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搞这个Serv-U,也是之前工作上有点需要,得弄个地方让其他人能方便地传文件、下文件。那时候电脑上正好缺个这样的工具,听周围的人提起过Serv-U这玩意儿,说挺多人在用,比较老牌,也算稳定,就在网上找个瞅着还行的版本,打算自己试试看。
下载下来安装包,双击运行,安装过程倒是没啥特别的,基本上就是点“下一步”到底,选择一下安装路径啥的,很快就装完。感觉还挺顺利的,没遇到什么兼容性问题或者报错。
开始设置用户和目录
装好之后,重头戏就来,得开始配置。打开Serv-U的控制台,界面感觉有点那个年代的风格,不过功能按钮啥的还算清晰。主要就是先琢磨怎么建用户。因为要给不同的人用,每个人权限可能还不一样,所以得一个个加用户,设置用户名和密码。
建完用户,就得给他们划定活动范围。就是设置所谓的“主目录”,也就是用户登录进来默认看到的文件夹。然后就是最关键的权限设置。这个得仔细点,比如哪个用户只能下载,哪个用户可以上传和删除,哪个用户能看哪些子文件夹。这里头选项还挺多的,刚开始有点懵,得一个个试过去,看看效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比如我给A用户设置只读权限,然后就用FTP客户端登录A用户的账号试试看能不能上传或者删除文件,确保设置生效。
先创建域(如果需要隔离不同组的话)。
然后在域里面添加用户,设定密码。
给每个用户指定一个根目录。
就是细调权限,读、写、删除、创建目录等等。
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事儿
配置好之后,就让需要的人连上来试试。刚开始用的时候,感觉还行,文件传输速度也还可以接受,没掉过链子。把电脑的IP地址和端口告诉别人,他们用FTP客户端就能连上来,确实比传来传去方便多。
不过中间也碰到过一些小麻烦。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外面的人突然就连不上,搞半天,发现是服务器这边的防火墙策略变,把Serv-U用的端口给挡,得手动去防火墙那里把端口给放开才行。还有就是用户一多,权限设置稍微复杂点,有时候自己都容易搞混,得对照着列表慢慢查。
那时候感觉Serv-U确实像大家说的那样,能让一台普通的Windows电脑变成一个能干活的FTP服务器,而且用户管理是它自己的一套,不依赖Windows系统用户,这点挺灵活的。用一段时间,感觉它确实能满足基本的FTP需求,对于需要简单文件共享的场景来说,还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后来嘛随着技术发展,加上我们这边需求也有变化,慢慢地开始用其他更现代化的方式来共享和传输文件,比如一些企业网盘或者内部开发的平台啥的。Serv-U就用得越来越少,也就没再继续维护更新。它算是帮我解决当时的问题,算是一段挺有用的实践经历,虽然现在不怎么用,但想起来还是觉得挺实在的一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