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最新一期的答案,请问有啥好看的电视剧可以推荐一下

格科网

青年大学最新一期的答案,请问有啥好看的电视剧可以推荐一下?

这几年甜宠剧层出不穷,但有些剧太过模式化,全程自动撒糖,根本不具备爱情应有的发展过程,让人觉得很假。

我个人看过觉得比较自然的甜甜偶像剧有这么几部:

青年大学最新一期的答案,请问有啥好看的电视剧可以推荐一下

1.《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

这部剧是“致我们”系列的第二部,讲述的是高冷天才顾未易和个性少女司徒末“合法”同居并彼此相爱的故事。

比起前面一部《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我个人更喜欢《小时光》,主要原因在于男女主在感情里是平等的,不像《小美好》里女主陈小希对男主江辰一味地委曲求全。

《小时光》里的女主司徒末从高中起就一直喜欢男二傅沛,却一直得不到明确的回应,在几次受伤后终于认清了现实,果断斩断了这段孽缘。她暗恋男二多年,维持着表面友谊又不敢戳破的样子让人心疼,而她在彻底死心后冷静地抽身而出的行为也让人叫好。这是一个拿得起也放得下的女主!

而男主顾未易虽然高冷却也不是不近人情,从一开始认识司徒末后,他就发现了傅沛在逃避司徒末的情感。后来逐渐地为司徒末打抱不平,一点点地喜欢上了她。笨拙的理工男想要表达爱,就在大雪天堆了个雪人放冰箱,结果第二天发现化了;在男二约谈女主时,拿着把菜刀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还认真地请教同实验室的小伙伴该怎么表白……各种小举动真的实名可爱,没想到,最后还是女主一语道破天机,两个人就甜蜜地在一起了!

2.《亲爱的,热爱的》

这是2019年的爆款偶像剧,前段日子我又重温了一遍,还是被甜到齁!

冷酷直男大叔+萝莉天才少女的配置,不得不说,杨紫和李现的cp感还是很足的。

这部剧主要围绕着男主韩商言想要为中国夺得CTF(网络安全大赛)的冠军梦展开,女主佟年在网吧对男主一见钟情,追求失败后又在家族相亲会上见到男主,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韩商言的女朋友。两人分分合合,最终确定彼此就是对的人。

尽管男女主的感情发展不那么顺利,但还是有很多甜蜜的桥段,比如女主酒醉壁咚男主,两人泛舟湖上,以及各种亲亲。

除此之外,这部剧里的K&K俱乐部成员也是搞笑天团,贡献了不少笑点,还强势助攻男女主的情感发展,也是非常可爱了。

3.《当你沉睡时》

这部韩剧由颜值超高的李钟硕和裴秀智主演,讲述了有着在梦境中预知未来的超能力的记者南洪珠(裴秀智饰)和检察官丁宰璨(李钟硕饰)的奇妙缘分。

剧情随着一个个的案件逐步展开,男女主也从陌生走向熟悉,最后竟发现彼此在年少时就已相识。钟硕欧巴和秀智小姐姐的颜值真是配一脸,谈起恋爱来也是好甜。我最欣赏的是,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互相理解、体谅和守护,没有那么多误会,也没有那么多算计,这才是理智又美好的成年人恋爱吧!

4.《W两个世界》

这部韩剧的剧情脑洞很大,讲的是女主吴妍珠意外进入父亲的漫画世界《W》和漫画主人公姜哲相遇的故事。

跨次元的爱情扑朔迷离,两个人仿佛都在被无名的力量操控但又努力地试图改变命运。韩孝周和李钟硕两位主演再次实现了少女们对于恋爱的粉红幻想,谁不喜欢看俊男靓女谈情说爱呢?

其实这样的剧还有很多,比如前些年火爆一时的《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等都是挺甜的现代偶像剧。只是偶像剧拍了这么多年,观众们的口味也变得更挑剔了。一些重新翻拍的古早偶像剧如《流星花园》《命中注定我爱你》之类都遭遇口碑滑铁卢,说明有些老梗已经玩不动了。怎么和时代对接,把偶像剧拍出新花样将成为这类电视剧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你听过哪些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迪亚特洛夫事件,发生于前苏联时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在现代人类史上发生过的最为真实,也最为诡异的一起事件。该事件后来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豆瓣评分一度走高。不要手贱去百度深究,也不要去看同名电影,事件细思极恐到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心惊胆颤。

吃瓜勇者请往下看。

下面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事件前后的真实调查结果,以及在事件发生现场的实际情景。如果恐怖事件容易对你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请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01

1959年2月,前苏联境内的乌拉尔山脉中。这一年的1月底,10名来自叶卡捷琳堡乌拉尔技术学院的高山登山队员,决定去挑战北乌拉尔山东坡的奥托尔滕山。10人中8男2女,其中领队伊戈尔・迪亚特洛夫23岁,其余的成员最大的38岁,最小的成员21岁。队伍中所有的人都有2年甚至更长的高山登山经验。奥托尔滕山的高度仅只有1234米,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极其危险的挑战。

1月27日,一行人带着装备,开始向奥托尔滕山进发。刚刚出发不久,队伍中的尤里・尤丁便开始发烧,于是他不得不提前下山,先行返回。为了保持联络,队长迪亚特洛夫与尤丁约定,等他们从奥托尔滕山上下来,就会给他和学校拍电报。而按照之前的安排,迪亚特洛夫小队最晚也会在2月12日返回。于是与迪亚特洛夫等其他9名队员告别后,尤丁就一个人先行返回了。不得不说,尤丁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在山上,会有怎样的厄运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2周时间过去了,尤丁依然没有等到迪亚特洛夫一行人的电报。2月12日,尽管迪亚特洛夫还是没有出现,但尤丁记得迪亚特洛夫曾经说过,他们可能还会在山上多走几个地方,于是他便先独自回到了叶卡捷琳堡。然而,直到2月16日,登山小队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其他参加登山的成员的家长们,也开始频繁地联系乌拉尔技术学院,询问这些队员的情况。学校在联系了尤丁之后,才意识到:这些队员可能是遭遇了什么情况。

于是在2月20日,一支由乌拉尔技术学院学生和教师所组织的救援队,开始沿着迪亚特洛夫小队的进山路线,前往奥托尔滕山,寻找这些失踪的队员的下落。2月21日,北乌拉尔地区的山脉搜索队,以及叶卡捷琳堡、伊夫杰利当地的警察,甚至是乌拉尔地区的驻军,都开始加入了搜索失踪人员的行列。到了2月24日,参加搜救行动的人数总共达到了2000人,军方也出动了直升机和侦察机,对这一地区开始大规模的搜索。

这样大规模的搜救行动,很快便有了结果:2月26日,搜救队在距离奥托尔滕山山顶5公里的霍拉特夏福尔山的山坡上,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帐篷。根据当时发现这个帐篷的学生回忆,这个帐篷从中间破了个大洞,里面什么人也没有,而所有失踪人员的行李装备,都还在那个帐篷中。

根据现场详细调查,这个帐篷是从内部被用刀子割开的。在帐篷外面,有8、9个人的脚印,其中有只穿着袜子的,也有只穿了一只鞋、另一只脚穿着袜子的。脚印的方向通向山坡上高处的森林。搜救队跟着脚印继续前进,然而在500米之后,脚印便被雪片覆盖,看不到踪迹。

搜救队于是开始以帐篷外脚印方向消失的地点为半径,开展了细致的寻找。3月2日,搜救队有了新的发现,然而这个发现是令人悲伤的:

在山坡高处那片森林的边缘,有一颗高大的雪杉树。雪杉树下有两具遗体,分别是24岁的尤里・格里沃尼希琴科,和22岁的尤里・德洛琴科。被发现的两个人都赤身裸体,只穿着内裤,脚上没穿鞋。在树下,还有曾经燃起篝火的痕迹。

搜救队发现,在这颗大雪杉上,留下了有人攀登过的痕迹,5米高处的枝杈有被人踩断的迹象。于是大家推断,幸存者们应当是在此处暂时休息,并且爬上了这颗树,想要辨别出帐篷所在方向。按照这个逻辑,搜救队开始在这颗雪杉和帐篷之间的路径上,搜索是否还有其他的队员的踪迹。

通过3月3日一天的搜索,搜救队又发现了三名队员的遗体,他们是队长迪亚特洛夫,22岁的女队员季涅塔・柯尔莫戈洛娃,以及23岁的鲁斯腾・斯洛柏丁。三人分别距离那颗大树的距离为300米、480米和630米,几乎排成一条直线,而且倒下的方向,都朝着帐篷的方位。

遗体迅速被运回了叶卡捷琳堡,并在法医处接受了尸体解剖。被发现的五具尸体的死因都是「低体温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冻死」。而根据尸体胃中和肠道中的食物消化状况确定,死亡时间距离他们上一次进食为6-8小时。考虑到高山登山露营时的时间,法医基本确定他们死亡的时间先后为夜里0点至2点左右。其中在大树下发现的两具几乎赤裸的遗体是最先死亡的。

02

至此,搜救队基本确定了这次悲剧的发生状况:

1. 当晚,登山队员们在吃过晚饭后已经先后睡下。然而,在遭遇了某种原因后,队员们判断雪崩即将发生,于是慌忙跑出了帐篷;

2. 按照有经验的队员的指示,所有人都开始向较高的森林中转移,以躲避雪崩;

3. 然而,在进入树林后,他们发现雪崩并没有发生,同时一些队员因为跑出来的时候过于匆忙,防寒服和鞋子都没来得及穿上,所以出现了低体温症;

4. 队长迪亚特洛夫带领队员们在大雪杉树下点起篝火取暖,然而因为当晚的降雪和大风,篝火并没能起到太有效的作用,导致了两名队员的冻死。同时,他们也尝试在风雪中爬上大树,辨别帐篷的方位;

5. 为了让剩余的队员可以充分御寒,死去的两名队员的衣服被扒下来,被幸存的队员们穿上,之后3名队员开始冒着风雪,想要回到帐篷中;

6. 然而在夜间的风雪中,尝试回到帐篷里的三名队员先后倒下,冻死在了风雪里。

在奥托尔滕山上,这个季节的最低温度会达到零下30多度,日间气温也只有零下15度。在这样的天气中,队员们在风雪中迅速损失热量,从而导致了快速的死亡。这一解释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尽管有两具尸体几乎赤身裸体,但是考虑到登山队当时的困境,把已经死去的队员的衣服扒下来穿上,这也是符合情理的做法。然而,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有一个:还有其他四名队员尚未被发现。正是这四名队员,将整个事件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合理推断,都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03

另外,从被破坏的帐篷中,搜救队员们找到了队长迪亚特洛夫留下的日记,以及队员们拍摄的大量照片胶卷。通过对日记的分析,搜救队也得到了这些队员们生前留下的一些登山情况:

1月31日,在队长迪亚特洛夫的带领下,9名队员穿过了低海拔地区的丛林,来到了目标奥托尔滕山的山脚下。他们在这里设立了登山营地,准备好了登山时的必要给养,并将一部分多余的食物留在了山脚下的营地里。

2月1日,队员们沿着从奥托尔滕山流下的溪水,在溪谷中前进。在行进了8公里之后,他们跨越到了溪谷的北岸,并打算在河边宿营。然而,从当天下午天气骤然变坏,从山坡另外一侧席卷而来的暴风雪覆盖了整个溪谷。为了逃出暴风雪的区域,队员们开始向着山顶前进,想要在山坡的另一面找到合适的宿营地。

在暴风雪的呼啸中,登山队渐渐迷失了方向。等到9名队员爬到了山顶上,才发现他们事实上已经偏离了目标,而是来到了奥托尔滕山南面的霍拉特夏福尔山。

为了抵御暴风雪的侵袭,队长迪亚特洛夫决定带领队员们向着山坡下方的森林地带前进。然而在进入森林后,他们发现那里无法宿营,从树上时时有积雪砸下,而且大雪还会压断树枝,给宿营造成危险。于是队员们走出森林,在一处较缓的斜坡上扎下了帐篷。

日记到这里就结束了。根据内容,迪亚特洛夫他们应当是就在这一晚,遭遇了这场悲剧。

尽管出动搜山的人手和器材都已经达到了最大负荷,但是其余四名队员的下落仍然不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大规模的搜索活动只得暂时停止。而当时在叶卡捷琳堡地区,人们也都为这群年轻人所遭遇的不幸深深地惋惜着。当然,作为一起大学生登山遇险事件,这件事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

然而,让事情峰回路转的转折点,还是出现了。

04

1959年4月中旬,在山上冬季的积雪开始融化的时候,一支登山队发现在一处积雪尚未融化的溪谷中,似乎有一件红色的羽绒服。他们下到溪谷里,才发现那是一具被半掩埋在积雪中的遇难者遗体。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这具遗体的挖掘正式开始。

在这具半被积雪掩埋的遗体附近,人们找到了之前迪亚特洛夫登山队中,尚未找到的其他失踪队员。包括这具首先被发现的遗体在内,一共四人,他们都几乎躺在同一个位置。在他们上面,覆盖着厚达四米的积雪。

发现遗体的溪谷,位于从那棵大雪杉树继续向山脚下前进的森林中,距离森林边缘75米。最初,人们只是认为他们四人应该是在向另一个方向逃生时,失足滑落溪谷而死的。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了一些其他队员的衣物。因此搜救队判断,他们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之前,曾经和迪亚特洛夫队中其他队员商议过:将队伍分为两组,一组返回帐篷等待救援,另一组沿山坡下行,去寻找当地的居民求救。

(队长迪亚特洛夫)

但是,在这四具遗体运回叶卡捷琳堡后,人们才发现事情并非像想象得那么简单。

与预想的不同,这四个人都不是冻死的,而是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而死。

其中,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两人的肋骨几乎全部折断。根据负责尸体检验的鲍里斯・沃兹洛兹登尼博士分析,这样的损伤几乎相当于一个人的胸口被汽车以80km/h的速度直接撞击而导致的结果。肋骨的碎片深深地刺进了这两个人的肺部和心脏,导致了致命的创伤。

尼古拉・契波布里纽里的头骨有3/4遭到严重破坏,头部完全变形。

阿列山大・克列瓦托夫的大腿骨碎成三段,双臂也有多处骨折,同时骨盆完全碎裂,脊柱折断。

尽管在雪崩中,遇难者的遗体会出现很多骨折的情况,但是严重成这种情况的骨折,在所有的雪崩遇难者中是从未出现过的。

而更恐怖的是,佐罗塔略夫 和 朵比尼娜 两个人的尸体上,双眼的眼球都消失了,同时舌头也「像被用力扯掉了」一样,在他们两人的尸体上没有找到舌头以及连接组织。

而更加可疑的地方,来自于这四具尸体上的衣物:从衣物中分析出了大量的放射线残留,其强度几乎相当于曾经将放射性元素直接装在衣兜里一样。

这些异常情况,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05

对后来发现的四人的死因,警方最初的调查是从动物攻击导致的伤害事件开始的。

警方提出的想法是,四人在寻找下山的路径时,可能惊醒了尚在冬眠中的熊,从而遭到了袭击。产生这样的想法,是由于四人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骨折,这很可能是大型动物的攻击所导致的。

然而从遗体的分析上,警方找不到任何动物的毛发,而且——假使袭击他们的真的是熊的话——熊的利爪会对衣物造成严重的撕扯破坏,但是在四具遗体上的衣物保持完好。因此这个推测很快便被推翻了。

而从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尸体的眼球和舌头缺失的情况来看,警方也提出过是否为狼或者乌鸦吃掉所导致的。然而从四人的遗体埋藏情况来看,任何动物都不可能从四米深的积雪下挖出尸体来吃掉,而且除了朵比尼娜之外,其他三人的尸体外观都保持完好。

再者来说,狼这类动物在捕食的时候,几乎都是成群出动,而且会首先吃掉猎物的内脏。在朵比尼娜和佐罗塔略夫的尸体上并未发现被动物啃咬的痕迹,而且除了眼球和舌头,其他部位也没有任何的外伤。

另外,在尸体上,尽管法医发现了诸多严重骨折的痕迹,然而尸体的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等等——都没有任何的严重损伤。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被棍棒等物打断了腿,那么不仅会出现骨折,同时肌肉也会有一定的撕裂,血管会破裂等等。然而,在这四名登山队员的遗体上,法医仅仅发现了骨头的断裂,却没有严重肌肉撕裂和皮下出血的现象。

根据当时负责尸体鉴定的法医回忆,「这几具尸体的骨折,就好像是从内部直接断裂的感觉,而不是遭遇了外伤而导致的。」

(朵比尼娜,格里沃尼希琴科,契波布里纽里,斯洛柏丁。在照片上的他们曾经笑得那么开心,然而就在几天之后,他们经历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恐怖的一夜)

在已知的科学水平下,可能造成这种骨折的情况只有一种:冲击波。

当人体遭受了冲击波的袭击时,与具有高度弹性和韧性的软组织相比,骨骼更容易受到损伤。这也许可以解释在这四名遇难队员身上出现的严重骨折。

然而,人类已知的能够创造出冲击波的方法,无外乎爆炸(包括核爆)、超音速运动等等。在人迹罕至的这个山谷中,究竟有什么能够让他们遭遇到类似于冲击波一样的攻击呢?

而能够印证是否属于冲击波的伤害,还有一个好的印证方法,就是内脏器官的受损程度。

在这四个人的尸检报告的已公布的部分中,除了已知的两人心肺部收到了肋骨碎片的刺穿,其余的内脏受损状况都没有公开——这在尸检报告中是很不常见的。

为什么唯独这部分没有公开呢?

很遗憾的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关于这个事件的调查报告的一份拷贝被再次发现。然而,在这份拷贝中,尸检报告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

06

而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方,在之后又得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线索:

2月1日夜间,在奥托尔滕山南面50公里外的一处叫做维尔斯的农庄外,同时还有另外一组7人的登山队,当天从南向北进山。然而,当晚他们在霍拉特夏福尔山西侧山脚下的一片开阔地上宿营的时候,接近0点的时刻,在北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奇妙的橙色球体,散发着像火焰一样的光芒。

同时,警方也逐步了解到,2月到3月的这段时间里,这一地区的很多人都曾经目睹过类似的现象,甚至连一些农庄的气象记录中都保留了相关的信息。

获得了这个线索,警方再一次检视了迪亚特洛夫登山队留下的日记和照片。在日记中,警方没有发现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内容,然而在他们留下的照片中,警方开始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内容。

首先,警方从被放弃的帐篷中,只找到了一个照相机。而这个照相机的主人应该是最早被发现冻死的格里沃尼希琴科。他是队伍中唯一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也是整个登山活动中拍摄照片最频繁的人。下面这三张照片,被认为是拍摄于2月1日,也就是登山队存活的最后一天:

在前两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登山队员们在冒着暴风雪艰难地前进。然而令调查员们感到疑惑的是最后一张照片:相机被发现的时候,它的快门当时已经上了弦——与我们现代使用的大部分相机不同,那个时代的相机普遍使用机械快门,而且是需要使用者先上弦,之后按下快门才可以拍摄的。在大部分时间里,为了防止快门被误按下,摄影师们都会在拍照之前才将快门上弦。而格里沃尼希琴科当时将快门上弦,其明显的意图是想要拍下什么——拍下当时正在发生的一件突发的事件。

然而,也许是这件事情太过于匆忙,格里沃尼希琴科根本没来得及按下快门,便匆匆跑进了茫茫的雪地中,将他的照相机留在了帐篷里。

因此,这最后一张照片,事实上并没有被按下快门。而格里沃尼希琴科想通过这最后一次拍摄告诉我们什么,已经再也无法知晓了。

07

后来,在警方将这一事件报告给上级之后,当地警察局马上接到了上级「命令停止调查此事件」的通知。原本负责这起事件调查的警官列夫・伊万诺夫,也立刻被调离了这一地区,调动到了乌克兰基辅。

在1959年8月,关于「迪亚特洛夫事件」的调查,被苏联政府宣布结束。给予事件中九名牺牲者的家属的正式说法,是「因不可抗因素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在苏联解体之后,很多与苏联军方有关的信息遭到了泄露。而在这些信息中,人们发现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地附近,恰巧是苏联进行R-7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的轨道经过地。

1990年,叶卡捷琳堡当地的一家媒体,通过调查警方当局所保留下来的资料,想要重新披露此事。然而负责采访该案的记者阿纳特利・古施因在向警方索取存档资料时,发现警方从该档案袋中有意遗落了一部分资料 —— 而这些资料的存在,是在其他文档中被提到的,而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之后,警方再也没有出示过这些下落不明的资料。

2000年,叶卡捷琳堡地方电视台制作了一档节目《迪亚特洛夫山谷之谜》,通过这次电视节目制作,才有了更多当时被家属们和当地民众所保留下来的资料公布于世。

事件中因为偶然得病,而侥幸逃过一劫的尤里・尤丁,于2013年4月27日死于癌症。

08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

在这起事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的时候,2015年,有一份邮件被寄送到了叶卡捷琳堡的一家报馆。这份邮件中有许多照片,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照片是哪部照片机,由谁拍摄的,也并不知道,寄来这些照片的人想要告诉人们什么。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些照片确实拍摄于这次登山事件之中。

(内容来自于网络搜集,侵删)

关注@司离SiLi 每天分享奇闻趣事、时事思考!

你见过最邋遢的女人有多邋遢?

我见过最邋遢的女人,是自带快乐的嗦嘴。

嗦嘴,她是我隔壁批发蔬菜的老板娘,40多岁,脸上肉肉的,个子不到一米五吧,她从来不知打扮的意义。

作为女人这里可是节约了一笔大费用,但她性格好相处、开朗大方。

听说“嗦嘴”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她出生就上嘴唇裂,后来做缝合手术好的。

而她也不会为这个称呼而介意,只要你远远的叫一声“嗦嘴”她就会高音喇叭样,哎…哎…哎……笑呵呵的答应着。

我们店面俩隔壁将十年了,我也不知道她真名,她三姐妹长得一个模样,都在市场做生意,知道她姐姐姓吴,那自然嗦嘴也是姓吴了[捂脸]。

也就因嗦嘴大大咧咧的性格,别人都愿意和她接近、合作。嗦嘴文化虽然不高,但做生意算账可是一把好手。

嗦嘴的丈夫“宝伢子”和她年龄相仿。也属乐观性格,一米八左右,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没有不良嗜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近视很严重,如果摘掉他眼镜,恐怕打他两巴掌,他都不知道你是谁。

那时很多乡村的年轻人,都梦想能上县城生活。听说“宝伢子”小时候父母走得早,家里兄弟姐妹又多,生活十分困难,想想也是很难讨到老婆。

于是他经别人介绍,上县城做了嗦嘴家的上门女婿,

嗦嘴他们夫妻俩虽然在个子上有点差距,但是都勤劳能吃苦,一样的节约,从没见过他们夫妻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

他们多年来辛苦经营着这生意,加上县城开发了她们家的房子后,在别处补偿了几套房子,还有一笔可观的拆迁补偿款。

一个儿子上高中了,从此就算一家人不做事,靠房子出租的钱到老都不用愁。

可是, 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放松赚钱的积极性,在市场他们依然是的干得最辛苦的,穿得最朴素的。

若是谁家在酒店办喜酒,全市场都是夫妻俩一起去,会换上平常卖菜不舍得穿的干净衣服,化个淡妆,漂亮得跟平常判若两人。

可嗦嘴,还是这副样子,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就去,也不介意别人会怎么说。

在嗦嘴的眼里,只要你不跟她谈钱其它都好说。

就这样一对在别人眼里,随性开朗夫妻,可他们俩确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总是打得不可开交。

常常因一点小事,俩人就会动起手来。因为嗦嘴常常口不择言,吵着吵着她丈夫就会见啥丢啥,没重没轻的打嗦嘴。

嗦嘴一次次衣服都被撕破了,哪怕被打倒在地,可她爬起来又会手舞脚蹈的跳着,接着骂,但从不哭。

俩人平时说话都是出言不逊,脏话连篇。

她老公常说嗦嘴邋遢不堪,家里乱糟糟,不管天冷天热,长期半个月不用洗澡、洗头、洗衣,例假期内裤脏的都可以折断,都不用换。

所到过她家去的人也说,确实是看到她家的马桶,脏的就可以卸一个壳子下来了[大笑]。

当别人原话笑嗦嘴时,她也不生气也不否认,还是呵呵呵的笑。

她老公也经常会脸上挂彩,被手指抓的一条条血痕,走到外面别人问他这是怎么了?

也从不避讳的会说:“嗦嘴抓的”。而唆嘴每次被老公发狠打了,从来也没听她叫过痛,可能是那一身肉肉长得结实吧?

最好玩的是,这俩口子不管头天怎么个打,第二天早上又会看到,在热情嬉笑的做着生意。

就像头天打架的不是她家,从来看不出他们带有一丝不快,而做生意,绝对是一天都不会误的。

因为我们是半夜三更起床工作的人群,所以忙到早上六七点钟就会肚子饿了。

当她看到别人买早点吃时,就会伸出脏手去拿一个,她也不管别人同不同意。

别人嫌弃她手脏,被人家骂的要死,可是她也不在意,还是呵呵呵的笑着吃她的。

若是下次再看到这人,又在吃东西,她照样还拿。总之嗦嘴是个善良热情又皮厚的人。

别人说夫妻经常吵架,会影响生意,可是现在嗦嘴的店,竟然成了我们全市场,生意最好的一家。

因为她习惯口无遮拦,经常会惹得同行们和她吵嘴,可是谁也跟她生气不成,今天吵架她明天就会来叫你,跟没吵过一样。

唆嘴,总是没心没肺笑口常开,让你想跟她生气都生不起来。

有时还真让人羡慕,嗦嘴的生活里,没有那么多条条规规,可以过得如此随性。

夫妻从争吵中沟通交流,从不记恨对方。快快乐乐做生意,快快乐乐的过日子。她们比起冷战没交流的夫妻好多了。

乐观无忧的嗦嘴,虽然是太邋遢了点,但是心态还是直得学习的,心态好干啥都顺畅呢!

2021年返工潮是否会提前?

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我们最操心的事就是如何回家过年,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已经反弹的情况下,该怎么安全的回家过年?那么2021年的返工潮是否会提前?

这都是我们最操心的问题。

随着入冬以来天气逐渐寒冷,给病毒带来了很好的存活率,那么病毒的存活时间更久了,肯定会很容易导致疫情反弹。

今年国内的疫情是从11月份开始,陆续续有以上地区出现了确诊病:像上海,天津,成都,四川,新疆,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可以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陆,陆续续出现了新冠病例 。

而就在12月15日,我国卫健委发布了通告,国内目前31个省已经开始了疫情的反弹,累计确诊病例达到15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那么今年的疫情已经开始,2021年的返工潮会不会提前?

2021年肯定会提前返工,虽然说国内已经控制病情蔓延,不代表今年的疫情就不会大爆发,在目前还存在两个很大的风险,就是这两个风险很容易导致疫情再次的爆发。

所以就是这两个风险,让不少人担心,有的人已经提前回家过年了,所以春节的返工潮只会提前,不会延后。

我们来说说下面的两个疫情风险。

境外输入风险

国内从11月份以来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例确诊病情, 而这些确诊病情,90%就是境外输入病例,目前国外已经开始了第二波疫情大爆发。

就在12月19日英国,开始了,第二波全国性的大爆发,而这次爆发相比第一次严重了不少,主要原因新冠病毒在英国已经变异,传播力达到70%。

这一消息传出不少,英国市民连夜逃出伦敦 ,这其中也肯定包括在英国的华人 ,那么这样一来肯定会回到国内避难 ,很容易把变异病毒携带到中国来 ,那么传播能力达到70%会很容易造成第二次疫情大爆发,而且还是无症状。

这样一来,国内的防疫工作会增加很大难度。

有的人肯定问什么是无症状?

无症状,就是跟我们正常人一样,不发烧,不咳嗽,不感冒,而且它的潜伏期能达到20多天才爆发。

大家都知道火车站,飞机场一般都是进行体温检测,才让你进去 ,但是如果中间有一个无症状的,岂不是很容易蒙混过关?

从而导致规模性传染,有的人肯定会说,从国外回来的人肯定要进行核酸检测,但是核酸检测准确率能否达到100%呢?

答案是不能,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只能达到95%,剩下的5%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一旦那些无症状患者,恰好被这5%的核酸检测呈阴性,造成后果可想而知,进行14天隔离又有什么用?

无症状的潜伏期可以达到20多天才爆发,在这14天隔离期,没有任何异常,跟正常人一样,一旦过了14天,肯定会回到正常生活中,从而造成大规模感染,所以境外输入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也是疫情大暴发的导火点。

进口冷冻食品

这几天有很多新闻报道,从阿根廷新进一批冷冻猪肉到国内,但是从这批冷冻猪肉上面检查出新冠阳性,不仅是冷冻猪肉,像牛肉,海鲜等其他进口冷冻食品上上面都检测出携带新冠阳性。

就在12月19日,我国钟南山院士提出了环境传人等说法,说明了现在疫情已经进化成由人传人到环境传人物传人,这一消息发布,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提升一下自己的防疫措施呢?

所以进口冷冻食品是一个很大的风险,特别是快到年底,因为过年大家都准备年货,肯定会购买猪肉,牛肉,冷冻海鲜等其它食品,万一有一批进口冷冻食品,上面携带新冠,这样很容易造成,大规模感染,所以进口冷冻食品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

结合以上的说法,今年2021年的返工潮肯定会提前,现在就有不少人已经回家过年了,像那些高风险地区和中风险地区,已经提前进行假期,不少企业已经停工停产。

所以2021年返工潮肯定会提前,但是不会全国性的出现,只是局部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会提前,所以大家在回家的路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戴好口罩,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社交,回家,安全第一。

年轻人考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题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题。我进入体制6年,事业编,第一个单位就是乡镇,第一个岗位就是驻村干部,现在早已不驻村了,单位也换了。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经历,谈谈自己对这题的看法。

驻村干部是个很累人、压力很大的岗位

众所周知,乡镇的活是个非常杂而泛的活,地方任何机关单位的活,百分之70/80都能和乡镇挂上钩,这些活都需要靠每个驻村干部下村一点一点完成,再加上驻村干部日常工作,驻村干部的活真心不好干。

我当驻村干部的时候,碰上四件大事:一是浙江省推行的“走村连心”活动,二是中央下达的扶贫工作;三是生猪整治工作;四是拆违工作。

这几件事都需要对所有村民家庭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刚开始村民很多都不认识,自己也不敢贸贸然上门,只得麻烦村干部带我走,后来上手后才自己上门走访调研。

白天去田地跟务农的村民了解情况,晚上走访在外务工的村民拉拉家常;第二天早上把第一天走访记录整理成册,继续第一天工作内容;就这样循环往复干了近2个月才摸清楚自己村每户农户情况,随后又持续跟进完成乡镇下派的其他任务。

那一年,我整个人瘦了狠狠一圈,体重仅剩100斤上下;毫不客气地说,周一到周五很少有晚上不加班的时候,周末也时常被叫去加班。

驻村干部是个非常锻炼人的岗位

现在回想起之前的工作,如果不是凭借刚参加工作的新鲜劲和干劲,我真熬不下来;但那一年也是我收获巨大的一年。

村里大小事我基本都有参与,除了街道下派的任务,邻里纠纷、政策宣传时碰到的困境,被村民骂过,还被误伤过;经历得多了,人的变化也就大了。

原先我是个害羞而又内向的人,驻村一年下来,嗓门变大了,面对村民的不理智行为,胆子也大了,敢一个人上门去做他们工作;有时候还跟那些村妇对骂过(想想都想笑)。

做过村干部之后,再到机关单位,处理起很多事情,都挺得心应手的;面对在其他同事看来棘手的麻烦,我也不会感到丝毫心慌(毕竟我可是舌战过村妇的人)。

驻村扶贫是不是个有前途的活?

我运气比较好,村里农户经济条件普遍都蛮好,就几个孤寡老人、残疾人士以及好吃懒做的。帮孤寡老人、残疾人士享受到该享受政策,帮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士和好吃懒做的村民去企业找个工作(当时乡镇下面正好有个开发区),然后不定期上门拉拉家常,确保他们生活有保障就行了。就这样干了一年,乡镇书记就把我弄去企业科搞经济工作去了。

驻村扶贫是不是个有前途的工作,主要看地方经济和个人关系。

地方经济:越穷的地方,扶贫工作压力就越大,因为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工作难干、压力大,所以很多穷地方的驻村扶贫干部一干就是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都有。

个人关系:新闻上时常报道扶贫工作最大的困境就是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干,但凡有点关系就想往机关单位调,有些把驻村扶贫当做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干个两年就上调当领导去了,没关系的往往就成为这个岗位上的螺丝钉。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3年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经历,3年市本级机关单位工作经历;体制职场规则的观察者、解读者。关注我,一起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