枪法著作,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手臂录》,书中详细的描述了长枪的步法、身形以及抖大枪的要诀,实在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之作。而书中插画所绘制的长枪,便是红樱铁抢。

农民起义军的最爱——竹枪

竹枪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相比于白蜡木和桦木,竹子的质地真的不堪一击。但是它价格便宜,而且数量众多制作简易,对穷的裤兜比脸干净农民军来说,竹枪是最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