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的挖掘场,央视有哪些比较好的纪录片

格科网

沉没的挖掘场,央视有哪些比较好的纪录片?

央视经典的10部纪录片不容错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你知道央视纪录片有哪些吗?本文为你盘点央视经典的10部纪录片,这些经典纪录片有美丽中国、自然的力量、公司的力量、大国崛起、园林、大漠长河、敦煌、南海一号、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大国重器,快来看看吧。

沉没的挖掘场,央视有哪些比较好的纪录片

1、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大型电视纪录片,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向电视观众展示中国的魅力。本片包括六集,从长江以南的稻米之乡开始,到酷热的西双版纳雨林,极寒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的标志长城,中华文化发源地黄河流域以及蜿蜒曲折的1.8万公里海岸线。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拍摄设备展现中国不为世人所知的魅力,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美丽中国》获第30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

2、自然的力量

《自然的力量》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于2016年12月31日推出的一部六集自然类纪录片,由李文举担任总导演,方亮担任解说员。该片记录了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长臂猿、亚洲象以及中国南海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故事,呈现了中国生态多样性之不可多得,举世唯一。该片自2012年启动制作,历经五年完成。该片以国际通行的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和技术标准进行拍摄制作,拍摄点50多个,囊括中国四大无人区等人迹罕至的地区,行程数十万公里,野外拍摄总时间超过500天。

3、公司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是中央电视台2009年度启动摄制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2010年8月23日起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开始隆重播出。这就是央视联手金蝶软件打造的、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梳理公司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讨论公司组织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等诸多层面之间的相互推动和影响,旨在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成长中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4、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该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

5、园林

《园林》是一部央视纪录片,本片从园林入手,以八集的篇幅去讲述历朝历代园林里人的生活、故事,和梦想。园林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梦想的仙境和心灵安宁之所。园林是一种情感,寄托着中国人祖祖辈辈对理想的、美好的生活环境的一种想象,园林也是人与自然与自我对话的思考空间,物我合一,关照生活。神话时代的园林传说,历史上的园林之最,皇家园林、文人园林以及私家园林都会在片中重现。古今对望,大美归来。

6、大漠长河

《大漠长河》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该片以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为着眼点,通过地质、历史、现实等诸多角度,探寻中国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尘来源,展现沙漠化的危害,纪录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的生存现状,展现人与荒漠化之间互有进退的较量。该片将细节化讲述与宏观的论述巧妙结合在一起,在追索人物故事、人物命运的同时,贯穿国家政策、沙漠常识,唤醒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高度关注。

7、敦煌

敦煌是中央电视台继《故宫》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旨在记录敦煌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深入揭示敦煌两千多年来的文化内涵。摄像机对准敦煌和在这块土地上曾经生活过的人们,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将那些被遗忘了的文明一一重新呈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主创人员力求奉献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历史与文化的文献纪录片,全面纪录敦煌地区2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的学者对这个沙漠宝库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8、南海一号

《南海1号》是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品的的三集纪录片,于2011年12月2日至4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该纪录片将展示“南海1号”从1987年中英联合打捞队偶然发现到2001年开始大规模探查20多年的历史。总导演刘文介绍称,2012年央视纪录片频道还将播出多部自制纪录片。该纪录片首次全面、细致地展现了南宋商船“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以及这条沉船背后的故事.《南海Ⅰ号》不仅是央视首部原创高清纪录片,同时也首次将“打捞沉船”放到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发展的脉络上。

9、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人文历史纪录片,由徐欢、周兵执导。该片于2010年10月2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首播,2011年2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共12集,每集40分钟,分别演绎古代中亚、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世纪文艺复兴等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东西方艺术演进历史,穿插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最新评析,同时也呈现了卢浮宫和故宫依托宫殿建筑设立博物馆的精妙构思与创意。

10、大国重器

为全面展现30年来中国装备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记录和传播为振兴中国装备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及事迹,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央电视台联袂推出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大国重器》电视纪录片由中国工业报社、《装备制造》杂志具体组织实施,联合拍摄。该片的播放将为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我国工业发展的“中国梦”鼓与呼。刘宝恒对记者说:“拍摄这样一部电视纪录片,是我国几代装备人的梦想。

11、军工记忆

《军工记忆》摄制组历时十个月,行程数万里。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联合摄制的系列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系列在2013年1月首次上映,就获得了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随后每年陆续推出该系列,每集内容都围绕一定主题展开,史料丰富和真实。2013年1月首次推出军工记忆系列,内容包括水下长征、金戈铁马、豹啸长空、东风破晓。

12、改变地球的一代人

《改变地球的一代人》由央视纪录频道与英国BBC共同投资并联合摄制,共分“居住之所”、“行进之途”、“食物、火与水”三集,通过展示解决城市化难题的创新方式,重点介绍世界上最壮观、最具挑战性的一批现代工程项目带给地球的革命性变化,呈现出我们这代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祖先想象不到的方式重塑着地球。该纪录片于2013年3月11日至13日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每晚10点半档的《魅力纪录》栏目播出。

沉没之地如何移动建筑物?

沉没之地可以通过使用大型船只、浮动平台或者气垫船来移动建筑物。在移动建筑物之前,需要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加固建筑物、减轻重量、挖掘移动路线等。移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深、水流、风力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移动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维修和加固工作,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有哪些潜逃多年的犯人?

袭警潜逃13年,因为喜爱演戏竟然越演越红,还在谍战剧《潜伏》里和孙红雷飙戏,最终因为出名后“潜伏”不了而暴露,被捕入狱,网友评价:真是戏如人生呀!

看过《潜伏》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部谍战佳剧,特别是选角不管是主演还是配角都是演技在线,让观众看后念念不忘。

就有这么一位配角,他在剧中饰演的是保密局档案股股长盛乡,因为这次出色的演出,不仅仅让他获得国剧盛典“年度最佳男配角”奖项,更是让当初承办他案件的警察认出了他就是在逃犯人。

这就是著名配角演员张国锋,而在另一份档案里,他的名字是吉世光,一名潜逃多年的罪犯。

1998年,吉世光才二十多岁,混迹在齐齐哈尔市,因为囊中羞涩,所以有了抢劫弄钱的念头,在两名同伙的协助下,吉世光三人共同持刀抢劫了一对男女,因为发生争执,两名同伙将男被害人用刀捅伤,谁知这名男受害者竟然是一名警察,他脊椎神经断裂,落下了八级残疾。

吉世光三人袭警抢劫,还致人伤残,警方开始了紧罗密布的追查,吉世光的两名同伙被捕落网,后被判处死刑,吉世光则得到消息,早早南下逃亡。

逃亡的日子不好过,见不得光,跑到深圳躲避的吉世光改名换姓“张国锋”,干过各种苦活累活,最后经朋友介绍在深圳酒吧做驻唱歌手和主持人,因为学过表演,所以吉世光对在酒吧工作游刃有余。

慢慢地,吉世光心中那份怕被别人认出的紧张感消除了,加上自己吃胖许多,身型面貌有了改编,所以,在别人怂恿他去横店发展做演员时,他答应了。

到了横店,不知道是不是社会阅历丰富加上自身学过表演,在一众群演中迅速脱颖而出,慢慢成为许多剧组中不可或缺的配角演员,像《武则天秘史》、《宫》、《新还珠格格》、《倚天屠龙记》等知名电视剧中都能找到他的角色。

可能刚开始只是为了过一把演戏的瘾并且挣点钱养活自己,谁也没曾想自己越演越红,参与的30部剧,自己的角色从群演演成了知名配角。

成功的喜悦可能是吉世光忘记了自己十几年前犯过的错,不过有人不会忘,那就是承办案件的警察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罪犯,最终,在《潜伏》剧大火时,曾经办案的警察认出了“盛乡”就是吉世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吉世光逃亡十三年还是躲不过法律的制裁,他自己也对当年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如果用八个字形容他的经历,那就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浮岛物语考古学所有获取方法?

获得方法是通过挖掘得到,或者是击败雷元素BOSS。

考古学物品一共有十个,其中前5个需要从相应的地域的挖掘点挖土得到,平原地域:化石;骷髅地域:嘎巴拉碗;冰原地域:被冰冻的遗物;恶魔地域:恐龙蛋;沙漠地域:斯芬克斯。后5个分别需要从对应地域的捕鱼陷阱中打捞出来,骷髅地域:骷髅鱼;平原地域:船锚;恶魔地域:熔岩鳗;沙漠地域:沉默的安卡;雪原地域:冰冻鱿鱼。

考古是用铲子挖土,一般考古学物品有大概率会出现在有挖掘点的方格里面,幸运药水会增加挖出古物的概率,挖掘点是随机生成的。建议:使用祭坛的发掘者功能激活一大片的挖掘点然后再喝一个幸运药水,基本上就可以挖到。或者是进入到上古墓地副本中,击败每一关的小怪,最后找到雷元素BOSS,击败雷元素BOSS后即可获得考古学的东西。

为何李渊还在泛舟海池?

李渊是李唐王朝的缔造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李渊的名声却远远比不上他的儿子李世民,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说开国皇帝真的会一事无成吗?其实我认为从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渊已经身不由己了。

李渊选择沉默,或许是被逼的。

李世民是功高盖主的人物,他手里有很多人都渴望得到的文臣武将。这是他在打天下的时候,逐渐积攒下来的。

而李建成在这方面就远不及李世民了,由此可见,李世民从一开始打天下的时候,就打算自己做皇帝,他是不可能辅佐自己的这个哥哥的。

可是李唐王朝建立初期,一直以来都是由李渊当家做主。包括发动起义以及对人才的分配,这些都需要李渊的默认才行。

所以李世民的功劳之中至少有一半,需要归功于李渊。可是当时的李渊手握重权,为什么没有阻止儿子们火并呢?

高祖与建成合阵于城东,太宗及柴绍阵于城南。老生麾兵疾进,先薄高祖,而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与建成军咸却。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旧唐书》

如果说李渊没有得知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火并,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双方在玄武门都是埋伏了人马的。能够在皇宫大门口埋伏人马,这是小事情吗?

这种威胁到皇帝安危的事情,李渊绝对不可能不知情,唯一的可能就是,李渊被这两个儿子中的某一个控制住了。

李渊是支持太子李建成的,自始至终没有废掉太子,可见他的态度。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已经限制了李渊的人身自由。

只有这样李世民才有可能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不让李渊插手。一旦李渊出面帮助李建成的话,那李世民可就真的成了反贼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李渊被顺利夺权,也证明了这一点。

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权力交接,几乎是伴随着玄武门之变一起发生的。可以说从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开始,李世民就已经成了李唐王朝的主宰了。

他一方面控制住了自己的父亲李渊,另一方面诛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从而彻底拿到了属于他的权力。

而这个时候的李渊,当然已经被架空了。如果没有被架空,李渊是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这个儿子,他宁可杀了李世民,也绝对不会把皇位传给这个儿子。

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至玄武门自卫。高祖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文士及、窦诞、颜师古等,欲令穷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随而呼之,元吉马上张弓,再三不彀。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旧唐书》

由此可见,李世民在斩杀李建成以后,并不是去通知李渊的。他进宫是去逼宫的,只有李渊通过禅让的手段,把皇位让给李世民,这样他们父子才能都好过。

李渊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彻底交出权力,否则李世民极有可能一不做二不休。而李世民为了不背负上杀父夺位的罪名,也只能让李渊继续活下去。

两个人的目的都达到了,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李渊最终选择退让,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从此躲在后宫生孩子去了。

所以说不是李渊不想管这件事,而是他已经无法去管理这件事了,他手里的权力已经完全被李世民给架空了。

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也是篡改历史的高手。

唐太宗李世民是千古明君的典范。因为他的努力,创造了巅峰时期的大唐,也创造了贞观之治。而且他礼贤下士,对待臣子非常优厚。

甚至连一个常常辱骂他的魏征,李世民都能够选择容忍。这对李世民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他毕竟是皇帝,能忍受这般辱骂,是难能可贵的。

不过李世民也有坏毛病,那就是篡改历史的毛病。他的得位不正,李渊压根就没打算把皇位传给他,是他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以后,才强行把皇位抢来的。

可是这件事在历史上可不能这么写。于是乎李渊这位开国皇帝成了个废人,所有功劳全都是李世民建立的。李世民成了大唐王朝的主宰者,他那个没用的老爹,就打算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

隐太子李建成之诛也,其余党冯立、谢叔方率兵犯玄武门,君弘挺身出战。其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当且观变,待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君弘不从,乃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并遇害。---《旧唐书》

这个时候遭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嫉妒,李建成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于是便主动挑衅李世民。并且埋伏了杀手要杀李世民。

李世民是在这万般无奈之下,才会选择杀了李建成。至于他老爸李渊为什么退位,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李世民做皇帝合适,是主动让位给李世民的。

这历史改得有些恶心,似乎李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不是李渊,而是李世民。他的兄弟们全都是没什么出息的人,他这才在无奈之下成为了皇帝。

不过我们从中可以看得出,李世民是非常注重名声的。为什么他后期如此有肚量?其实很多资料记载,李世民多次要杀了魏征,却总在第二天又对他笑呵呵的,这就是李世民的魅力所在。

他已经得到了权力,相当于得到了当时的所有一切,所以他现在希望得到的,是死后的名声。他希望天可汗完美的形象能够永远流传下去,所以他选择篡改历史。

总结:李渊两手一摊,除了游湖他似乎别无选择。

很多人认为李渊之所以在当天游湖,那是因为他心里烦。首先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想办法收拾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而李世民前一天又举报李建成和李元吉,说他们淫乱后宫。

这一些的破事儿,全都发生在了李渊家里。这或许是皇帝最烦恼的事情,所以不少人认为李渊当时正在散心。

其实这是不对的,就算李渊在散心,在得知有人埋伏在玄武门或者得知玄武门发生了战争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布置接下来的防范工作。

可是李渊什么都没有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此刻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泛舟湖上,那是李世民一手安排的。

李世民对自己集团的军事能力相当有信心,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都给宰了。但是宰了他们俩是爽快了,一定是没办法躲过李渊的责罚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那就是连李渊一起拿下,只有把这件事办到位了,李渊的皇位才能乖乖送到李世民手里。

参考资料:

《旧唐书》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