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微博,看到“喜茶涉嫌违反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被约谈”上热搜,真是吓我一跳。作为喜茶的忠实粉丝,我赶紧去解一下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喜茶和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搞个联名,推出一个叫“佛喜茶拿铁”的新品,还配些周边。结果,这产品一上线就被人质疑,说它打宗教擦边球。
我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毕竟喜茶一直挺会玩的,经常搞些跨界联名。但仔细想想,这回确实有点不妥。宗教这东西,还是挺严肃的,不能随便拿来开玩笑。
于是我赶紧去查查,发现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务工作局已经约谈喜茶,然后喜茶也把这款产品给下架。
这事儿还没完,我又顺藤摸瓜,发现这已经不是喜茶第一次因为营销翻车。
- 记得2019年的时候,喜茶和杜蕾斯搞过一次联动,当时那个文案,啧啧,真的是让人没眼看,什么“今夜一滴都不许剩”,还配上“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这种让人浮想联翩的话。
- 没过多久,喜茶就在微博上道歉。
我记得,最近喜茶还出一个新品,叫“小奶栀”。在线下店点单的时候,店员会问“要小奶栀吗?”,发音特别容易让人误会,当时我和朋友去买的时候,别提多尴尬。
我的实践反思
品牌搞联名,玩跨界,这都挺正常的,也是吸引顾客的好方法。但关键是,你得有个度,不能啥都拿来玩,更不能触碰底线。
这回喜茶的事情,也算是给各大品牌敲响警钟。以后搞营销,还是得谨慎点,多考虑考虑社会影响,别老想着搞些擦边球,不然迟早得出事。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对于那些低俗、恶搞的营销,要敢于说不。只有这样,才能让品牌方真正重视起来,做出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喜茶能吸取教训,以后别再犯这种低级错误。毕竟我还挺喜欢喝他家的奶茶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