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方寸 斜月三星,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主要内容?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的主要内容如下:
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名为破寺的地方,并在庭院赏月。在这期间,唐僧因思乡而感到悲伤,孙悟空用月亮作为比喻,解释了“见佛容易,返故乡也容易”的道理,使唐僧深受启发并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八戒和沙僧也在观赏月亮的过程中得到了各自的启示。
孙悟空向唐僧透露了观音借用太上老君童子考验他的情况,唐僧感谢观音后,与菩萨有了进一步的交流。
随后,他们遇到了一座高山,唐僧担心西天的行程过于艰难,但孙悟空安慰他说,他们还没有走出家门1。
他们经过了一座名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地方,并受到了神仙的指导2。
为啥三星洞就不复存在了?
灵台是道家称谓,方寸是佛家称谓,都是指的两眉之间,是灵魂所在,主思想。
斜月是人嘴的一种模拟想象,古人认为说瞎话嘴巴会歪。月亮挂在天上看得见摸不着,还只有晚上出来所以暗指瞎话。三星说指的唾沫星子。
所以灵台方寸山就是想象出来的,骗人的山,根本就不存在。
斜月三星洞是胡说八道的洞当然也是不存在了。
方寸山对联?
解:《西游记》中孙悟空去拜师学艺的时候菩提祖师的洞口有一副描写方寸山的对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心洞。横批是天地无极。
西游记十大隐喻?
一 心猿意马
唐僧师徒五人其实就暗喻了五行之事,其中唐僧为木,肝藏血而主仁;悟空为火,在斜月三星洞也就是心中修行,脾气烈;八戒为水,为肾,主淫,原来就是天蓬元帅掌握水军;悟净为土,忠厚老实本份;白马为金,心猿意马,悟空收服小白龙。

二 十万八千里
大家都知道取经路远足有十万八千里!这十万八千里非吴承恩随意书写,我们可以去看西游记第六十二回:
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
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
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
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所以说西游记中以十万八千里暗喻修行圆满之路。
三 一万三千五百斤
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一天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此,如在《难经》中就说:“凡一万三千五百息。”

四 唐三藏
三藏全称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佛教有三藏,道教有三洞四辅,佛教三藏是经、律、论三藏,道教的三洞四辅是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四辅是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
五 五行山
孙悟空扬言自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却被佛祖用五行山压住,五行者世间万物是也,我们的身体也是五行构成,人的灵魂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身体还是在五行之中的。
六 紧箍咒
孙悟空的紧箍咒是孙悟空自个戴上的,在《西游记》的最后孙悟空找佛祖取下紧箍咒,佛祖问:“是谁给你戴的紧箍咒啊?”孙悟空脱口而出“是观世音。”结果了孙悟空一模紧箍咒没了,这紧箍咒只能让自个戴上,这紧箍咒好比是修行人的道德底线,如果不是自个戴上,谁也不能给你戴上。

七 菩提老祖是谁?
菩提老祖是谁网上众说纷纭,其实菩提老祖真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我们可以在西游记,中找到答案,菩提祖师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是人心的古称,也就是说菩提祖师住的地方在人心之中,再看斜月三星洞,古代修行常用月亮比在真我,也就是人的本性,而三星暗喻儒释道三教。
猴王出世三四自然段概括?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