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英豪(超强震撼性让人燃烧的句子或歌曲有哪些)

格科网

海战英豪,超强震撼性让人燃烧的句子或歌曲有哪些?

谢邀!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国家,我想将这些话分享给你听。——《红海行动》(1-11句)《战狼2》(12-22句)

海战英豪(超强震撼性让人燃烧的句子或歌曲有哪些)

1、这里是中国领海!请立即离开!重复,请立即离开!

2、临沂号立即前往伊维亚,撤离我国在那的侨民。

3、“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

4、不要害怕它,压力会让你更专注。

5、舰长,车上的武器已向我舰发射!

6、不生在战争国家永远无法体会战争的可怕 。

7、勇者无畏,强者无敌

8、舰来了,我们的舰来了。

9、不疼了,我们回家了!

10、我不怕死亡,我怕的是没有任何办法。

11、战场上,子弹是躲不掉的。

12、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你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1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14、杀我国人者,皆我天敌。

15、脱下军装,职责犹在。

16、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17、冲上去被打死很容易,难的是背负着内疚和使命感继续活下去。

18、去中国大使馆吧,我们是中国人,他们会保护我们的。

19、一朝是战狼,终身是战狼。

20、我是中国人。

21、我希望你们永远记得:这将死的人,救了你们所有人。

22、有些伟大的民族,你永远不能低估。

阿根廷为马拉多纳举行国葬?

阿根廷,曾经为7位前总统以及五届F1赛车世界冠军得主胡安·曼纽尔·方吉奥举行过国葬,一代“球王”迭戈·马拉多纳,遗体告别仪式在阿根廷总统府玫瑰宫举行,阿根廷政府已经为马拉多纳举行国葬。

此前,阿根廷总统府已宣布,因为马拉多纳的去世,阿根廷将进行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可谓马拉多纳死后的殊荣。

马岛战争,以英国皇家海军劳师远征的联合舰队打败了以逸待劳的阿根廷陆海空三军而告结束,战争失败的巨大耻辱,久久弥漫在阿根廷上空,沉重地打击了其国民的自信心和民众自豪感。

阿根廷国内经济原本就濒临崩溃,又遭遇了对外战争的失败,全民对政府的不满达到了顶点,发动战争的时任总统加尔铁里被迫辞职下台,不久因战争中的责任被判刑12年。

从此,阿根廷国内的反政府、反英国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就从未停歇,直到迭戈·马拉多纳领衔的球队,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在1/4决赛阿根廷队与英格兰队的比赛中,将英格兰队挡在了1/2决赛的大门之外。

本届世界杯马拉多纳势不可挡,用“上帝之手”将足球攻入了严防死守的英格兰队的球门,紧接着马拉多纳又上演了连过6人的杂耍般进球,彻底击溃了英格兰人的信心,将英格兰队阻挡在1/4决赛。

最终,马拉多纳和队友击败了西德队,捧起了阿根廷历史上第二座“大力神”杯,提振了因马岛战败而正处于低谷期的阿根廷人,鼓舞了阿根廷人的精神和意志。

英国在马岛战争中,打败了阿根廷,让阿根廷朝野郁闷;马拉多纳和队友们,在绿荫场上,击败了英格兰队,让阿根廷全民狂欢,一吐心中积郁的块垒。

阿根廷人,太需要一个宣泄不满情绪的机会了;阿根廷人,在战争上失掉的颜面,从球场上又给捡了回来;对于阿根廷人来说,马拉多纳,自然成了阿根廷的全民英雄,全民的偶像。

尽管马拉多纳酗酒、吸毒、私生活紊乱,但从不影响马拉多纳在阿根廷朝野中的形象;马拉多纳虽然个子小,但在阿根廷人面前却永远是高大上的。

足球界,公然能称得上“球王”的,也就两个人而已,也即巴西人贝利,以及阿根廷人马拉多纳;马拉多纳,是个足球天才,又是一个浪子。

在其刚度过60岁生日,不久便在离世了,作为阿根廷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和偶像,享受国葬是殊荣,至少在阿根廷心中,是当之无愧的。

有伍子胥和孙武的吴国为何失败?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下令刨开了楚平王的坟墓,将他的骸骨拖出来,用钢鞭狠狠打了300下,尸骨尽碎,手起刀落,楚平王的头骨咕噜噜地滚了下来。

《史记·伍子胥列传》曰:“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伍氏一族发迹于楚国,到底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伍子胥如此不顾礼仪,挖坟掘墓鞭尸,做出如此过激的行为呢?

一、伍子胥的深仇大恨导致楚国差点覆灭

伍氏一族发迹于伍子胥的曾祖父伍参,到楚平王时期,伍子胥的父亲伍奢被任命为太子建的太子太师。

太子建非常尊重伍奢,却厌恶另一位太子少师费无极。费无极暗自生恨。

楚平王为了联秦制晋,将太子建与秦国公主孟嬴联姻,费无极作为迎亲使者,被派往秦国迎亲。

没想到费无极看到孟赢国色天香,竟然怂恿好色的楚平王娶了孟赢。他再买了一名女子,冒充孟赢,嫁给太子建。

一年后,孟赢为楚平王生下儿子。不知道怎么回事,隐瞒了一年的楚平王强娶儿媳妇的丑行暴露了。

费无极害怕太子建的报复,极力鼓动楚平王,让太子建去齐楚边界戍边。

之后,费无极又派人散布谣言,声称太子建和伍奢要造反。楚平王竟然信以为真,将伍奢押进天牢,并派人追杀太子建,太子建被逼逃往宋国。

费无极担心伍奢的两个儿子会报复他,于是对楚平王说:“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楚平王以伍奢为人质,让他的两个儿子赶快回郢都。

伍子胥认为这是楚平王的阴谋,是为了将伍家一网打尽。伍子胥劝兄长伍尚一起逃跑,伍尚却不忍见父亲独自受难,决意殉死。

伍子胥只好连夜独自逃跑,父兄的死讯传来时,他一夜白头。

伍子胥在逃亡路上多次陷入绝境,身无分文,饥寒交迫。他拖着病躯,沿路乞讨,终于逃到吴国。

他在吴国认识了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当时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也叫阖闾。

伍子胥给公子光推荐了一个刺客,成功刺杀吴王僚,公子光取而代之,成为著名的吴王阖闾。

《春秋.昭公二十七年》中记载:“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阖闾上位后,任用伍子胥为相。伍子胥胸怀仇恨,恨不得食楚王的肉而食之,他极力鼓动阖闾伐楚,也为此做了很多准备。

伍子胥将孙武推荐给阖闾,让他训练吴国的军队。在孙武严格和系统的训练下,吴国军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将领们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吴国和楚国的实力对比依旧非常悬殊,楚国大概有20万士兵,而吴国仅仅只有4万士兵。

而且楚国势力极强,周边很多小诸侯国都是它的盟友。吴国与楚国一旦开战,这些小诸侯国不可避免会相助楚国,使得吴、楚之间的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孙武提出两个战略,一是“疲楚战略”。他将吴国的军队分成小股,轮流骚扰楚国的边界。采用“敌弱我进,敌强我退”的策略,导致楚国军队疲于奔命。

另一个是针对楚国周边的诸侯国,吴国采取或吞并、或联合的策略。斩断这些诸侯国与楚国的联系,让他们与吴国站到一边。

公元506年,吴国出兵伐楚。

经过孙武的精心的部署和周密的作战计划,吴军三次讨伐楚国都大获全胜,一路杀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逼得楚昭王仓皇逃离。

伍子胥将楚平王的尸身从坟墓中挖出鞭笞,报了血海深仇。

楚国眼看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可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元气大伤的楚国竟然还能逆势翻盘,收回了沦陷的大片土地。

伍子胥和孙武都是杰出的人才,为何有他们助阵的吴国竟然把吃进嘴里的肉吐了出来呢?

二、吴国为何反胜为败?

伍子胥挖坟鞭尸,大呼痛快。却不料犯了众怒,种下了祸根。再加上楚国有外力相助,而吴国内力相耗,此消彼长,吴国的大好形势功亏一篑。

1】伍子胥暴虐,激起民愤

中国历来信奉死者为大,人死后一了百了。无论是恩还是仇,都随着死亡而消散。

伍子胥刨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砍头,楚国人看在眼里,恨在心中。

不仅如此,伍子胥还占据了楚昭王的王妃和其他妃嫔,将宫中的女子赏赐给士兵们淫乐。这些行为几乎是把楚国宗室的颜面踩在脚底。

《左传》中记载:“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

吴军深入敌腹,却并不收敛,非但不安抚民心,反而烧杀劫掠。

楚国贵族和民众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对吴国的反抗十分坚决,此起彼伏。

《淮南子·泰族》中记载:"昭王奔随,百姓父兄携幼扶老而随之,乃相率而为致勇之寇,皆方命奋臂而为之斗。"

吴军在伍子胥的带领下,主动招惹民怨,当楚国民众群起反抗时,吴军就陷入了战争泥沼。

2】申包胥哭秦,得到外援

申包胥是楚国大臣,吴国进攻楚国时,申包胥远在封地。

楚国被攻陷后,申包胥决定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距离楚国最近的诸侯国是秦国,当时执政的秦哀公和楚昭王还有亲戚关系。因此申包胥决定前往秦国求救。

最初秦哀公并不想与吴国为敌,因此婉拒了申包胥。

申包胥在秦国王宫外绝食,连哭了七天七夜,以表示自己的决心。

秦哀公认为楚国还有申包胥这样的臣子,不应该灭亡。而且根据他打探的消息,楚国军民正在奋起抵抗。

于是,秦哀公被申包胥打动,决定派兵救援楚国。秦哀公派出五百辆战车并三万多士兵,浩浩荡荡地进入楚国,誓与楚国同仇敌忾。

吴军还没有从楚国民众的反抗中挣扎出来,秦国大军又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

而此时,越国趁吴国军队主力远离国土,进攻吴国,吴王阖闾不得已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返回救援。

兵力分散后,吴军显然无法与秦楚联军抗衡。更糟糕的是,吴国内部出现了内讧。

3】阖闾之弟争夺王位,后院起火

阖闾之弟,吴国公子夫概在吴楚之战中,多次击败楚军。

与秦楚联军碰面后,夫概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秦国的力量,而是仍旧将他们当作自己曾经屡战屡胜的楚国军队。

因此,夫概轻敌冒进,直接导致自己麾下的人马全部覆灭。

夫概被打败后,带着几个心腹狼狈地逃回吴国。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阖闾也被打败,而且身受重伤。

于是,夫概大喜,在封地内自封为王,准备一举夺取吴国政权。

阖闾听到消息后,大怒,率兵返回吴国诛杀夫概。

《吴越春秋》上记载:"阖闾闻之,乃释楚师,欲杀夫概。"

夫概看到阖闾好端端的,根本没有受伤。大惊失色,知道自己不是阖闾的对手,仓皇出逃,竟然投奔了自己的老对手楚国。

阖闾重整旗鼓,再次与秦楚联军进行攻战,经过几次折腾,吴军消耗太大,接连战败,只能班师回国。

楚昭王得以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郢都,楚国虽然元气大伤,却没有被吴国吞并,而是慢慢休养生息,蛰伏起来,伺机东山再起。

吴国之所以没有能够守住胜利果实,让楚国卷土重来,反败为胜。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伍子胥由于仇怨太深,导致吴军残暴激起民愤;楚军有了秦军做外援;吴国内讧。

即使孙武再有军事才能,也无法解决复杂的政治问题,只能空有一身本领却徒呼奈何了!

三、伍子胥之死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趁越国皇位交换之机,出兵攻打越国。

没想到越军采用了偷袭战术,阖闾中箭,大脚趾被斩下,伤重一命呜呼。

阖闾临终之时嘱咐儿子夫差为父报仇,夫差上位后,大肆招兵买马,日日辛勤练兵。

越王勾践听到这个消息,决定在吴国还没有练好兵的时候就先发制人,打吴王夫差一个措手不及。

夫差接到信息后,钦点精兵回击越军,两军大战后,越军惨败。

吴军乘胜追击,将勾践及越军包围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

勾践采纳了投降建议,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国大臣,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

伍子胥竭力劝谏夫差不要接受勾践的投降,他说:“越国不是真心想与吴国和好,是害怕我国兵力强盛。应该尽快斩杀勾践,灭绝后患。”

但是夫差并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建议,而是同意与越国和解,并且准备起兵攻打齐国。

伍子胥详细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认为吴国即使战胜齐国也不能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攻打越国才是首要,力劝夫差放弃攻打齐国的想法。

夫差却固执地不肯听从伍子胥的意见,反而接受了越国献上来的美女财物,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

勾践在吴国待了三年,伍子胥多次劝夫差斩草除根,夫差却将勾践放回了越国。

他越来越厌烦伍子胥,大臣伯嚭趁机在夫差面前进谗言,诬陷伍子胥要造反。

夫差大怒,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悲愤交加,死前留下遗言,要将自己的眼睛定在城门上,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史记》中记载:“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孙武目睹伍子胥之死,便心灰意冷,赶紧辞官回乡归隐避祸。

勾践回到越国后,继续以低姿态向吴王讨好称臣,不断进贡金银珠宝和美女。暗中发奋图强,誓要报仇雪耻。

经过12年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勾践在公元前482年,率领大军大败吴军。夫差仓促之间连连惨败,不得已与越国议和。

公元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中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公元前473年,越军包围吴国都城,夫差先后八次派人请和,都被勾践拒绝。

夫差甚至跪下请求勾践饶自己一命,可惜勾践丝毫没有手下留情,直接逼迫夫差自尽而亡。

夫差在自杀前,心中无比后悔,特意交代属下要将自己的双眼用白布蒙上,这样他到了另一个世界就不用面对伍子胥了。

伍子胥不愧为春秋第一狠人,九年前发的毒誓,一语成谶。

四、结束语

吴国能够得到伍子胥、孙武,是吴国的大幸事。

可惜明珠蒙尘,千里马却没有遇到伯乐。夫差杀伍子胥,逼走孙武,乃吴国之殇。

若伍子胥能够继续得到夫差的信任,与孙武联手,越王怎么可能有机会反击成功呢?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通过哪些书能更全面的了解二战?

我来开一份的二战书单吧,分一下非战史和战史吧,另外,有关抗日战争的书籍过多,值得专门推荐,这份书单恕不涉及了。

非战史

如果想对二战有一个大面上的了解,严重推荐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写的极好,文字极流畅,就是有丘吉尔自吹自擂之嫌。丘吉尔就是主要凭借这部巨著拿到了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第三帝国的兴亡》也是本二战史的巨著,我至今还记得高考后看这套书的那种激动,仿佛打开了新的世界。再没有比威廉.夏伊勒更能洞悉纳粹德国运行机制的人了,据说他在做驻德记者时,就很早判断希特勒不是啥好人。

《日本帝国的衰亡》在题材上有点像《第三帝国的兴亡》,写得也很不错,得过普利策奖,但我觉得算不上巨著吧。

战史

二战战史首推几位德国将帅写的回忆录,不是一般的好,比如《古德里安将军回忆录》,邓尼茨的《十年与二十天》,特别是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风评尤其高。只是看的时候要长点心,这些德国战争精英们也是喜欢自我美化和甩锅的,反正自己都对,打败了都是希特勒的锅。

李德.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虽然没有上述那些回忆录那么精彩,但要冷静和客观不少,作为权威的资料收藏不错,阅读本身不是非常有快感。

说到阅读快感,我想隆重推荐下《东进》和《焦土》,两本书是姐妹篇,绝对的战史经典,从头打到尾,将东线战场的血腥呈现的淋漓尽致。

差点忘了太平洋战场,就推荐下俞天任的《浩瀚大洋是赌场》吧,时间跨度虽然是整个日本近代海军史,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的全军覆没时本书的重点。

雅客伴墨行的诗句?

1. 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2.春山伴路图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3.雪岳读书图

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4.寒江独钓图

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5.春山行旅图

惨淡岁月入梦遥,

浪迹四海悲寂聊。

风流正随鲲鹏去,

我自面壁空长啸。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拚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6.瑶台曲

青山未老头先白,

寒催游子上瑶台。

路隘沟深松悠悠,

碎珠溅玉梦里来。

凌空缥缈一飞影,

山寺高僧俱惊骇,

急奏晨钟壮行色,

高诵佛号助英才。

7.苏武牧羊图

塞外极目望故乡,

未见长城万里长。

空盼飞鸿传书至,

悲向苍天呼斜阳。

古筝哀奏清秋节,

铁人无泪亦凄惶。

但使此身能报国,

天涯何处不苏杭?

8.暗香

不恋世间佳丽地,

独上寒山称骄子。

狂飙过尽绝胜处,

凌寒飘香九千里。

霞光照彻万仞山,

节烈垂尽千秋史。

生来爱斗三冬雪,

报春报得万民喜。

9.疏影

世间何处寻奇葩?

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

农夫叹绝忘桑麻。

流芳千载任风雪,

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

冰山高处万里霞。

10.李迪牡丹图

花后无语荒草肥,

焉知天外无惊雷?

囊括涯内群魔乱,

难忍鼠辈称强贼。

冲天一怒寒星落,

十万义士遥相随。

长驱直入九万里,

枪林弹雨夺金魁。

11.太 公

奥究天庭运玄武,

凶神恶煞空顿足。

神威浩荡百万年,

天马行空做羁族。

术奇才高惊圣帝,

大义绝天恸神禹。

茫茫伟烈终何限?

日月星辰照天枢。

12.天山行

心洁自爱天山雪,

羞与群贼论功过。

只闻豪杰弃官走,

不见东海大潮落。

忍看壮士负离恨,

莫问青天悬日月。

巨人眼里乾坤小,

英雄心中天地阔。

13.乌台诗案

纵有神龙起沧海,

难赋豪情祭乌台。

恶奴群起吠尧舜,

万民齐声叹良才。

誓将寸管化长剑,

杀尽世间狼与豺。

他年若有凯旋日,

是我卷土又重来。

14.大树风号图

抑郁十年栋梁倾,

怒涛顿从胆边生。

一腔豪气贯日月,

疑是长虹化雄鹰。

大展经纶补天手,

激扬神鞭驱雷公。

高谈霸业伟烈在,

苍天为我起东风。

15.汩罗江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16.庐山高图

同室相残何太急?

肆出狂言困雄狮。

雄狮泪别庐山时,

庐山伤心把头低。

欲捣地府无臣杵,

将上九霄揽天梯。

回首莫问风吹雨,

功过自有日月知。

17.李白出行图

高歌向天天相应,

纵声唤地地有灵。

曾经刀山驱猛虎,

几度火海战飞龙。

诗成万卷尽雄风,

铁流笔下恣奔腾。

何当重归长安路?

再为盛世除奸雄。

18.周瑜

苍天问我何所求?

星河惨淡大江流。

不求玉帝多封赏,

但求直取强贼头。

半生热血洒疆场,

一路高歌唱自由。

盖世何足九万里,

天纵奇才报国仇。

19.猎鹿图

飞步凌云八千里,

多少年来无劲敌?

多少干戈化玉帛?

多少腐朽化神奇?

讲诗论经雅意高,

寻幽探微破天疑。

嘉峪关上存故迹,

犹记当年猎鹿时。

20.塞上行

去年与君赋新词,

正是北雁南飞时。

漫天捷报作雪飞,

遍唱三军夺帅旗。

马上雄风振九关,

席间说笑破顽敌。

今日英魂赴九霄,

何人助我雪国耻?

21.梅竹寒禽图

梅竹何日报新春?

愁绪万千萦苦身。

新晨盼得灵鹊至,

空来不为传玉音。

日暮苍鹰归幽谷,

夜半神龟泣海滨。

垂泪岂非亲骨肉,

滴血何止慈母心?

22.虚阁晚凉图

悲风送君君何去?

飞鸿频传断肠句。

孤身青云何太急?

灵台不见天公怒。

未曾为君歌一曲,

万里严霜凝寒玉。

再往珠山寻隐珠,

泪水尽洒灵海路。

23.枯木竹石图

风吹落叶舞晴空,

我奏狂歌唤英雄。

歌罢举杯问苍天,

苍天亦笑我精诚。

杯中自有天上月,

腹内更牵万种情。

一生大醉能几回,

何不豪饮到天明?

24.超然台

万盏美酒浸衷肠,

乘醉聊发少年狂。

风流多被风吹散,

我独一人欺霸王。

踏碎九霄凌罗殿,

何须弯弓射天狼?

今日把酒邀明月,

一片诗情在汪洋。

25.君车出行图

飞鸿飞落红尘中,

浮云伴我来纵横。

名利场中无功德,

坎坷路上尽奸佞。

为福万民始操戈,

莫以成败论英雄。

待到神兵从天降,

风卷残云破敌营。

26.江阁远眺图

*赠石重

十年常怀百年忧,

独自踏歌天边走。

天公今霄忧似我,

寒星万点漫北斗。

似水流年流神韵,

如歌岁月忆旧友。

心中几多爱和恨?

今生难得再回首。

27.出 行 图

风流倜傥任潇洒,

不负青春好年华。

三载光阴似流水,

一朝伤心如乱麻。

我随大军去东征,

何人伴君去西伐?

遥瞻前方万里路,

福星高照到天涯。

28.秋山草堂图

记得当年风雨中,

落花时节与君逢。

浊酒一杯话今古,

神笔四海抒豪情。

可恨纵不自菲薄,

未曾为君写生平。

而今举酒祭何处?

空对满山枫叶红。

29.石德启

曾经少年多壮志,

胸中常怀破天意。

君视福祸为草芥,

我履水火似平地。

分兵作战整十年,

何曾齐名传盛世?

君今离我从容去,

空留千古浩然气。

30.踏歌图

人生自古一场梦,

梦到天涯睡狮醒。

踏平世间坎坷路,

一路走来太从容。

下笔千言皆武略,

字里行间有雷霆。

天兵天将千百万,

个个为我显神勇。

31.夜宿泰山

今宵有幸宿泰山,

愿与星辰共缠绵。

天街不闻圣帝语,

纵卧云海睡犹酣。

云中谁来击天鼓,

棰折鼓裂亦枉然。

一生一世一场梦,

一梦何不一万年?

32.雪景寒林图

雪漫无边神州路,

风卷旌旗鸣战鼓。

百万精忠报国士,

捍守三朝无圣主。

坐视骨肉凌辱尽,

忍看金贼守中土。

何日激起冲天怒?

三军直捣黄龙府!

33.挥扇仕女图

离去匆匆何时归?

芳草萋萋徒伤悲。

低眉看尽水东流,

仰天望断雁南飞。

挥手已是两眼泪,

愿君一路春风吹。

春风吹得人心醉,

心醉一样报春晖。

34.送别

无边愁绪系苍天,

琵琶声残歌亦残。

举杯欲语泪先流,

道声珍重心已寒。

半卷诗书诉忧愤,

一支铁笔写流年。

今宵话尽离别意,

不知何日话凯旋?

35.刘洪强

举杯邀君君何在?

空对明月诉我哀。

纵论英雄心何驱?

醉里逍遥上天街。

常恨三生若有幸,

凭空何故降九灾?

追寻昔日花开处,

一样争艳为谁开?

36.分手

相逢本是一场梦,

分手何故太匆匆?

君曾为我歌一曲,

我将为君歌一生。

我自流浪到天涯,

君似明月在长空。

多少儿女情长泪?

都在悲欢离合中。

37.杏花村

二月春风吹杨柳,

吹乱心中几多愁。

料知此愁年年有,

依旧相约风雨后。

杏花村里杏花酒,

风雨声中风雨楼。

不见鸿雁传书来,

只见伊人泪长流。

38.大雁塔

烽火渐遥云渐远,

神威依旧振边关。

驰骋三十年疆场,

纵横八百里秦川。

难舍三军骨肉情,

独留大义薄云天。

若非胆肝昭日月,

谁为英魂洗沉冤?

39.冠军侯

莫道小小少年狂,

早有英名题金榜。

口诛笔伐多少事?

再度挥师上疆场。

千古盖世一忠良,

笑傲老贼是草莽。

强者为尊本属我,

独占鳌头又何妨?

40.楚歌

昔日高歌到天外,

今日赋诗在天街。

井冈志士多悲壮,

楚地仁人独慷慨。

读破天书十万卷,

写尽天下兴与衰。

九月九日万众泪,

举国上下为谁哀?

41.灵山岛

如诗如画二十载,

彩笔绘成新世界。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情爱化作汪洋海,

在我心中任澎湃。

昔年澎湃到天涯,

而今澎湃到天外。

42.秋舸清啸图

当年送我远航时,

正是鲜花盛开日。

烽火燃烧赤子情,

硝烟弥漫凌云志。

梦里也曾呼唤你,

醒来只有天下事。

回首当年远航处,

一片汪洋尽澄碧。

43.左公柳

多少人生风雨后?

多少慷慨不再有?

多少壮举一场梦?

多少盛情一杯酒?

而今许下千般愿,

洒向长河万古柳。

不愿与君长相思,

但愿与君长相守。

44.柳絮飞歌

此情绵绵何时尽?

牵动长空万里云。

云中本是双飞燕,

而今都做梦里人。

欲往何处觅莹雪?

漫飘柳絮祭芳魂。

祭罢芳魂又一春,

依旧不见绿罗裙。

45.货郎图

当年为了一个梦,

也曾燃烧一段情。

远离滚滚红尘中,

孤身一人万里行。

一叶浮萍归大海,

人生何处不相逢?

相逢莫要论人生,

人生已是夕阳红。

46.南屏雅集图

纵然万事随风去,

莫道书生无烈举。

千种柔情一场梦,

万般功名皆尘土。

今日圣贤来相聚,

纷纷争奏瑶台曲。

源源流长似神韵,

滔滔不绝是祝福。

47.华 泽 峰

多少旧梦成虚幻?

多少新梦化云烟?

雄心已在九霄外,

壮志不改天地间。

君曾为我送温暖,

我今为谁扬风帆?

妙笔生辉一万卷,

何人灯下读新篇?

48.李广看箭图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丈夫行事多无悔。

阵前相聚无他物,

为君聊赋《一剪梅》。

人生在世不满百,

谁敢笑我鬓发白?

三尺长剑提在手,

白发一样杀强贼。

49.将军吟

浩荡雄风藏万卷,

磅礴大气独凛然。

一腔热血沸腾时,

万里汪洋起波澜。

山上山花始烂漫,

山下盛况已空前。

传奇将军再出马,

三军山呼旌旗悬。

50.秋林高士图

一叶扁舟曾相送,

十丈华盖又相迎。

盛世才子盛世梦,

乱世英雄乱世情。

脚下万里无行踪,

头顶三尺有神灵。

谁知诗词三百首,

多少血泪凝铸成?

51.陶渊明

智者乐山山如画,

仁者乐水水无涯。

从从容容一杯酒,

平平淡淡一杯茶。

细雨朦胧小石桥,

春风荡漾小竹筏。

夜无明月花独舞,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