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游天神,上古神龙助大禹治水后却被斩首?
这个故事其实反应了一个问题,就是远古时期的龙族并不是一个地位特别尊贵的物种,他们的地位很尴尬。我们从很多文献记载和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意识到了龙族也有三六九等,也有好坏优劣之分,尊贵和卑贱的种类。就像是奴隶社会的人类有奴隶主和奴隶之分,或者是封建社会大人、小人之分一样。
虽然在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当中,龙确实是一个图腾,也是很尊贵。比如中国古代皇帝天子,都被称为“真龙天子”、“九五至尊”等等。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建立华夏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王朝,被称为祖龙。还有一些开国君主出生时,都会附会描写一些有神龙的故事,来展示自己与众不同,所谓“天命”。
可是龙的地位大多数时候都是比较卑微,和普通的动物例如“熊、虎、貔、貅”等一样。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传说,远古应龙在黄帝征服炎帝和蚩尤部落的战争中,杀夸父、杀蚩尤等等,立下了赫赫战功。就算是如此最终被下放到南方蛮荒之地,而且无法回到天庭。
还有就是《山海经》中有很多人物或者天神,他们都是把龙当做坐骑。比如南祝融、西蓐收、东句芒,或者夏启。《海外南经》这么说: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很多神也是拥有龙身或者龙头。比如“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还有五帝之首的黄帝死后升天,就是神龙下界,接送黄帝升天成为天神。
特别是在古代文学中神话演义的故事里,基本上可以看出龙的地位,大部分都只是比凡人稍微高一些。中国两部非常著名的神话演义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里面也对龙做了描写。虽有四海龙王管理四海,但他们基本上也在神仙体系中基本无话语权,虽说位列仙班,可是其地位低下到了卑微地步。比如奉旨降雨,一个泾河龙王因为擅改玉帝下雨旨意被凡人斩首,一个叫九头怪的妖怪凭借一身本事抢取龙女做老婆等等。
大禹治水已成,立天下大功。后被天下百姓推举为华夏共主,称为天子。在大禹治水过程中,得到天帝支持。根据《巫山县志》的记载,是因为一条龙在开山带路是带错了路,导致洪水泛滥,所以大禹为了惩罚它,最终设斩龙台杀掉了那条犯错误的龙。
从很多文献古籍都有记载,大禹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巡游天下。在路过会稽之时,召集诸侯开会,可是防风氏却迟迟未至。最后大禹为了树立威信,巩固自己地位,杀掉了主管会稽、封山等地的防风氏。《博物志》《吴越春秋卷六 》对这件事都记载特别详细。
其实龙这个物种,其实地位一直以来都很低下。《史记 夏本纪》还记载了一个故事,就是说夏天子龙甲时期,天降二龙,最后还饿死一只。你说这龙靠谱吗?显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厉害。
所以大禹斩龙这件事,其实就像《西游记》里魏征斩泾河龙王一样,没什么大不了,都是龙做错了事,就像大禹诛杀防风氏一样。加上龙地位本来就低下,出现凡人斩龙就非常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身高319米娶英国妻子?
詹世钗是清朝第一高人,身高毫无疑问非常高,但是无论怎么说,3.19米这个身高也实在太过于夸张了,现实历史中的他根本就没有达到过这个高度。
一般来说,很多人所居住的房子都是三米左右高,大家如果想知道三米有多高,只要站起来看一下自己距离天花板有多高就能得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大家感受一下这个距离,然后在看一下詹世钗活着时和别人的合照,就知道这个说法的虚假。
这点只要是个有着足够清晰思维的人都能判断得出来的。
詹世钗的实际身高那么现实历史中的詹世钗到底有多高呢?
关于他的身高,一般认为在2米4左右。
这点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佐证。
一个方面就是澳大利亚澳华博物馆的说法,根据这个博物馆的记载,詹世钗的身高只有2米4。
另一个方面则是英国方面的相关记载,在英国的一些相关记载中,称詹世钗的棺材只有2米6长,用这个长度减去棺材板两端的木材厚度,得出的身高数值差不多也就这个数。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詹世钗的身高确实没有3.19米那么惊人,这个惊人的身高数值,很有可能是一些人为了博热度捏造出来的谣言,大家没有必要去相信。
惊人的身高基因而他之所以能长得那么高,跟遗传基因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爸的身高很高,也超过了两米,所以在继承了自己父亲的身高基因后,他就有了那般身高。
除了他之外,他同父同母的二哥身高也超过了两米。
在这种身高海拔下,如果他们父子三人能站在一起,绝对是一道最为壮观的风景线。
吓走乱兵在了解完身高之后,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詹世钗在那个时代显得稍微有些特殊的人生经历。
詹世钗是清朝安徽人,出生在道光年间,年轻的时候曾经历过太平天国给江南地区带来的兵乱。
关于詹世钗和太平天国,在詹世钗的老家还一直有着一个传奇故事。
说是在当时,有一部分清朝士兵被太平天国打得四处逃窜,在失去约束的情况下,成为了到处抢劫的乱兵。
正四处抢劫的乱兵抢着抢着来到了詹世钗的老家,而在他们来到詹世钗在家门口、准备进入詹世钗家里抢东西的时候,却突然撞见了正站起来的詹世钗。
这一站可不得了,那时候的乱兵在突兀之下就仿佛看到了什么恐怖的猛兽一样,在那体型的震慑下,立马吓得远离詹世钗的家,没敢继续进入詹世钗家里洗劫。
周游世界、定居英国除此之外,詹世钗最值得人们称道的就是他跟随马戏团周游各国的人生经历。
在长大后,詹世钗来到了上海。
在这个清朝少有的洋人聚居地,詹世钗因为特殊的身高被英国人看中、觉得把他带在马戏团中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所以在英国人的招揽下,詹世钗就走上了一条与以往人生完全不同的道路。
接下来,他跟随着英国人的马戏团前往了欧洲各国以及英国的各大殖民地,通过“卖弄”自己的身高赚到了很多自己在家乡赚不到的钱。
就仿佛一只脱笼的鸵鸟一样,从此天空海阔,再无过多拘束。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邂逅到了自己的爱情,和一个英国女子在英国步入了神圣的婚姻殿堂。
结婚后,詹世钗和妻子在英国生下了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这三个孩子都在英国长大。
在长大后,其中一个儿子还回到过詹世钗的安徽老家探望亲人,只不过那些亲人怕他回来跟自己抢夺家产,所以根本就没认他的儿子。
这件事情对他儿子的伤害很大,一腔温情被冷水浇灭,在莫大的失望下,就再也没有回到过詹世钗的故乡了。
之后,詹世钗后代们的事情就再也没有记载了,毕竟他那些后代们也不是什么大人物、特殊人物,是生是死、是贫穷是富贵,谁又有那个闲心去关注呢?
古代的皇帝相信自己做天子是天命吗?
古代的皇帝为了当上皇帝,或者在当皇帝的途中,不惜一切代价愚弄与周围。故都愿意把自己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相信自己做天子石天命。有的皇帝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了。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天子:
天子即天之元子,天是人格化的自然界,被认为是宇宙最高的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孕育的后代,天为父,所以号“皇天”,地为母,所以叫“后土”。因此,凡人皆为天之子。按照宗法内制度来说,只有嫡长子才有权力继承父的遗产,因此天子就是天的嫡传子孙。
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儒经《尚书》中说,天神改变了他对自己的长子、大国商国君主的任命。因此,天子的含义,乃是天的长子或嗣子,即后世所说的太子、今日君主制国家的王储。因此,原则上说,许多人都是天神之子,都有做天子的资格,只要有德行。儒学把《尚书》作为自己容的经,也就对《尚书》的说法坚信不移。中国历史上想做皇帝(天子)的人人数众多,儒经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根据。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想登上皇帝的宝座,成为九五之尊,为了这个位置杀戮不止,殊不知想当皇帝,首先要满足几个条件。古代为了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产生了一种“君权神授”的说法,也就是说,皇帝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所以皇帝都称自己为天子。那么天子肯定与普通人不同,因为这些不同,才能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性。所以各路诸侯在称帝之前第一件事就是要确立自己的正统性,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编造一些神异的传说,而各种传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天赋异禀,有圣人之貌
刘备的外貌史书上有记载,他身高七尺五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三到七五左右,放在现如今虽然很普通,但在古代也算是高大威猛了。他最有名的特征是手长耳大,手臂垂下来可以超过膝盖,双眼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
北周文帝宇文泰,据记载出生时“有黑气如盖,下覆其身”。身长八尺,“方颡广额,美须髯,发长委地,垂手过膝,背有黑子,宛转若龙盘之形,面有紫光”,人们望见皆“敬畏之”。
2. 突然开窍,有惊世之举
汉高祖刘邦,早年为沛县一无赖,放荡不羁。但史载他出生时其母梦见与神人相遇,待临产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之昏暗,有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盘旋于产床之上。不久,刘邦降生。
3. 生而传奇,有天地异象
秦始皇,攻灭六国结束战乱的秦始皇从出生时就和他人不一样。据说秦始皇就在娘胎里待了12个月,比普通人多了两个月。或许在这两个月里,秦始皇就已经在思虑一统天下的策略了。
后梁的太祖朱温,说自己出生时,屋子里忽然“有赤气上腾”,邻居们以为他们家着火了,纷纷前来救火。可是到了近前一看,房子安然无恙,进屋一问,说是刚刚产下一枚男婴。众人一时间大为惊异。而他其实就是一个乡间地痞而已。
后唐的庄宗李存勖,在娘胎里呆了十三个月,比秦始皇还多呆了一个月。而且出生时,像霓虹一样的光芒照得满屋子通亮,“白气盈庭,井水暴溢。”他们家就跟下霜了一样,井里的水,也跟着凑热闹,毫无缘由的咕嘟咕嘟自己往外冒。
陈胜王:狐鸣鱼书《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以“狐鸣鱼书”指鼓动群众的计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如狐鸣鱼书之类,至诈为吉兆以动众。”
说来也是奇怪,古往今来出生时的天地异象似乎都集中在了这个时期,这些窃取了最高权力和割据一方的军阀们,编造这些关于自己的神话,好让蒙昧的劳苦大众们,相信他们确实是上天的儿子,好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们的统治。
你有多爱梦幻西游?
大部分人玩梦幻时刚上小学,而2003年12月18日梦幻西游开始公测的时候,我已经在读大三了。(额,好尴尬,一不小心暴露年龄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位30多岁的中年妇女的梦幻之旅。女神镇楼,那时候梦幻代言人是杨千嬅。
03年我在大学微机室备考计算机二级,发现隔壁桌坐着个生物系的小伙子,在电脑上鼓捣一款游戏,大妈我一眼就被游戏(额,小伙计的颜值)吸引了。卡通的游戏风格,萌萌的人物造型,各种有趣的剧情设计,还是少女的我一下子就被这个游戏圈粉了。我的第一个角色是一个牛魔王,他们都说老牛是梦幻里最丑的角色,我觉得挺可爱的哦。15年珍藏老牛镇此楼,还有三十爸爸给的专用,算不算70第一项链?很有年代感的名字,有木有?
梦幻西游伴我度过了在外地上学的最后两年,我顺利毕业了。工作后也是会利用闲暇时间玩一玩,但是逐渐没有了当初的热情,直到2007年。2007年我从原单位辞职,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涯。刚到北京的我收入非常不稳定,在一家培训机构做学管老师。一个月两三千块的工资(07年北京工资也不高呢),养活自己都困难。我和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一开始住在北师大附近的一个地下室里,后来由于没钱被迫搬到五环外的一个城中村。那时候的生活可以用拮据来形容。为了养活自己,我开始了自己的五开生涯,每天下班后抓鬼做副本,一个月算下来也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我爱梦幻西游,它使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从北京地下室回到我现在城市时,我对自己说:今后没有困难能打倒我了。而梦幻的代言人此时也从杨千嬅变成了周董——周杰伦。
09年我回到老家二线城市结婚生子,婚后也有玩梦幻,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去刷任务。此时我变成了一位天台商人。有时间了就在游戏里收货,上班时就挂机摆摊。在这里要客观的说一句:梦幻西游这个游戏做得非常完美,经济系统超级棒,物品保值。而且游戏没有外挂,还有口袋版,还有将军令,方便安全公平。将军令和口袋版对我这个上班族非常有用,我可以随时随地摆摊,又可以随时随地下线。这个阶段的梦幻玩法开始多了起来,内丹、坐骑、灵饰等等逐渐进入了游戏。
和梦幻共渡了14年的时光之后,我迎来了我的第二个宝宝。此时父母年事已高,已经不能在帮我们看孩子,我辞职变成了一位全职妈妈。一下子时间又多了起来,我开始了我在梦幻西游里的第三次转型——打造师。这次我在游戏里买了个打造号,每天的生活变成了这样。早起:叫老大起床,给老大穿衣服洗漱,送老大上学。回来后看看老二醒了没有,醒了的话喂奶,没醒的话赶紧上号处理体活。上午孩子睡觉的时候收货,摆摊,孩子醒了看孩子。中午和下午也是如此。下午五点接孩子回家,看着两个孩子到睡觉。晚上十点以后孩子们都睡觉了,再次收货,处理体活。非常充实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称谓是和自己小号结婚弄的。
我爱梦幻西游,她是我的青春;我爱梦幻西游,她陪我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光;我爱梦幻西游,她陪我度过了我人生最美的十五年。我还会陪伴她走下去,梦话西游——我的最爱!
河图和洛书真的是两幅图么?
关于河图洛书起源的学说。古今认识不一。传统一般认为“河出图,洛出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河出马图”。先秦也有持否定观点:
伏羲受河图,画八卦。
《尚书·顾命》孔安国传:“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
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竹书纪年》:“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河龙图发,洛龟书成……乃重坤以为首,所谓《归藏易》也。故曰归藏氏。”
帝尧得龙马图。
《宋书·符瑞志》:“帝在位七十年,修坛于河、洛,新闻社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乃省龙马衔甲赤文,绿龟临坛而止,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字,泥以黄金,约以专绳。”
帝舜得黄龙负河图。
《宋书·符瑞志》:“舜设坛于河,黄龙负图,图长三十三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
大禹受洛书。
《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陈注:“当尧之时,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事……洛书龟书是为洪范。”《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
成汤至洛得赤文。
《宋书·符瑞志》:“汤东至洛,观尧坛,有黑龟,并赤文成字。”
文王受洛书、应河图。
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
然河图、洛书究为何物,宋以前古籍文献一直未载,至宋陈抟始将失佚两千多年的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于后世。对此历代均有争议。围绕其来源,后世还有以下观点:①来源于道家炼丹养生术。②来源于对天河即银河星象的观测。③来源于对古气候、方位的观测。④来源于北斗斗柄指向及由此而产生的古代历法。⑤洛书起源彗星的气体尾巴轨迹。⑥河图数导源于《周易·系辞》“天地之数”,洛书亦导源于《周易》,以上诸说尚属一家之言,均未得到公认。
其他传说之一
相传在伏羲氏时,伏羲氏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养蓄家畜,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条件。因此,祥瑞迭兴,天授神物。有一种龙背马身的神兽,生有双翼,高八尺五寸,身批龙鳞,凌波踏水,如履平地,背负图点,由黄河进入图河(今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送庄乡境内),游弋于图河之中。人们称之为龙马。这就是后人常说的“龙马负图”。伏羲氏见后,依照龙马背上的图点,画出了图样。接着,又有神龟负书从洛水出现。伏羲氏得到这种天赐的用符号表示的图书,遂据以画成了八卦。这就是《易·系辞上篇》记载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伏羲氏“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后人在伏羲氏龙马负图处修建了负图寺。以纪念伏羲氏开拓文明的功绩。
其他传说之二
据传在黄帝时,黄帝体察民情,亲自劳动,受到人民的爱戴。同时也感动了天神,于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一天,天神告诉黄帝说,洛水里有龙图龟书,你如果得到它,将会把天下治理的更好,于是黄帝便带领众头领,巡游于洛水之上。一日,时值大雾,隐约看见一条大鱼被困于河滩上,黄帝非常同情这条大鱼的遭遇,但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便命人杀五牲、祭天帝,并亲自跪下向天帝求助。天帝感动,连下大雨七天七夜,致使洛水暴涨,大鱼得以解救。大鱼走后,黄帝在洛水岸边得到了河图洛书,即《河图视萌篇》,上面用象形文字记载着人类所需的各种知识。这就是传说的“洛书鱼献”。据传,得书的地点在洛阳汉魏故城南,旧伊洛河汇流处。
其他传说之三
唐尧时,尧带领众酋长东游于洛水。在太阳偏西时,偶然把玉璧沉入洛水,忽见洛水上光芒四起,有灵龟出而复隐。于是,尧便在洛水边修了一个祭坛,选择吉日良辰郑重其事的将璧玉沉入河底。稍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着又飞起一团云雾,在云雾中有喷气吐水之声。一阵大风过后,云开雾散,风平浪静,水上漂过一个大龟壳,广袤九尺,绿色赤文。壳上平坦处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记录着各代帝王兴亡之数。此后,易理文字便在人间传开。这就是传说的“灵龟”。
其他传说之四
传说虞舜时,舜习尧礼,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龟负图书而出。接着一卷甲黄龙,舒图书于云畔,将赤文篆字以授舜。这就是传说的“黄龙负书”。
其他传说之五
传说禹时,禹治水来到洛河,见神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自一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册府元龟*帝王部》也说“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者也”。这是说,大禹因治水有功,有德于天下,故万民称颂,上天赐瑞。洛河出神龟,龟长1.2尺,龟背上有65个赤文篆字。有的说,此即《尚书》里的《洪范》篇,是治理国家的九种大法。
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诗中有:“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之句,一歌颂洛龟负书给汉族带来了光明。龟书,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甲骨文”。